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地下水漏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地下水漏斗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中文名: 地下水漏斗

原因: 由于集中开采地下水而不可持续

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也称区域地下水漏斗,是由于集中开采地下水,导致集中开采区的地下水位下降,从而使周边地下水流场发生改变,周边的地下水向集中开区流动,形成区域性漏斗状凹面。地下水漏斗区的水位明显低于周围地区,潜水面呈现漏斗状曲面的地区。[1]

原因

地下水资源为可更新资源,可开采利用的水量主要是当年或一定水文周期内地下水的补给量。一个地区或一个流域在各种天然补给与消耗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地下水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如平原地区浅层地下水直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其补给量与潜水蒸发和地下径流排泄之间,在相当时期内处于平衡状态。由于地下水过量开采,地下水收支平衡遭到破坏,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

在许多城市和工矿区,地面来水不够用,就打井抽取地下水。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产的发展,采取地下水的量越来越大,而地下水的自然补充和恢复又跟不上,如此入不敷出,天长地久就形成一个地下水面以城市和工矿区为中心,中间深,四周浅的大漏斗。早年井水离地面不过两三米的地方,如今井深60米也不见水了。更严重的是,超量开采地下水,还造成地面沉降,建筑物开裂、倾斜,影响安全。目前,华北平原在14万多平方公里的区域上,形成了7万平方公里的大漏斗。

影响

1、地下水水位大幅急速下降。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

据《中国环境报》报道,2005年全国地下水降落漏斗188个。在具备系统统计数据的171个地下水降落漏斗中,漏斗面积扩大的有65个(面积扩大了6736平方公里)、漏斗面积缩小的有57个(面积缩小了2175平方公里)、漏斗面积保持稳定的有49个。

2、造成地面沉降、塌陷。

例,05年左右长三角地区江苏省的苏、锡、常以及浙江的杭、嘉、湖等地区就形成三个区域性沉降中心,最大累计沉降分别达2.63、1.08、0.82米。而上海是沉降最早、影响最大的城市。

3、河流,湖泊水量减少,形成断流,干涸等灾害。

例,敦煌地区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就造成了党河、疏勒河的断流,引的敦煌很可能成为下一个楼兰。第4点也可参照此事例。

4、减少泉流量。

而泉流量减少则破坏了古建筑物与文物的保护,甚至因泉水枯竭使古井和旅游景点失去了应有的旅游价值。

5、水井枯竭。

单井用水量减少造成水井报废,或掉泵,含沙量增加,使设备维修费与耗电量增加。

6、影响植被生长,加剧荒漠化。

主要见西北地区放牧。

7、影响水土保持,造成水土流失。

主要见陕中及草原边缘地带

8、破坏房屋、公路铁路、桥梁、水利、市政公用设施、矿山等工程建筑物开裂、倾斜、倒塌、埋没。 这点类似于1、2等点的引申影响。

9、使地下水水质恶化。

10、地下水漏斗还会造成土地盐碱化。

如是洼地,且没有排水出路,则洼地水份蒸发后,即留下盐份,也形成盐碱地。

现状

由于过量大面积抽取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漏斗与地面沉降,进而导致地下水污染,目前河北省已有20多个地下水漏斗区。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卢耀如介绍,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河北省现在形成的20多个地下水漏斗区已基本连成一个特大的地下水降落区。地下水下降导致地面沉降,进而造成地下水污染。

记者从河北省水利厅了解到,河北省地下水漏斗区面积约4万多平方公里,属严重的资源型缺水省份,全省人均水资源量307立方米,为全国平均值的七分之一。全省年水资源可利用量不足170亿立方米,而目前总用水量在200亿立方米左右。

莫斯科伦敦巴黎等许多世界著名大城市,地下水位都下降了50米以上并持续下降。中国北方一些城市也形成多处地下水降落漏斗。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