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複方烏梅祛暑顆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複方烏梅祛暑顆粒
原圖鏈接  

複方烏梅祛暑顆粒,清熱,祛暑。用於高溫所致的心煩,口渴。

中成藥介紹

中成藥具體是指以中藥材為原料藥,在中醫傳統理論的指導下,遵照一定的處方、生產技術工藝和質量標準,生產的複方製劑或提取加工精緻而成的一種中藥新型劑型。

處方來源:歷史的文獻記錄、民間驗方、新研製。[1]

特       點:具有組方嚴謹、療效確切、毒副作用相對較小、攜帶使用方便等特點。而且省去了煎劑煎煮的過程,能夠應急使用,也減少了中藥的異味和甘苦。

常見的劑型:注射劑、口服液體劑型(溶液型、混懸劑、乳劑)、口服固體劑型(散劑、膠囊劑、片劑、丸劑)[2]

服用中成藥請詳細閱讀說明書或諮詢相關醫師

藥品詳情

主要成分

忍冬藤,烏梅,山楂,薄荷素油,枸櫞酸,蔗糖,糊精。

性 狀

為棕黃色的顆粒;氣香,味甜、酸、略辛涼。

方 解

  • 忍冬藤甘,寒。歸肺、胃經。清熱解毒,疏風通絡。用於溫病發熱,熱毒血痢,癰腫瘡瘍,風濕熱痹,關節紅腫熱痛。
  • 烏梅酸、澀,平。歸肝、脾、肺、大腸經。斂肺,澀腸,生津,安蛔。用於肺虛久咳,久痢滑腸,虛熱消渴,蛔厥嘔吐腹痛,膽道蛔蟲症。
  • 山楂酸、甘、微溫。歸脾、、肝經。消食健胃,行氣散瘀。用於肉食積滯,胃脘脹滿,瀉痢腹痛,瘀血經閉,產後瘀阻,心腹刺痛,疝氣疼痛;高脂血症。焦山楂消食導滯作用增強。用於肉食積滯,瀉痢不爽。[3]

規格型號

10g*10袋

用法用量

開水沖服,一次10克,必要時飲用。

不良反應

尚不明確。

禁 忌

糖尿病禁用。

儲 存

密封,置陰涼處。

注意事項

  1. 飲食宜清淡,忌煙、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食物。
  2. 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滋補性中藥。
  3. 孕婦及脾胃虛寒泄瀉者慎服。
  4. 高血壓、心臟病、肝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5. 兒童、年老體弱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6. 對複方烏梅祛暑顆粒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7. 複方烏梅祛暑顆粒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4]

附 注

此藥品圖只具有藥品名稱功能,不具有其他任何指導意見。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