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姜庄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姜庄乡位于襄城县东南部,距县城30千米。面积88平方千米,人口44672。辖任庄、汪集、火张、樊庄、石营、屈庄、寇庄、许庄、千佛阁、三胡、汪店、漕厂、大树韩、银刘、姜庄、许邓、凹李、河北王、来坡、东耿庄、于庄、大马庄、盆张、前沂城、后沂城、靳庄、袁庄、王屯、段店、庙王、阎庄、郜庄、张拐、大营北、大营南、路店、庙坡37个行政村,46个自然村。漯(河)宝(丰)铁路、省道洛(阳)界(首)公路穿境 。[1]

乡镇简介

姜庄乡位于襄城县东30公里处,与临颍郾城舞阳接壤,省道洛界公路穿境而过。面积88平方千米,拥有耕地6.8万亩,人口44672人。土地肥沃,特产丰富,是典型的农业大乡,素有襄城县"东大仓"的美誉。改革开放以来,姜庄乡立足自身农业资源,根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为着力点,转变政府自身职能,始终把发展自身特色农业、优化粮经比例做为强乡富民的重要途径,切实把此项工作纳入了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全乡已基本形成了"东菌、西椒、南商、北养"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促进了全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各项事业的不断进步。2003年全乡工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实现工业产值6537万元,入库税金达71万元,先后被省委命名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农业结构调整先进乡"、"省纪检工作先进单位"、"信访三无乡"、"河南省科技推广先进乡"、"市六好乡镇党委"等荣誉称号。

历史沿革

1958年成立姜庄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面积88平方千米,辖任庄、姜庄、许邓、于庄、河北王、东耿庄、庙坡、来坡、大营北、大营南、路店、张拐、郜庄、阎庄、段店、庙王、王屯、靳庄、前沂城、后沂城、袁庄、大树韩、凹李、漕厂、大马庄、盆张、银刘、许庄、寇庄、屈庄、石营、樊庄、火张、汪集、千佛阁、三胡、汪店37个行政村。

辖区划分

全乡辖任庄村、汪集村、火张村、樊庄村、石营村、屈庄村、寇庄村、许庄村、千佛阁村、三胡村、汪店村、漕厂村、大树韩村、银刘村、姜庄村、许邓村、凹李村、河北王村、来坡村、东耿庄村、于庄村、大马庄村、盆张村、前沂城村、后沂城村、靳庄村、袁庄村、王屯村、段店村、庙王村、阎庄村、郜庄村、张拐村、大营北村、大营南村、路店村、庙坡村37个行政村,46个自然村,其中包括有龙王庙的庙坡村。[2]

产业情况

农业生产状况

坚持以农业结构调整为突破点,确保农业增长增效,农民增收,理出了"以基地,园区建设为龙头,加快全乡农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与内陆特区漯河接壤的区位优势,切实抓好三樱椒、食用菌生产、特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优质专用小麦、莲鱼供养、优质牧草等七大特色生产基地建设。形成了以袁庄、前城、后城为中心的三樱椒生产基地,以耿庄、河北王为中心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以漕厂为中心的莲鱼供养生产基地,以路店马庄、许庄为中心的养殖基地,以闫庄、郜庄为中心的优质牧草生产基地,以许邓、大营南为中心的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全乡的农业结构调整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时期。

工业生产状况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推动开放带动战略的实施,扎实开展"小康杯"竞赛活动,加快全乡非公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对军兴颗粒厂的技术改造,先后与漯河、平顶山等5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引进中高级技术人才11名,使企业由原来的半成品加工向成品加工的大幅度跨越,年生产能力提高了15倍,创利税24万元。加大对新建投资430万元的康洁食品有限公司的扶持力度,先后生产10多个系列品种,产品远销郑州、南阳等大中城市。今年初,该乡新上项目3个,实现招商引资310万元,全乡非公经济呈现良好发展势头。[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