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夏丏尊」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 '''夏丏尊'''<ref>'''丏'''字普通話拼音讀作'''miǎn''',粵音"免",遮蔽之義。</ref>({{bd|1886年||1946年|4月23日|catIdx=X夏}}),…”)
 
 
(未顯示由 4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7 次修訂)
行 1: 行 1:
 +
{{Infobox person
 +
| 姓名    = 夏丏尊
 +
| 圖像    =
 +
[[File:夏丏尊.jpg|缩略图|居中]]
 +
}}
  
'''夏丏尊'''<ref>'''丏'''字[[普通話]][[拼音]]讀作'''miǎn''',粵音"免",遮蔽之義。</ref>({{bd|1886年||1946年|4月23日|catIdx=X夏}}),本名'''夏鑄''',字'''勉旃''',號'''悶庵''',[[浙江]][[上虞]]松厦人。中国近代教育家、散文家。
+
'''夏丏尊'''
  
尊祖上经商,父亲是个秀才。幼在[[ 家塾]] 讀書,能作[[ 八股文]] ,1901 考中秀才,1902 考举人未中 进上海中西学院([[ 东吴大学]] 前身)读一学期后,1903年入绍兴府学堂([[ 浙江第五 学堂]] 前身)读书半年后辍学回家。1905年,夏丏尊向亲友借钱赴日留学,先入[[ 东京宏文学院]] 学习日文,后考入[[ 东京高等工业学校]] ,后因领不到官费,不得不中途辍学,于1907年归国
+
<ref>''' '''字[[ 普通话]][[ 拼音]] 读作'''miǎn''',粤音"免",遮蔽之义。</ref>({{bd|1886 ||1946 |4月23日|catIdx=X夏}}),本名'''夏铸''',字勉旃,号闷庵 ,[[ 浙江]][[上虞]] 松厦人。[[中 ]] 近代[[ 教育家]] [[ 散文家]]。
  
1908年,夏丏尊应聘为[[浙江省两级师范学堂]](1912年更名为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通译助教,为日籍教员中桐确太郎(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作翻译,后来兼任舍监(相当于后来的训导主任)和国文教员。夏丏尊在该校任教期间,与[[鲁迅]]、[[李叔同]]等 交往颇深,且非常热心于教学活动。[[五四运动]]中浙江学运的中心就是浙一师,校内的夏丏尊、[[刘大白]]、[[陈望道]]、[[李次九]]等人积极支持新文化运动,被誉为“四大金刚”。后因校长[[经亨颐]]被迫离开该校,夏丏尊亦离职,到[[湖南第一师范]]教授国文。
+
== 物生平==
  
1912年[[ 中華民國]] 建國後 社會上盛傳會進行普選。由於 夏丏尊 對政治沒有興趣 不願意當選 名字由「夏鑄」改成「 夏丏尊 以代替發音相近 「勉旃」 他希望選民 投票時會把「夏丏尊」寫錯成「夏丐尊」 令選票作廢<ref>《〈 名十二問〉參考答案》 《咬 嚼字》2008年第4期第46頁。</ref>
+
[[ 光绪]] 三十四年(1908年) ,夏丏尊 任[[杭州]]浙江省两级师范学堂通译助教 后任国文教员。该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是 五四运动南方新思潮的重要发源地。[[鲁迅]]、[[许寿裳]]当时都在该校任教,他们曾共同发起一场学潮,反对以道学家 监督,并迫其辞职。民国二年(1913年), 夏丏尊 自告奋勇地兼任了该校被人瞧不起的舍监一职。他提倡人格教育和爱的教育 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关怀备至,被学生称为“妈妈 爱” 。在 语文教学上,提倡白话文 是中国最早提倡语文教学革新的人。民国八年与[[陈望道]]、[[刘大白]]、[[李次九]]等三 积极支持五四新文化运动 推行革新语 教育,被称为第一师范的“四大金刚”,受到反动当局和守旧派的攻击,相继离校
  
