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委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委婉

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wěi wǎn,英文是euphemism,意思是不直言其事,故意把话说得含蓄婉转一些。出自《汉书·玄成传》:“即阳为病狂,卧便利。” [1] 中文名委婉 拼音 wěi wǎn [2] 外文名 euphemism 含义 不直言其事,故意把话说得含蓄 性质 汉语词汇 注音 ㄨㄟˇ ㄨㄢˇ [3]

用法

语气婉转含蓄的用语叫做委婉语。古人用委婉语较多,大致有以下几种用法:

详细解释

(1)避粗俗 例:即阳为病狂,卧便利。(《汉书·玄成传》)“便利”是大小便的委婉说法,因为大小便是人的羞耻之事,不便明说,用便利来代替大小便,即保护了别人的面子,又使自己显得有教养,毫无粗俗之气。 (2)避忌讳 古人的忌讳比现代人要多,单单一个”死“字就有很多的委婉说法,即避讳,又表示了对死者的尊敬。例:放动乃徂落。(《孟子·万章上》)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讬于赵。(《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徂。(诸葛亮出师表》)百岁之后,归于其居。(《诗经·唐风·葛生》)前三个词语都是对皇帝“死”的委婉说法,与一般委婉语不同,除了避忌讳之外,还有尊君的意思。第四个委婉语,则通常人都可以用。还有“仙逝”、“归道山”、“仙去”等等,也是“死”的委婉词。 (3)避冒犯 古人在提及皇上的时候,总是用委婉的言辞陈述己意,不敢“冒渎天威”例:不说“皇帝年轻”(因为年轻往往意味著不懂事、阅历浅),而说“陛下富于春秋”(《史记·李斯列传》)不直说“太子年少”,而说“太子方富于年”(枚乘《七发》)。 (4)交际辞令 古人在交际过程中,比较注重礼貌语言。礼貌语言不等于委婉语,但交际过程中的委婉语往往具有礼貌的性质。例: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为。(王安石答司马光谏议书》),明为谦卑,实则暗嘲。

视频

参考资料

categorg:+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