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妙寿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妙寿宫

中华民国台湾)文化资产

图片来自文化资源地理资讯系统

基本资料

等级    直辖市定古迹

别称    囝仔宫、港仔宫

公告日期  1985年8月19日

登录类别  寺庙

地理位置  台南市安平区古堡街1号

建成年代  大清乾隆20年(1755年)

妙寿宫于1985年8月19日公告为三级古迹,后改为市定古迹,再改直辖市定古迹[1]。位于台湾台南市安平区,该庙也是安平六社之一的囝仔宫社(妙寿宫社)的角头庙(境主庙)[2][3][4]。庙中的保生大帝神轿,在2009年1月9日公告为一般古物[5][6]

名称由来

  • 妙寿宫别称“囝仔宫”,其由来据说是因为该庙昔日庙埕宽广,有许多儿童会来这里玩耍[注 1][9]
  • 另一别称“港仔宫”,则据说是因为该庙位于港口码头边。

历史沿革

立庙由来

  • 关于该庙的由来,相传是在明郑时期[注 2],有一艘载有神像的王船被当地居民捡到,搭建茅草屋供奉[2][10]。而后有一对兄弟,哥哥名“妙”,弟弟名“寿”[注 3],两人合捐妙寿宫现址土地[注 4],庙名则来自两兄弟之名[2][10]。不过该庙庙名由来另有一说,是来自保生大帝之封号“恩主昊天医灵惠真君万寿无极保生大帝”[9][1]
  • 到了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时,当地居民将供奉昔日拾得之漂流王船的小庙改建成砖造庙宇,并迎来白礁保生大帝之分灵为主神[10]。不过依据《凤山县志》(1720年)之记载,康熙年间在安平镇有三座“慈济宫”[注 5],有人认为其中之一即是妙寿宫[注 6][2]:115、306

发展过程

  • 到了清治嘉庆元年(1796年)与道光十六年(1836年)时有再整修过,于同治六年(1867年)在庙之右侧加建王船室以供奉王船“金万安号”[注 7][10]
  • 而在日治时期,该庙在大正二年(1913年)由当地居民林松、欧国、李钦、周文彩倡修,昭和十八年(1943年)曾大阵、周顶山、林桃、欧山再次发起重修[10]。而到了民国六十九年(1980年),由于扩建古堡街的关系,而拆除了庙右厢房与原王船室,信徒们遂隔著古堡街重建了王船室[1]。民国七十四年(1985年)因妙寿宫地势低洼常会海水倒灌,又年久失修,遂再次重建并将整座庙宇擡高[10][11]

建筑特色

奉祀神祇

  • 妙寿宫除主祀保生大帝。
  • 另有供奉朱府千岁、苏府千岁、朱府千岁夫人、勤李何纪仙姑、李府千岁、太白千岁、刘元帅、张天师、苍府千岁、池府千岁、黄府千岁、注生娘娘、福德正神[10]

