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学部」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学部是清政府于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设立的中央机构,总管教育事务。 ==沿革==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置管理官书局…”)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5 次修訂)
行 1: 行 1:
 学部是清政府于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设立的中央机构,总管教育事务。
+
[[File:学部.png|350px|缩略图|右|<big></big>[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05/4a6a217cb0bd47e79aac82182f651322.png 原图链接][https://history.sohu.com/a/208645109_571105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
 
 +
''' 学部''' 是清政府于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设立的中央机构,总管[[ 教育]] 事务。
  
 
==沿革==
 
==沿革==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置管理官书局大臣。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更命尚书张百熙充任管学大臣,管理大学堂事。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改学务大臣。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始设学部,置尚书,侍郎,左、右丞,参议,各一人;五司郎中各一人,员外郎十有二人,主事十有五人,视学官无定额。定正五品。派司员暂充。明年,命大学士张之洞领部事。宣统元年(1909年),改视学官为差,增郎中五人、员外郎四人、主事三人。宣统三年(1911年),改尚书为大臣,侍郎为副大臣。
+
[[ 光绪]] 二十二年(1896年),置管理官书局大臣。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更命尚书[[ 张百熙]] 充任管学大臣,管理[[ 大学]] 堂事。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改学务大臣。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始设学部,置尚书,侍郎,左、右丞,参议,各一人;五司郎中各一人,员外郎十有二人,主事十有五人<ref>[https://www.cidianwang.com/lishi/guanzhi/2/852bt.htm 学部],词典网</ref> ,视学官无定额。定正五品。派司员暂充。明年,命[[ 大学士]][[ 张之洞]] 领部事。宣统元年(1909年),改视学官为差,增郎中五人、员外郎四人、主事三人。[[ 宣统]] 三年(1911年),改尚书为大臣,侍郎为副大臣。
  
 
==编制==
 
==编制==
  
 学部设学务大臣、副大臣,各一人。左、右丞,左、右参议,各一人。参事厅参事四人。司务厅司务二人。总务、专门、普通、实业、会计五司,郎中各二人,员外郎十五人(总务五人,普通四人,其馀各二人)主事十八人(总务、普通各六人,其馀各二人)一等书记官(正七品。奏补)十一人,二等(正八品)十七人,三等(正九品)十五人。(二、三等俱咨补)
+
 学部设学务大臣、副大臣,各一人。左、右丞,左、右[[ 参议]] ,各一人。参事厅参事四人。司务厅司务二人。[[ 总务]] 、专门、普通、实业、会计五司,郎中各二人,[[ 员外郎]] 十五人(总务五人,普通四人,其馀各二人)主事十八人(总务、普通各六人,其馀各二人)一等书记官(正七品。奏补)十一人,二等(正八品)十七人,三等(正九品)十五人。(二、三等俱咨补)
  
 
==职能==
 
==职能==
行 13: 行 15:
 
 学务大臣掌劝学育材,稽颁各学校政令,以迪民智。副大臣贰之。
 
 学务大臣掌劝学育材,稽颁各学校政令,以迪民智。副大臣贰之。
  
*总务司:掌机要文移,审核图书典藉。
+
*总务司:掌机要文移,审核[[ 图书]] 典藉。
*专门司:掌大学及高等学校,政艺专业,咸综领之。
+
 
*普通司:掌师范、中、小学校,各以其法定规稽督课业。
+
*专门司:掌大学及高等[[ 学校]] ,政艺专业,咸综领之。
 +
 
 +
*普通司:掌[[ 师范]] 、中、小学校,各以其法定规稽督课业。
 +
 
 
*实业司:掌农工商学校,并审核各省实业,为民兴利。
 
*实业司:掌农工商学校,并审核各省实业,为民兴利。
*会计司:掌支计出入,典领器物,及教育恩给。
+
 
 兼辖者有:八旗学务处总理,协理,督学,调查图书各局长,局员,编订名词馆总纂,图书馆正副监督以次各员。这些官员均择人任使,不设专官。
+
*[[ 会计]] 司:掌支计出入,典领器物,及教育恩给。
 +
 
