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地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地榆学名Sanguisorba officinalis)为地榆属蔷薇科植物地榆或长叶地榆的根。后者习称绵地榆。别名“黄爪香”、“玉札”、“山棗子”等。春季将发芽时或秋季植株枯萎后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50~150厘米。茎直立,有細棱,無毛,上部分枝。奇数羽状复叶;小叶通常4~6对,小叶片卵圆形或长圆状卵形,先端尖或钝圆,基部近心形,边缘有具芒尖的粗锯齿。花小,密集成近球形或短圆柱形的穗状花序,数个疏生于茎顶,花序长1~4厘米,暗紫红色花萼;每小花有2膜质苞片;无花瓣;子房上位。瘦果暗棕色,包藏于宿存的萼筒内,有四棱,被细毛。花期及果期6~9月。

分布

分布在亚洲北温带、广布于欧洲以及中国大陆山东浙江湖北甘肃内蒙古河南河北广西贵州辽宁江西山西江苏黑龙江西藏四川陕西吉林湖南新疆青海云南安徽等地,生长于海拔30米至3,000米的地区。

常生于灌丛中、山坡草地、草原、草甸及疏林下,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性状

干燥的根呈不规则的纺锤形或圆柱形,梢弯曲,长约8~13厘米,径约0.5~2厘米。外皮暗紫红色或棕黑色,有纵皱及横向裂纹,顶端有时具环纹。少数有圆柱状根茎,多数仅留痕迹。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粉红色残淡黄色,有排成环状的小白点。气无,味微苦涩。以条粗、质坚。断面粉红色者为佳。[1]

化学成分

根含鞣质约17%,三萜皂甙2.5~4.0%。分离出的皂甙有:地榆糖甙I,水解后产生坡模醇酸、阿拉伯糖和葡萄糖;地榆糖甙Ⅱ,水解后产生坡模醇酸和阿拉伯糖;地柿皂甙B,初步鉴定是葡萄糖醛酸的三萜皂甙。茎叶含槲皮素和山柰酚的甙,熊果酸等三萜类物质。叶含维生素C。花含矢车菊甙、矢车菊双甙压作用。[2]

炮制

地榆:拣去杂质,用水洗净,稍浸泡,润透,切成厚片,晒干。

地榆炭:取地榆片置锅内炒至外衣变为黑色,内部老黄色,喷洒清水。取出,晒干。

性味归经

苦酸,寒。

大肠经。

功能主治

凉血上血,清热解毒。治吐血,衄血,血痢,崩漏,肠风,痔漏,痈肿,湿疹,金疮,烧伤。[3]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或入丸、散。外用:捣汁或研末掺。

注意:虚寒者忌服。

中醫醫理

內經上古天真論云:「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樸。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于物,故合于道。」明白告訴我們要合乎道,要預防疾病,必須從身心調適著手。為醫者身體力行,則能自助助人,功莫大焉。

本草綱目 電子書 [1] 黃帝內經 電子書 [2]

异名

  • Sanguisorba formosana Hayata
  • Sanguisorba glandulosa Kom.
  • Sanguisorba grandiflora (Maxim.) Makino
  • 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 var. carnea (Fisch.) Regel et Maxim.
  • 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 var. dilutiflora (Kitag.) Liou et C. Y. Li
  • 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 var. glandulosa (Kom.) Worosch.
  • 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 var. latifolia Liou et C. Y. Li
  • 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 var. longa Kitag.
  • 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 var. longifila (Kitagawa) Yu et Li
  • 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 var. longifolia (Bertol.) Yu et Li
  • 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 var. microcephala Kitag.

参考文献

  • 昆明植物研究所. 地榆(原变种). 《中国高等植物数据库全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外部链接

  • 地榆 Diyu 藥用植物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 長葉地榆 Zhangyediyu 藥用植物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 地榆 Diyu 中藥材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