1921 ,上虞富商[[陈春澜]]捐资兴办[[ 春晖 ]],夏丏尊 应经亨颐之邀到该校总理校务 并请[[刘薰宇]]、[[朱 清]]、[[朱光潜]]、[[丰子恺]]等朋友来任教。为了探究并实验新 教育理念 ,夏丏尊 在1923年翻译了意大利 家亚米契斯的 [[爱的教育]]》 该书风行二十余年,再版三十余次
+
1912 年[[中 华民国]] 建国后 社会上盛传会进行普选。由于 夏丏尊 对政治没有兴趣,不愿意当选 于是把 名字由「夏铸」改成「夏丏尊」 以代替发音相近的「勉旃」。他希望选民在投票时会把「 夏丏尊 」写错成「夏丐尊」,令选票 废<ref>《〈人 十二问〉参考答桉》, 咬文嚼字》2008年第4期第46页 </ref>
  
1924 ,夏丏尊 [[ 匡互生]]、朱光潜 等人一起在上海组织成立[[立达学会]] ,创办[[ 立达中学]] (后改名 立达学园),担任立达学园常务委员(后又担任文学专门部主任)。1928年 ,夏丏尊 担任[[ 开明书店]] 编译所所长。1930年,其主编 的《[[ 中学生]]》 杂志创刊
+
1921 ,上虞富商[[陈春澜]]捐资兴办[[春晖中学]] ,夏丏尊 应经亨颐之邀到该校总理校务,并请[[刘薰宇]]、[[ 朱自清]]、[[ 朱光潜]] [[ 丰子恺]] 等朋友来任教。 了探究并实验新的教育理念 ,夏丏尊 在1923年翻译了[[ 意大利]] 作家亚米契斯 名着 《[[ 爱的教育]]》 。该书风行二十余年,再版三十余次
  
1937 抗日战争爆发后 ,夏丏尊 因年老多病留守 上海, 但坚贞自爱 不为日方做事。 于1946年4月23日病逝于上海,享年61歲。4月27日 重庆《新华日报》发表题为《悼 夏丏尊 先生》的社论,称赞他是「民主主义文化战线上的老战士」 表彰他为文化运动和民 运动建立 功绩
+
1924 ,夏丏尊 与[[匡互生]]、[[朱光潜]]等人一起在 上海 组织成立[[立达学会]] 创办[[立达中学]](后改名为立达学园) 担任立达学园常务委员( 又担任文学专门部主任)。1928年 ,夏丏尊 担任[[开明书店]]编译所所长。1930年 《[[中学生]]》杂志创刊
  
著有《[[ 平屋雜文]] 》、《[[文章作法]]》、《現代世界文學大綱》、《閱讀與寫作》、《 夏丏尊 選集》、《夏丏尊文集》 譯有《[[ 愛的教育]] 》、《[[ 文心]]》 近代日本小說集 》。
+
1937年[[ 抗日战争]] 爆发后, 夏丏尊 因年老多病留守上海,但坚贞自爱 不为日方做事。后于1946年4月23日病逝于[[ 上海]],享年61岁。4月27日[[ 重庆]] 《新华日报 发表题为 悼夏丏尊先生 的社论,称赞他是「民主主义文化战线上的老战士」,表彰他为文化运动和民主运动建立的功绩
  
== 關連項目 ==
+
着有《[[平屋杂文]]》、《[[文章作法]]》、《现代世界文学大纲》、《阅读与写作》、《夏丏尊选集》、《夏丏尊文集》,译有《[[爱的教育]]》、《[[文心]]》、《近代日本小说集》。
* [[小 文]]
+
 
