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大围站转运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围站转运站
图片来自fandom

大围站公共运输交汇处(英文:Tai Wai Station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九巴称大围站巴士总站(英文:Tai Wai Railway Station Bus Terminus),前称大围火车站巴士总站(英文:Tai Wai KCR Station Bus Terminus)位于香港沙田区大围港铁大围站[1] 上盖项目柏傲庄地面,邻近大围站B出口,原址为青龙水上乐园,设有巴士总站、专线小巴总站和的士站,为一个室内环状公共运输交汇处

历史

首代大围总站位于大围道富嘉花园,1980年代初期至中期运作。当时九广铁路(今港铁东铁线路段)尚未电气化,且大围站尚未兴建,大围一带的人口也较少,九龙巴士72A线85线都是在路边作终点站,总站名称为“大围”。

介绍

第2代大围总站位于大围站现址以南、大围欢乐城(原称“青龙水上乐园”)以西南,于1986年随大围站永久车站开放而启用,总站名称为“大围火车站”,是一个坑状露天车站。第2代大围总站设有2个入口,分别位于美田路车公庙路,其中以美田路入口的站位采用U形设计,从车公庙路进入的巴士则单向西行,巴士统一在美田路驶出。

第3代大围总站即现时的大围站公共运输交汇处,于2001年开始与大围站(马鞍山铁路部份)动工兴建,室内公共运输交汇处采用环状设计,巴士及专线小巴统一在车公庙路进入、美田路驶出,站内中间设有缓冲区供巴士停泊之用。根据政府规划,第2代巴士总站也是公共运输交汇处的一部份,该站临时向南迁移,以配合工程进行。公共运输交汇处在欢乐城旧址南面兴建,与大围站扩建部份相连,政府还兴建了连接村南道及公共运输交汇处的行人隧道,方便大围居民前往车站。

大围站公共运输交汇处于2004年12月21日随马鞍山铁路通车而启用,通车初期与露天临时总站一并使用,九巴于2005年至2006年期间逐一将巴士站迁移至室内公共运输交汇处,露天总站已于2005年底永久封闭,到2015年已成为柏傲庄工地的一部分(而站坑亦于2015年工地平整时被夷平)。将来,旧总站部分将提供空间供现有总站扩展,以提供更多小巴站坑。

大围站的巴士路线变化不大,以中途站为主,九龙巴士72A线九龙巴士88线是目前唯二全日服务而以大围站为总站的巴士路线,旅游路线龙运巴士R42线亦以大围站为起点。

总站路线资料(巴士)

九龙巴士46R线

  • HK Bus Route KLNT Show:46R

只在昂船洲海军基地开放日服务,来回程途经青沙公路

九龙巴士72A线

  • HK Bus Route KLNT Show:72A

本路线提供来往大埔工业邨大元邨大埔墟广福往来大埔公路大埔滘中文大学)、沙田源禾路乙明邨美林邨大围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大围站,fand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