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奎光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奎光塔,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奎光路中段西侧,现奎光塔公园内。2002年12月27日列为四川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5日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奎光塔始建于明朝,毁于兵火后重建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奎光塔为17层密檐式六角砖塔,是中国现存层数最多的古塔[1]。清道光年间县令周因培为点缀江山、振兴文风而建。塔坐南向北,通高52.67米;塔内1-5层置塔心室和观景回廊,有螺旋石梯可登。附属建筑周公祠系邑民纪念周因培的专祠。

发展历史

奎光塔屹立于县城西郊,松溪河与浦赛公路交汇的虎头岩上。《松溪县志》记载,它始建于宋咸淳年间(1274年前后),清道光五年(1825年)重建。这座古塔为七层六面,高二十三米,从下到上,都用青砖砌成,每隔一层用白灰粉刷,形成了黑白相是的景观,格外醒目;底层南面开有拱门,内设旋式石梯,可直抵顶层阳台[2]

奎光塔建于松溪建县之后,而且塔高七层,正符合县治的建塔标准,从封建社会塔与政治的关系来看,可以推断奎光塔与松溪设县有关。民间也有传说,古时虎头岩上林茂草深,常有巨蟒出没,伤害过往行人。有农夫黄奎先愤而荷锄候之,一日适逢蟒虫蟠眠山上,终被农夫锄击而毙。邑人募款建造奎光塔,以纪念黄公之德,镇压虎头岩之邪,美化松溪风景。

地理环境

奎光巍峨,记录了松溪历史的文明和沧桑。早在新石器时期,这里便有先民繁衍生息。松溪居民多为西晋以后中原南迁汉族的后裔,因此,这里是中原文化的入闽地之一。春秋战国时期,欧冶子在湛卢山上铸造湛卢剑,因此,这里是中国剑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五代时,南唐保大九年(951年),设松源县,至今已有一千零五十年的历史。宋开宝八年(975年),改称为松溪县,县治由皈伏里迁东关里五斗金,即今城关。松溪与浙江省龙泉县、庆元县毗邻,周边群山叠翠,关隘险峻,是八闽的要冲之一,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视频

奎光塔 相关视频

千年奎光塔屹立不倒
「走遍松溪」之 塔山公园 奎光塔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