 +
== 教育思想==
 +
 
 +
夏丏尊是一位理想家。他有高远的理想,可并不是空想,他少年时倾向无政府主义,一度想和几个朋友组织新村,自耕自食,但是没有实现。他办教育,也是理想主义的。最足以表现他的是浙江上虞白马湖的春晖中学,那时校长是年长的经亨颐。但是他似乎将学校的事全交给了夏丏尊。是夏丏尊约集了一班气味相投的教师,招来了许多外地和本地的学生,创立了这个中学。他给学生一个有诗有画的学术环境,让他们按着个性自由发展。
 +
 
 +
但是理想主义的夏丏尊终于碰着实际的壁了。他跟他的多年的老朋友校长经先生意见越来越差异,跟他的至亲在学校任主要职务的意见也不投合;他一面在私人关系上还保持着对他们的友谊和亲谊;一面在学校政策上却坚执着他的主张,他的理论,不妥协,不让步。他不用强力,只是不合作;终于他和一些朋友都离开了春晖中学。朋友中匡互生等几位先生便到上海创办立达学园;可是夏丏尊对办学校从此灰心了。但他对教育事业并不灰心,这是他安身立命之处;于是又和一些朋友创办开明书店,创办《中学生杂志》,写作他所专长的国文科的指导书籍。
 +
 
 +
《中学生杂志》,是以“替中学生诸君补校课的不足;供给多方面的趣味与知识;指导前途;解答疑问;且作便利的发表机关”为使命的,成为20世纪30年代全国青少年的良师益友。夏氏认为,语文教学对待文章的阅读和写作,都应尊重文章学的系统。他又是提倡“语感”培养的第一人,把“传染语感于学生”说成是他“在国文科教授上最近的一信念”。他还主张写文章要讲究“真实”和“明确”;为了做到这两点,就必须在说话作文时留心6个“W”:为什么要做这文(why)?在这文中所要叙述的是什么(what)?谁在做这文(who)?在什么地方做这文(where)?在什么时候做这文(when)?怎样做这文(how)?真正每做一文都能明确回答这6个“W”,文风就正了。夏氏在语文教育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以及他终身为基础教育事业奋斗和刚正不阿的 格,给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财富。
  
 
==注释==
 
==注释==
行 24: 行 36:
 
</div>
 
</div>
  
{{中国近现代文学}}
+
[[Category: 思想家]][[Category: ‎‎ ]][[Category: 公务员‎‎ ]][[Category:中国人 ‎‎ ]]
 
 
[[Category: 上虞人|X夏]]
 
[[Category: 中華民國散文 |X夏]]
 
[[Category: 中国教育家|X夏]]
 
[[Category:中国 翻译家|X夏]]
 
[[Category:清朝作家|X夏]]
 
[[Category:中華民國大陸時期 物|X夏]]
 
[[Category:夏姓|M]]
 

於 2020年4月8日 (三) 14:52 的最新修訂

夏丏尊
夏丏尊.jpg

夏丏尊

[1](1886年-1946年4月23日),本名夏鑄,字勉旃,號悶庵,浙江上虞松廈人。中國近代教育家散文家

人物生平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夏丏尊任杭州浙江省兩級師範學堂通譯助教,後任國文教員。該校後改為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是五四運動南方新思潮的重要發源地。魯迅許壽裳當時都在該校任教,他們曾共同發起一場學潮,反對以道學家自命的監督,並迫其辭職。民國二年(1913年),夏丏尊自告奮勇地兼任了該校被人瞧不起的舍監一職。他提倡人格教育和愛的教育,對學生既嚴格要求又關懷備至,被學生稱為「媽媽的愛」。在語文教學上,提倡白話文,是中國最早提倡語文教學革新的人。民國八年與陳望道劉大白李次九等三人積極支持五四新文化運動,推行革新語文教育,被稱為第一師範的「四大金剛」,受到反動當局和守舊派的攻擊,相繼離校。

