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地派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地派镇,隶属于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位于龙门县西北部,东邻龙田镇,西接从化区,北靠新丰县,南与龙潭镇交界,距县城约40千米。区域总面积217.39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地派镇户籍人口有21128人。

截至2020年6月,地派镇共下辖2个社区、11个行政村。

2019年,地派镇地区生产总值5.05亿元,增长3.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1443万元,增长6.9%。固定资产投资9800万元,增长247%;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完成3723万元,同比增长1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亿元,增长10.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85元,增长11.1%。 [1]

中文名: 地派镇

外文名: Dipai Town

行政区划代码: 441324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

地理位置: 龙门县西北部

面 积: 217.39 km²

下辖地区: 2个社区、11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 地派镇人民代表大会附近

电话区号: 0752

邮政区码: 516800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地派温泉

车牌代码: 粤L

人 口: 21228人(2018年末户籍人口)

历史沿革

公元1636年—1643年(清崇德年间)形成地派圩。

据《龙门县志》载:“因其地多以派名,故例呼之”。

1950年,后建地派乡。

1960年,成立地派公社。

1984年,改区。

1986年,建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20年6月,地派镇共下辖2个社区、11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地派镇人民代表大会附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地派镇位于龙门县西北部,东邻龙田镇,西接从化区,北靠新丰县,南与龙潭镇交界,距县城约40千米。区域总面积217.3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地派镇地势北高南低,四面环山,桂峰山海拔1085.7米,为全镇最高点,是山高水冷、春回暖迟、秋冷得早的高寒山区地带。

气候

地派镇境内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冬季有霜冻,年均降雨量2108.2毫米,雨量多集中在4—8月份。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有富含高岭土、铅锌矿等。

人口

截至2017年末,地派镇常住人口有16273人。

截至2018年末,地派镇户籍人口有21128人。

经济

2019年,地派镇地区生产总值5.05亿元,增长3.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1443万元,增长6.9%。固定资产投资9800万元,增长247%;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完成3723万元,同比增长1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亿元,增长10.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85元,增长11.1%。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0年6月,地派镇有初级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幼儿园1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15周岁完成率100%,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0%,年辍学率为0.2%,17周岁完成率为99.3%,毕业率2013—2017学年分别为99.8%、99.7%、99.4%、99.6%、99.8%,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100%,学前一年教育毛入园率达94%,幼儿园、小学、中学各年级学生家长接受家长学校培训达94%,15周岁以上的青壮年非文盲率达100%。

医疗卫生

截至2020年6月,地派镇有卫生院2间,卫生站10个。

社会保障

截至2016年,地派镇低保314户860人,孤儿7人,孤老1人,五保58人,优抚对象25人,60岁以上退伍老兵55人,共发放资金400多万元。同时做好自然灾害、医疗救助等工作,发放各种补助资金35万元。

截至2020年6月,地派镇170户432名低保对象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全年共使用民政专项资金19.7万元,救济临时困难群众100多人;落实优抚政策,18名重点优抚对象享受定期抚恤和定期补助,64名60岁以上退伍军人帮扶服务。

交通

地派镇有龙(门)塘(广坳)、地(派)密(溪)公路,各村委会通水泥公路,公路总里程为36千米。

历史文化

方言

地派镇的当地方言是粤语-广府片-龙门话。

地名由来

地派镇因镇驻地派圩得名。

见龙围是清代光绪癸已(1839年)举人、两广学务处查学员刘士骥的故居,占地面积2630平方米,始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落成于清道光六年(1826年),为三堂、二横、一围龙结构。

炮楼则位于龙围的右侧,这座4层高的炮楼始建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落成于咸丰七年(1857年)。炮楼是青砖砌筑,呈方形,面宽17.7米,深16.5米。四角突出,平面呈榄核形。

廖金凤墓

廖金凤南宋嘉熙二年(1238年-1307年),字叔祥,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进士,初授增城县令,后官至太尉。宋亡后,廖金凤隐居在龙门西林故里。

廖金凤墓占地面积为80平方米,由墓堂、祭堂、拜堂三级组成,用花岗石、青砖筑砌,台基有石刻浮雕图案,保存尚好。

视频

龙门地派温泉一日游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