神话传说

  • 建庙传说:关于妙寿宫的由来有更接近神话的传说。传说过去朱府千岁神游到妙寿宫附近时,见到此为吉地,想驻留于此享受香火,但该地已经是孙妙、孙寿兄弟所有[2]。于是朱府千岁托梦给两人,说明其心意[2]。后来两兄弟出海捕鱼时,忽然从天上传来锣鼓声,两兄弟循声而去捡到了一块木头[2]。这块木头后来请人雕刻成神像,搭盖草寮供奉朱府千岁[2]。因当时两人与神明有约定要留下姓名,庙名便使用兄弟俩的名取作“妙寿宫”[2]。而朱府千岁虽然是开基神明,但后来某天大道公神游至此时,朱府千岁请大道公留下来,让出主神的位置,所以妙寿宫才变成保生大帝庙[2]
  • 大道公与许金河:许金河是安平港仔尾社的人,在20岁那年家中香炉某天突然发炉,遂去请教港仔尾社的神明,结果神明指示他要去找妙寿宫大道公才能解决[2]。许金河便从运河跪著爬到妙寿宫,恳求大道公为其解厄[2]。是后家里平安顺遂,他便在每年大道公诞辰时请歌舞团到庙前表演[2]
  • 二苏王与大阵叔仔
    • 有人名叫许添寿,是妙寿宫内普庵教主的“小法团”成员[2]。据说普庵教主曾向他示警近期内会犯酒毒,要他三天内不可喝酒,结果却在第三天晚上应邀到友人家里喝喜酒时,因为友人盛情难却,而且心想第三天也快结束了,就喝了半杯啤酒,结果一喝下去便出事[2]。而后普庵教主降驾,将他带到妙寿宫[2]。庙中人员见状乃去找二苏王之小法大阵叔仔来帮忙,而大阵叔仔一来先用银针替他放血,而后二苏王起乩,求大道公派药医治[2]。而后众人在大道公指示下熬煮了“天药”,许添寿一喝下便苏醒,过不久后便恢复健康[2]
    • 有一次大阵叔仔病重,二苏王降驾指示他儿子去取大道公手上的疏珠,以水煎煮,再将水给大阵叔仔喝,结果大阵叔仔就逐渐康复[2]。后来又过数年,大阵叔仔又病重,原本想再去取疏珠煮水,却发现疏珠不知去向,有人认为这是大阵叔仔阳寿已尽之故[2]

注释

  1. “囝仔”(囡仔)在闽南语指儿童,其音读作“gín-á”[7]。但当地庙名与地名因为泉州腔发音而念作“Kam-á”[3](gan3-a3[8])。
  2. 一说明朝末年[10]
  3. 两人全名不详[10],但有传说两人姓孙[2]
  4. 另有一说是两兄弟捡到了王爷神像[10]
  5. 《凤山县志‧卷十》:“慈济宫:……在安平镇者三……”。
  6. 今天安平区有三座历史悠久的保生大帝庙,分别是妙寿宫、灵济殿广济宫,但除了灵济殿之外,另外两间庙均宣称建于乾隆年间[2]:306。又高拱干《台湾府志‧卷九》(1696年)记载:“慈济宫在凤山县者,一在安平镇、一在土墼埕。”,可知在康熙卅五年(1696年)以前安平只有一座大道公庙,故《台南大道公信仰研究》便认为广济宫与妙寿宫应建于康熙卅六年(1697年)到五十九年(1720年)[2]:279、306
  7. 据说是在同一年(1867年)请人依照原本王船形式打造而成[10][4]
  8. 上面的对联是在礼赞海山馆所供奉的妈祖[2]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妙寿宫. 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2.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周茂钦. 《台南大道公信仰研究》.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3-12: 页306-309. ISBN 978-986-03-9418-4. 
  3. 3.0 3.1 陈秀琍、黄建龙、陈信安、谢佳芸、纪幸芯. 《府城百年滨海道:从青草仑到南萣桥》.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4-12: 页227-229. ISBN 978-986-04-3029-5. 
  4. 4.0 4.1 周宗杨. 《海风牵引台17:从北马仔到湾里》.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4-12: 页302. ISBN 978-986-04-3025-7. 
  5. 妙寿宫保生大帝神轿. 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6. 【府城小庙处处惊奇】-安平妙寿宫,天空部落, 2013-09-17
  7. 囡仔. 教育部台湾闽南语常用词辞典. 中华民国教育部. [2016-05-23]. 
  8. 当代泉州音字汇. 
  9. 9.0 9.1 9.2 9.3 王浩一. 在庙口说书. 台北市: 心灵工坊文化. 2008-08: 174、175页. ISBN 978-986-6782-47-3. 
  10. 10.00 10.01 10.02 10.03 10.04 10.05 10.06 10.07 10.08 10.09 10.10 林朝成、郑水萍 等撰稿. 《安平区志》. 安平区公所. 1998-06: 页231、232. 
  11. 11.0 11.1 11.2 傅朝卿. 《台南市古迹与历史建筑总览》. 台南市: 台湾建筑与文化资产出版社. 2001-11: 114页. ISBN 957-3088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