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太白鸭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太白鸭子是一道历史悠久的传统名菜,属于川菜系。此菜色白肉烂,汤味鲜醇,具有滋补之功效。据传,在唐玄宗眼里,李白始终不过是一个写诗填词的文人,并无重用之意。接着,由于他性格傲慢,蔑视权贵,又遭到了高力士、张项等近臣的谗毁,使玄宗逐渐地疏远了李白,但李白总想寻找机会接近玄宗。一次,他突然想起了年轻时在四川吃过的一道美味鸭子。于是就用枸杞三七绍酒等烹调了一只肥鸭,亲手献给玄宗。玄宗食后,大加称赞,诏询李白,问道:“卿所进之菜乃何物烹制?”李白如实以对,玄宗点头曰:“难为卿至诚之心,此菜就名‘太白鸭子’吧。”

目录

1 名称 2 菜系 3 种类 4 典故 5 原料 6 制作过程 7 特点 8 食用方法 9 食谱营养 10 食谱相克 11 营养成分

典故

唐玄宗天宝元年,诗人李白一度受到唐玄宗的赏识,遂应召入京供奉翰林。很快,李白以其卓越的政说,使“王公大臣争相交结”,而对他的诗,“达官贵人竟相诵吟”。尽管如此,但在玄宗眼里,李白始终不过是一个写诗填词的“弄臣”,并没有在政治上重用的意思。

一向襟怀“直挂云帆济沧海”宏大抱负的李白,并不甘心当一个歌颂升平的御用文人,而是想成为国家的“辅弼”,大展经纶,施展抱负。为此他多次向玄宗暗示,希望能得到皇上的重用。唐玄宗开始只是一般地不予理会, 后来杨贵妃、杨国忠、高力士等人进谗言,便逐渐疏远李白。李白为了接近玄宗,宣传自己富国强民安天下的宏论,便投上所好,以 美食为谋介,把自己年轻时在四川吃过的一道佳肴焖蒸鸭子,亲手烹制献给玄宗。

这道菜是用百年陈酿花雕(黄酒)、枸杞子、三七等,烹调肥鸭一只。 由于烹制特殊,其味道异常香美。玄宗食后,大加称赞,召李白询问此菜的 奥妙。李白如此这般地大加渲染一番,并借题发挥,以烹调论治国安邦之道。 不料玄宗只对美味佳肴感兴趣,为了使自己经常吃上这道菜,便赐名为“太 白鸭子”,并命将此菜列入御膳谱中,而李白的政治抱负,终无缘施展。他 留下了这道“太白鸭子”,却成为四川传统名菜。伴随这段佳话,在中国烹饪史上一直流传至今。

原料

主料:肥鸭一只(1500 克左右)。 配料:猪瘦肉 100 克、枸杞子 25 克、三七片 15 克。 调料:陈年绍酒 200 克、葱结 50 克、姜片 15 克、盐 5 克胡椒粉 1 克。

制作方法

1、将鸭子开膛洗净,入开水锅中略氽取出,清水洗去血污捞出,挤干水, 斩去鸭脚。用绍酒、盐、胡椒粉将鸭身内外抹匀,盛入蒸器内,加葱、姜、 酒、鲜汤(少许)、枸杞子、三七,用皮纸封严盛具口。

2、蒸器放入笼内,旺火蒸制约 3 小时左右至烂,取出,揭去皮纸,拣去 葱结、姜,将鸭盛入盘即可。

工艺关键

1. 若将鸭子先腌渍入味,然后上笼再蒸,风味尤佳。 2. 味汁要用高级清汤勾兑而成,汤分二次使用,第一次蒸鸭用汤500 克,第二次注入汤1000 克。

特点

色白肉烂,汤味鲜醇,具有滋补之功效。 1. 枸杞、三七,味皆甘平,虽为名贵中药材,但用以人馔毫无苦涩异味,是药膳之上乘原料。枸杞、三七肝肾同补,疗诸虚百损,且枸杞兼长明目,三七兼长止痛,故头晕目不明、腰痛骨节痛、妇人痛经或经水过多,皆宜用之。 2.营养价值: 鸭肉 - 鸭的营养价值很高,可食部分鸭肉中的蛋白质含量约16%-25%,比畜肉含量高得多。

另一做法

太白鸭子的做法

原 料: 填鸭子1只、银丝卷。 调 料: 冰糖,葱,姜,精盐,白桑皮纸一张,白酒或江米酒,酱油,清水。 做 法: 填鸭在肚下剖开30毫米长,掏去内脏,洗净后在开水中烫一下,鸭挺身即捞出,用清水洗净除去腥味;放进砂锅里,加水,冰糖,白酒或江米酒,精盐,葱,姜,用桑皮纸将锅盖密封不使漏气,然后放入蒸笼,用急火蒸约三小时至十成酥即可。 特 色: 酒香中带甜味,夹银丝卷同吃更好。[1]

视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