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子囊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子囊果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一个科技名词。

汉字作为一种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符号系统[1],源于日月鸟兽之形,作为中华文明之标志[2],连接中华民族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方正之间充满美感。

名词解释

子囊果 ascocarp 主要由子实层(子囊和侧丝组成)和包被组成。子囊果通常分为三种类型1)闭囊壳,球形,无开口,子实层被封闭在包被里面,如白粉菌类等2)子囊壳,烧瓶状,顶端有1个小开口,子实层在子囊壳的里面,如冬虫夏草、麦角菌等3)子囊盘,盘状或杯状,子实层生于子囊盘的上面,完全暴露,如盘菌属等担子果】担子菌的子实体,是担子菌产生和容纳担子和担孢子的高度组织化的结构

子囊果

在真子囊菌纲中,有的形成没有开口的闭囊果或是有开口的烧瓶形的子囊果即子囊壳(核菌纲);有的形成子实层裸露的碗状子囊果即子囊盘(盘菌纲)。子囊壳或子囊盘均单独产生,或是形成子座,多数产生在子座上。子囊果与担子果不同,是通过初级菌丝和次级菌丝形成的。

子囊果可分为:闭囊壳,子囊壳,子囊座,子囊盘。

闭囊壳 :壳壁由数层菌丝细胞构成,没有孔口,多为球形,子囊散生或整齐排列,破裂后释放出子囊孢子。

子囊壳:形态结构与闭囊壳类似,但又一明显孔口,可释放子囊孢子,多为瓶状或球形,子囊在壳内整齐平行排列,或基部束生,端部展开成扇形。

子囊盘:仅子囊基部或下部被盘状结构所包围,顶端裸露,子囊盘上的子囊都是平行排列的。

子囊座: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子囊果,子囊着生在球状或块状的子座内,子囊周围除子座组织以外,没有像子囊壳或闭囊壳那样的壳壁组织。在子囊座内形成着生子囊的子囊腔,一个子囊座可以含一个或多个子囊腔。在每个子囊腔内可以只含一个子囊,也可成束或成排地着生多个子囊,子囊通常都是双层壁。

子囊果单生或丛生,产生在寄主组织表面,或初期埋生,后期突破组织表层而外露,也有些子囊果着生在子座上或埋生在子座内。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