1912年中華民國建國後,社會上盛傳會進行普選。由於夏丏尊對政治沒有興趣,不願意當選,於是把自己的名字由「夏鑄」改成「夏丏尊」,以代替發音相近的「勉旃」。他希望選民在投票時會把「夏丏尊」寫錯成「夏丐尊」,令選票作廢[2]

1921年,上虞富商陳春瀾捐資興辦春暉中學,夏丏尊應經亨頤之邀到該校總理校務,並請劉薰宇朱自清朱光潛豐子愷等朋友來任教。為了探究並實驗新的教育理念,夏丏尊在1923年翻譯了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名着《愛的教育》。該書風行二十餘年,再版三十餘次。

1924年冬,夏丏尊與匡互生朱光潛等人一起在上海組織成立立達學會,創辦立達中學(後改名為立達學園),擔任立達學園常務委員(後又擔任文學專門部主任)。1928年,夏丏尊擔任開明書店編譯所所長。1930年,其主編的《中學生》雜誌創刊。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夏丏尊因年老多病留守上海,但堅貞自愛,不為日方做事。後於1946年4月23日病逝於上海,享年61歲。4月27日重慶《新華日報》發表題為《悼夏丏尊先生》的社論,稱讚他是「民主主義文化戰線上的老戰士」,表彰他為文化運動和民主運動建立的功績。

着有《平屋雜文》、《文章作法》、《現代世界文學大綱》、《閱讀與寫作》、《夏丏尊選集》、《夏丏尊文集》,譯有《愛的教育》、《文心》、《近代日本小說集》。

教育思想

夏丏尊是一位理想家。他有高遠的理想,可並不是空想,他少年時傾向無政府主義,一度想和幾個朋友組織新村,自耕自食,但是沒有實現。他辦教育,也是理想主義的。最足以表現他的是浙江上虞白馬湖的春暉中學,那時校長是年長的經亨頤。但是他似乎將學校的事全交給了夏丏尊。是夏丏尊約集了一班氣味相投的教師,招來了許多外地和本地的學生,創立了這個中學。他給學生一個有詩有畫的學術環境,讓他們按着個性自由發展。

但是理想主義的夏丏尊終於碰着實際的壁了。他跟他的多年的老朋友校長經先生意見越來越差異,跟他的至親在學校任主要職務的意見也不投合;他一面在私人關係上還保持着對他們的友誼和親誼;一面在學校政策上卻堅執着他的主張,他的理論,不妥協,不讓步。他不用強力,只是不合作;終於他和一些朋友都離開了春暉中學。朋友中匡互生等幾位先生便到上海創辦立達學園;可是夏丏尊對辦學校從此灰心了。但他對教育事業並不灰心,這是他安身立命之處;於是又和一些朋友創辦開明書店,創辦《中學生雜誌》,寫作他所專長的國文科的指導書籍。

《中學生雜誌》,是以「替中學生諸君補校課的不足;供給多方面的趣味與知識;指導前途;解答疑問;且作便利的發表機關」為使命的,成為20世紀30年代全國青少年的良師益友。夏氏認為,語文教學對待文章的閱讀和寫作,都應尊重文章學的系統。他又是提倡「語感」培養的第一人,把「傳染語感於學生」說成是他「在國文科教授上最近的一信念」。他還主張寫文章要講究「真實」和「明確」;為了做到這兩點,就必須在說話作文時留心6個「W」:為什麼要做這文(why)?在這文中所要敘述的是什麼(what)?誰在做這文(who)?在什麼地方做這文(where)?在什麼時候做這文(when)?怎樣做這文(how)?真正每做一文都能明確回答這6個「W」,文風就正了。夏氏在語文教育方面的理論和實踐,以及他終身為基礎教育事業奮鬥和剛正不阿的品格,給後人留下了極其寶貴的財富。

注釋

  1. 普通話拼音讀作miǎn,粵音"免",遮蔽之義。
  2. 《〈人名十二問〉參考答桉》,《咬文嚼字》2008年第4期第4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