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奥古斯丁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奥古斯丁龙学名:Agustinia。生长于距今1.16亿-1亿年前的早白垩世,被发现于阿根廷南美洲地区。奥古斯丁龙是蜥脚下目[[[恐龙]]下的一个属,生活于下白垩纪的南美洲。奥古斯丁龙是于阿根廷的内乌肯省Lohan Cura地层中被发现,年代估计可追溯至下白垩纪的阿普第阶至阿尔布阶,距今约1亿1600万到1亿年前。

形态特征

奥古斯丁龙有着独特的装甲,它的背部有着一连串垂直的宽尖刺及宽板,某程度上很像剑龙。除了其装甲外,奥古斯丁龙的其他资料则不详。被发现的一个腓骨约有89.5厘米长。若与其他恐龙的同一骨头相比,奥古斯丁龙可以有约15米长。奥古斯丁龙生活在白垩纪早期的南美洲,是一种蜥脚类恐龙。奥古斯丁龙具蜥脚类恐龙庞大的身材,小脑、长脖子、巨大的身体、长尾巴是其最显著的特点。奥古斯丁龙尾巴的长度可达整个身长的一半。

生活习性

与其他蜥脚下目的恐龙相似,奥古斯丁龙是四足的草食性恐龙

名称由来

恐龙,人类发现恐龙化石的历史由来已久。直到古生物学家曼特尔[1]发现了禽龙并与鬣蜥进行了对比,科学界才初步认定这是一群类似于蜥蜴的早已灭绝的爬行动物。

1842年,英国古生物学家查理德·欧文创建了“dinosaur”这一名词。英文的dinosaur来自希腊文deinos(恐怖的)Saurosc(蜥蜴或爬行动物)。对于当时的欧文来说,这“恐怖的蜥蜴”或“恐怖的爬行动物”是指大的灭绝的爬行动物。实际上,那个时候发现的恐龙并不多。自从1989年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2]后,全世界七大洲都已有了恐龙的遗迹。目前世界上被描述的恐龙至少有650至800多个属(古生物学上的种属,不完全同于现代动物的分类方式)[3]。 后来,中国日本等国的学者把它译为恐龙,原因是这些国家一向有关于的传说,认为龙是鳞虫之长,如等就素有小龙的别称。

视频

奥古斯丁龙 相关视频

恐龙是怎样演化的
中国专家发现白垩纪之后的恐龙化石,恐龙有可能是在南方灭绝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