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豐子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豐子愷
出生 (1898-11-09)1898年11月9日
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石門鎮
逝世 1975年9月15日(1975-09-15)(76歲)
國籍 中國
職業 畫家、散文家
知名於 文章風格雍容恬靜,幽默風趣。
知名作品 《給我的孩子們》
《我的苦學經驗》
《護生畫集》
《源氏物語》

豐子愷(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光緒二十四年生,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石門鎮人。曾用名豐潤、豐仁、嬰行,號子愷,字仁。漢族,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藝大師。我國現代畫家、散文家、美術教育家、音樂教育家、漫畫家和翻譯家。又被稱為「圓通大師」、「 有德行的人」。

豐子愷文章風格雍容恬靜,漫畫多以兒童作為題材,幽默風趣,反映社會現象。他的兒子豐華瞻為父親作傳《豐子愷小傳》。豐子愷給孩子們寫了一封信《給我的孩子們》,書籍《我的苦學經驗》深受讀者喜歡。「漫畫之父」豐子愷擅寫意人物小品,寓意深邃,含蓄雋永。用筆剛勁拙樸,用色沉着單純,對比強烈,天趣盎然。

生平

1898年11月9日(清德宗光緒24年9月26日)[1]豐子愷在浙江省石門縣石門灣(今桐鄉市)出生。家族祖籍浙江鄞縣,先祖豐仲顏在明末自寧波府鄞縣遷居石門[2],在故鄉開了一家染坊,父親豐鐄長於詩文,是中國史上最後一年及第的舉人。他是長男,排行第七,有六個姊姊、一個妹妹和兩個弟弟,但兩弟弟皆早夭。

豐子愷在讀師範時期,有兩位恩師。一位是藝術家李叔同,一位是教育家夏丏尊。在預科班二年級時,上李叔同教授畫石膏像課,豐子愷沉迷其中,畫藝進步很快。在李叔同的指點與鼓勵下,豐子愷一方面努力寫生,一方面觀摩西洋名畫,並學習繪畫理論。也向李叔同學習音樂,苦練鋼琴。夏丏尊當時在浙江第一師範本任舍監一職,後改任為國文老師。夏丏尊以教授新文藝寫作聞名,對學生教導甚嚴,寫作文時要求「不准講空話,要老實寫」。

1919年,豐子愷自浙江第一師範畢業,出國深造學習美術是他的理想。於是他賣祖產,並向姐夫借了四百元錢,並到東京展開他的留學生涯。豐子愷的日語是向兩位曾留日的老師──李叔同夏丏尊學習的。他在東京做短期進修。4個月後,他拉完了三冊提琴練習本和幾個輕歌劇曲子。美術方面,豐子愷專攻炭筆畫。 但某日,他在舊書攤上看到《夢二畫集·春之卷》。竹久夢二是日本一位自學成功的畫家,專攻簡筆漫畫,在當時可謂自成一家。竹久夢二的畫構圖技巧來自西方,但畫趣卻是東洋味。豐子愷認為,這些畫作簡直就是「無聲的詩」。從竹久夢二的作品中,豐子愷找到了日後美術的途徑。

豐子愷在日本遊學10個月,盤纏用盡後不得已返國。回國後迫於家計他再執起教鞭,授課講學。平日在教學之餘,開始從事英、日文的翻譯工作。豐子愷創作漫畫的動機,先是因校務會議過於無趣之餘,他便觀察同事不同的姿態,回宿舍後畫成圖稿,頗覺有趣,便開始嘗試其他內容。朱自清俞平伯合辦一份刊物《我們的七月》,他便向豐子愷要了張畫,刊登在1924年的期刊上。那一幅圖畫題目為「人散後,一勾新月天如水」,引起在上海辦《文學周報》的鄭振鐸的注意。

1925年,《文學周報》開始連續刊載豐子愷的畫作,鄭振鐸給這些畫定了「子愷漫畫」的標題。1945年抗戰勝利以後,豐子愷回到杭州定居。1949年到香港舉行畫展。1930年,母親去世後,豐子愷住到了嘉興。[3]1932年秋天,豐子愷用版稅和開明書店的分紅,得以在家鄉石門灣建造真正的緣緣堂。[3]後往返於石門灣和杭州之間,1937年抗戰爆發,從江西一路逃到桂林,後居重慶,至1946年9月15日才返回上海,輾轉多地,先暫居杭州西湖招賢寺,1947年3月11日遷入杭州靜江路(今北山路)85號小平房,稱「湖畔小屋」。[3]1948年9月27日訪問台灣,11月23日在廈門住四個月,畫《護生畫集》,1949年4月底回到上海。[3]

1954年,首屈一指的上海市中國日語學院成立,他擔任首任院長和唯一一位教師。

1960年,上海市中國畫院成立,他擔任首任院長。1961年到1965年,他翻譯日本古典名著長篇小說《源氏物語》(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小說),幼女豐一吟協助。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他蒙受屈辱;背著莫須有的罪名,遭批鬥、迫害,摧折他的身心。

