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土壤生物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土壤生物学(soil biology)。主要研究土壤中各类生物的生命现象、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和土壤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是土壤学和生物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

组成元素

土壤的化学组成虽然常有变化,但若干种基本元素总是存在的;硅最多,铝、铁次之,钙、镁、钾、锰、钠、磷、硫等又次之。土壤水液中含有溶解的无机盐,含量虽然很低,但一般是能满足土壤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的。

土壤中含有多种酶,有的酶是土壤生物分泌的,有的酶则是细胞死后释放出来的。土壤中的酶在催化土壤中多种生化反应、保持土壤的生物学平衡[1],以及净化土壤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是腐殖质的前体。主要是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尸体,以及生物排泄物等的混合物,还含有极少量的生长刺激素、抗菌素和酶等,有机质的含量只要达到了土壤总重量的0.1~2.0%以上,土壤微生物即能活动增殖,其余各类生物也可以生活。

生物的组成

土壤中的生物数量大、种类多,包括多种微生物、植物和动物,其中最多的是微生物,如细菌、放线菌、真菌和蓝藻[2],每公顷肥沃土壤表层有几吨到几十吨的微生物。它们生理习性各不相同,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见土壤微生物学。土壤中的植物主要是一些小型藻类、各种植物的根系以及枯枝落叶等。土壤动物小的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如原生动物、轮虫、小线虫等;大的肉眼就可看到,如蜗牛和蛞蝓、蜈蚣和马松、各种较大的昆虫和蚯蚓以及多种啮齿目(鼠类)和食虫目(鼹鼠)哺乳动物等;介乎二者之间的如各种小蜘蛛、螨类和小型昆虫等。它们以微生物、别的土壤动物或植物为食,或以土壤中的有机质为食;有的一生都在土壤中度过,有的仅在其生活史中的一段时间在土壤中度过;有的营穴居生活,在土壤中挖掘通道、打洞作窝;有的则生活于现成的土壤孔隙之中或生长于土表废渣之下。土壤动物的种类很多,数量也很大,每公顷土壤表层有几百千克到几吨。

生物与有机质

土壤中的自养细菌和含有叶绿素的藻类和蓝藻,通过光合作用,可以把无机元素和简单化合物转化为有机质,并进一步合成为原生质。异养生物如异养细菌、真菌等都是直接或间接从自养生物取得有机物的,它们分解并吸收自养生物的原生质合成为新的有机物;而在分解过程中所放二氧化碳和有机或无机酸又直接作用于矿物质。土壤动物则以微生物或植物为食,死后又为微生物所分解,从而又丰富了土壤的有机质。植物的生长能改善土壤条件,死后分解也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影响成土作用的因素很多,而且是相互制约的,这里列举的只是一些生物学因素。

视频

土壤生物学 相关视频

土壤学: 土壤生物
土壤微生物介绍

参考文献

  1. 精品土壤生物学,豆丁网
  2. 土壤微生物,学科网,2014-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