 +
 兼辖者有:八旗学务处总理,协理,督学,调查图书各局长,局员,编订名词馆总纂,[[ 图书馆]] 正副监督以次各员。这些官员均择人任使,不设专官。
  
 
==建筑==
 
==建筑==
  
 清学部衙门设在今北京市西城区教育街1、3号。学部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在原敬谨亲王府旧址(当时为奉恩镇国公全荣府)设立。中华民国成立后,学部改为教育部,此处改为教育部址。1912年,鲁迅曾在教育部社会教育司任佥事兼第一科科长。清学部的建筑主要集中在今教育街1号,现使用单位为外事职高实习饭店。[1]
+
 清学部衙门设在今[[ 北京市]] 西城区教育街1、3号。学部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在原敬谨亲王府旧址(当时为奉恩镇国公全荣府)设立。中华民国成立后,学部改为[[ 教育部]] ,此处改为教育部址。1912年,[[ 鲁迅]] 曾在教育部社会教育司任佥事兼第一科科长<ref>[https://www.sohu.com/a/279326214_531353 鲁迅做过最大的官你知道是个什么官吗?],搜狐,2018-12-03</ref> 。清学部的建筑主要集中在今教育街1号,现使用单位为外事职高实习饭店。
 +
 
 +
1989年,该建筑被列为西城区[[ 文物]] 保护单位。2011年,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
 
 +
==视频==
 +
===<center> 学部 相关视频</center>===
 +
<center> 为什么张百熙被称为中国大学之父 </center>
 +
<center>{{#iDisplay:l05459oh25d|560|390|qq}}</center>
 +
<center>张之洞与武汉 </center>
 +
<center>{{#iDisplay:u3067noms5o|560|390|qq}}</center>
  
1989年,该建筑被列为西城区 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
==参考 献==
 +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於 2020年3月17日 (二) 06:12 的最新修訂

學部是清政府於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設立的中央機構,總管教育事務。

沿革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置管理官書局大臣。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更命尚書張百熙充任管學大臣,管理大學堂事。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改學務大臣。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始設學部,置尚書,侍郎,左、右丞,參議,各一人;五司郎中各一人,員外郎十有二人,主事十有五人[1],視學官無定額。定正五品。派司員暫充。明年,命大學士張之洞領部事。宣統元年(1909年),改視學官為差,增郎中五人、員外郎四人、主事三人。宣統三年(1911年),改尚書為大臣,侍郎為副大臣。

編制

學部設學務大臣、副大臣,各一人。左、右丞,左、右參議,各一人。參事廳參事四人。司務廳司務二人。總務、專門、普通、實業、會計五司,郎中各二人,員外郎十五人(總務五人,普通四人,其餘各二人)主事十八人(總務、普通各六人,其餘各二人)一等書記官(正七品。奏補)十一人,二等(正八品)十七人,三等(正九品)十五人。(二、三等俱咨補)

職能

學務大臣掌勸學育材,稽頒各學校政令,以迪民智。副大臣貳之。

  • 總務司:掌機要文移,審核圖書典藉。
  • 專門司:掌大學及高等學校,政藝專業,咸綜領之。
  • 普通司:掌師範、中、小學校,各以其法定規稽督課業。
  • 實業司:掌農工商學校,並審核各省實業,為民興利。
  • 會計司:掌支計出入,典領器物,及教育恩給。

兼轄者有:八旗學務處總理,協理,督學,調查圖書各局長,局員,編訂名詞館總纂,圖書館正副監督以次各員。這些官員均擇人任使,不設專官。

建築

清學部衙門設在今北京市西城區教育街1、3號。學部於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在原敬謹親王府舊址(當時為奉恩鎮國公全榮府)設立。中華民國成立後,學部改為教育部,此處改為教育部址。1912年,魯迅曾在教育部社會教育司任僉事兼第一科科長[2]。清學部的建築主要集中在今教育街1號,現使用單位為外事職高實習飯店。

1989年,該建築被列為西城區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被列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視頻

學部 相關視頻

為什麼張百熙被稱為中國大學之父
張之洞與武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