1975年8月,癌症病發(9月診斷為右葉尖肺癌);並得知胞姐逝世噩耗令病情惡化,同年9月15日12時8分在上海華山醫院急診觀察室逝世,享年76歲。直到1978年6月5日才平反,書面通知送交長子豐華瞻


李叔同、夏丏尊的得意門生

李叔同發現了豐子愷在繪畫方面的天賦。棖據豐子愷先生的回憶,那是在他在浙一師讀三年級的時候。這時,他們的圖畫課程也由李叔同宩教授了。一天,他因為級長的「公事」去李叔同的房間,在事情說完之後,李叔同很懇切地對他 說:「你的圖畫進步快。我在南京和杭州兩處教課沒有見過像 你這樣進步快速的人。你以後可以… '就是這幾句話給豐子 愷的對於耒來的選擇決定性的啟示。也就是從這一晚開始,豐 子愷決定「專門學畫,把一生奉獻給藝木」。從此,他經常請李叔同額外教授繪畫,還向李叔同學習日語。李叔同也對這個 學生格外青睞。日本畫家大野隆德河合新藏三宅克己等人來西湖寫生時,李叔同特意帶豐子愷一起請他們吃飯,而且將陪同引導的任務交給了豐子愷。豐子愷也確實沒有辜負李叔同的着意培養,以後他成為中國現代史上一位傑出的美術家,同時還是一位出色的散文家[4]

夏丏尊與豐子愷的交情也非常深厚。豐子愷在浙江師範跟從李叔同學繪畫藝術,畢業後曾在上海專科師範任教。1921年東渡日本研習美術音樂,翌年返國仍在上海專科師範教美術課,旋即轉赴春暉中學任職,與當年的老師夏丏尊共事。夏丏尊非常器重這位舊生兼好友李叔同的得意門徒,對他的畫作十分喜愛和欣賞,常常鼓勵豐子愷把古詩詞辭意以畫筆勾勒構圖表達,促成了豐子愷畫作的路向風格。 從夏丏尊翻譯的《愛的教育》、主編的校刊《春暉》及雜誌《一 般》上的插畫或圖案,可以想見夏丏尊對豐子愷畫作的偏好和激賞[5]

「緣緣堂」

豐孒愷於1927年川月21日3()歲(虛歲)生日的這一天,在 上海江灣鎮立達校舍永義里租屋處,與=姐豐滿皈依弘一法師。接著,他請求藝術與精神導師弘一法師,為自己將來的住宅命名。法師命他「在小方紙上寫了幾個自己喜歡而又可以互相搭配的字」 他以抓的方式抓取紙團兩次「緣」字,為自己將來的家創造一個 虛幻的空間一「緣緣堂」[6],實際的過程是:有一天我在小方紙上寫許多我所喜歡而可以互相搭配的文 字,團成許多小紙球,撒在釋迦牟尼畫像前的供桌上,拿兩次,拿起來的都是「緣」字,就給你命名曰「緣堂」。 當即請弘一法師給你寫一橫額,付九華堂裝裱,掛在江灣的租屋裡。這是你的靈的存在的開始,後來我遷居嘉興,又遷居上海,你都跟著我走,猶似形影相隨,至於八年之久。(<告緣緣堂在天之靈>,《文學卷二》,頁56)

得到日本名作家和學者肯定

谷崎潤一郎推介日譯本《緣緣堂隨筆》的文章裏,引述譯者吉川幸次郎這樣評價豐子愷道「我覺得,著作者豐子愷,是現代中國最像藝術家的藝術家 這並不是因為他多才多藝,會彈鋼琴,作漫畫,寫隨筆的緣故, 我所喜歡的,乃是他的像藝術家的率真,對於萬物豐富的愛」,谷崎自己則是這樣說「僅僅讀了一本170頁的小冊子。作者的可愛的氣稟與才能,已可窺見。這本隨筆可以說是藝術家的著作。他所取的題材元並不是什麼有實用或深奧的東西。任何瑣碎輕微的事物,一到他的筆端,就有一種風韻,殊不可思議。[7]

參考文獻

  1. 豐陳寶、豐一吟編,《豐子愷文集》文學卷,卷7,頁836,杭州:1992年。
  2. 桐鄉「百家姓」你排第幾?. 壹讀. 2014-05-15. 
  3. 3.0 3.1 3.2 3.3 陳, 星. 豐子愷年譜長編.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4: 576. ISBN 978-7-5161-5096-2. 
  4. 陳戎. 李叔同:圓月天心. 遼寧人民出版社. 1 September 2015: 108–. ISBN 978-7-205-08352-6. 
  5. 楊玉峰. 煉石攻玉、思想啟蒙——夏丏尊譯介日人著譯的現代化意義.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9 November 2017: 173–. ISBN 978-988-8488-75-9. 
  6. 張俐雯. 時尚豐子愷: 跨領域的藝術典型. 獨立作家-秀威出版. 1 October 2010: 163–. ISBN 978-986-221-581-4. 
  7. 豐一吟. 我的父親豐子愷. 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 22 May 2014: 193–. ISBN 978-988-8284-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