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安东尼·高第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安东尼·高第

图片来自blogspot

安东尼·高迪·科尔内特(Antoni Gaudí i Cornet;1852年6月25日-1926年6月10日)是西班牙建筑师,其建筑风格属于“加泰隆尼亚现代主义”(新艺术运动的分支),为新艺术运动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以其复杂、新颖、独树一帜、个人色彩强烈的建筑作品知名,被誉为“上帝的建筑师”。其作品多位于巴塞隆纳,如圣家堂

生平

高第出生于加泰罗尼亚雷乌斯,世代是做涡炉的铜匠,所以他天生具有良好的空间解构能力与雕塑感觉;又因小时患有风湿病而不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高迪便把兴趣放到观察大自然上,为他日后成为师法自然的建筑师奠定基础。高迪从观察中发现自然界并不存在纯粹的直线,他曾说过:“直线属于人类,曲线属于上帝。”所以终其一生,高第都极力地在自己的设计当中追求自然,在他的作品当中几乎找不到直线,大多采用充满生命力的曲线与有机型态的物件来构成一栋建筑。

高第是五兄弟中最小的一个,因受到父亲的鼓励而到巴塞隆纳读建筑系。1878年,瓷砖马纽·维森斯(Manuel Vicens)委托高第设计一栋避暑别庄,叫做维森斯之家(Casa Vicens),高迪从此展开设计生涯。然而维森斯之家并不是高迪最经典的作品,高第在接下来的几个作品当中,才渐渐树立起自己独一无二的建筑风格。1878年高第也认识了他最重要的赞助者,显赫的欧塞比·奎尔先生(Eusebi Güell),奎尔先生惊于高第的天才,从此委托高第设计墓室、殿堂、宅邸、亭台等,使高第能充分自由地表现自我,发挥才华。高迪的许多作品除了表现极强烈的个人风格之外,也对往后的现代设计乃至于后现代建筑设计提供了许多养分。

高第终生未婚,除了工作,没有任何别的爱好和需求,圣家堂是他最伟大的作品,他把一生中的43年都贡献在那里,1925年还干脆搬到教堂的工地去住,全心全意研究教堂的结构设计,在兴建圣家堂前,高第是个知名的花花公子,在开始兴建圣家堂之后,他就变得如同修士般,为圣家堂奉献所有心血,甚至不惜亲自乞讨来筹措费用。

逝世

1926年6月7日的下午,高第完成当天的工作从圣家堂到市中心的教堂做礼拜,在经过加泰罗尼亚议会大道时被30路电车撞倒并失去知觉。当时他衣衫破旧,路人以为是流浪汉,所以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后来,路人把他送到圣十字医院,第二天才被圣家堂的牧师认出,但是高迪的状况已经严重恶化。高迪于1926年6月10日去世,享年73 岁。 同年6月12日,高第的葬礼隆重举行,前来送葬的队伍从圣十字医院一直缓缓地延伸到了圣家堂。高第被安葬于圣家堂的地下墓室,这座大教堂迄今尚未完工。

时代背景

19世纪后叶的西班牙以艺术领域的混乱为特征。

这一时期的建筑本身处于一种危机状态,转向重复过去的新古典主义和新浪漫主义的艺术运动;而建筑师们并没有新的技术方法来填补这些风格的空白。不过,大城市不断的发展以及城市化的迫切需求是人们重新进行城市设计规划。 以巴塞罗那为例,“帕拉萨达”(Pla Cerda)已经为他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准备。

加泰罗尼亚以命名为“现代主义”的运动打破了折衷不确定性,此运动及时对新的文化和社会气候的反应,又是19世纪最后十年和二十世纪最初二十几年经济、政治和地区发展的产物。在这30年间,加泰兰的资产阶级是全面扩展的动力,他们致力于工业和商业经济的兴盛,对自身有深刻的认识,一直希望有别于西班牙其他地方的资产阶级。他们的理想是建设一个自由、有文化、国际性的加泰罗尼亚。

早期生涯

安东尼·高迪·伊·高内,于1852年6月25日出生于雷乌斯。 在雷乌斯的一所教会学校学习,20年后,1873年他到巴塞罗那大学学习建筑。1878年1月完成学业,1878年3月15日获得毕业证书。还是建筑专业学生的高迪,同其他人一样,已经开始在建筑师工作室工作。例如,约瑟夫·福特埃尔工作室,他协助完成后来在巴塞罗那施工的最伟大的设计之一“城堡公园”(Parc de la Ciutadella)他首次独立完成的作品是为普拉萨·德玛工程设计的灯柱以及为姆罗拉·兰尔工程设计的照明系统。两项工程都位于巴塞罗那,项目有马塔罗的工作工人协作完成。

在1880-1900年间,包括与他人合作,高迪完成了下列设计:温赛斯住宅,古埃尔庄园的门庭,迪尔森学校,保罗·古埃尔工程——无疑是他早期最伟大的成就,此外还有卡维尔住宅和托瑞·比尔斯哥的住宅。高迪只在早期建筑生涯中在加泰罗尼亚以外的地方接受过委托设计:位于卡米拉斯,他与建筑师克里斯托贝尔·卡萨特合作的埃尔·卡普料工程。经历了多次修改的为完成设计,位于阿斯特格的主教教堂;还有位于里昂的公寓大楼——被世人称为“珍藏珠宝”的房子。

1883年回到巴塞罗那后,通过建筑师琼·马托里尔的推荐,高迪接受刚开始运行的萨格雷达·卡米拉的忏悔教堂,在他事业的这一时刻,高迪开始改变此项工程的设计理念。

第二阶段

随着位于巴塞罗那的米莱尔庄园围墙的设计,尽管这并不是高迪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它开始采用一种新方法。他摈弃了历史风格,而把石质材料的坚硬与完全自由的环状形式结合起来,庄园的外墙顶设计呈波浪形的曲线。然而,奎尔公园、巴蒂奥住宅、米拉之家、萨个雷尔·法米拉校舍以及加洛尼亚·古埃尔的地下室,都是高迪第二阶段的重要作品。这一阶段是高迪展示他真正艺术才能的发展时期。当然我们不能忽略萨格雷达·卡米拉忏悔教堂的设计。因为他横跨了高迪全部的建筑生涯,从初期到艺术方向不同的各阶段,但没有结束,因为这一作品一直未完成。 第二阶段包含了高第所有名作。

首先,奎尔公园是在城市环境下规划公园的时间,换句话说,它证明了作者即对不同构造元素的形式与色彩有充分理解,又没有削弱其功能。因而古埃尔公园不仅在形式上壮观,而且是服务设施于使用分布的典范。在这项设计中,高迪策划能够使花园想法受到挫折,因为计划要建成一系列家庭住宅并形成一个小社区的那片土地最终未建。 巴蒂奥住宅的设计无疑是对现存建筑深思熟虑后的精美的、富有表现力的重建。高迪改变了巴塞罗那典型的房屋“恩萨克”的外表,使他充满光亮、色彩和表现力。内部也进行了深入的改造,尤其是一层和主层,没有提及的最高两层还增加了阁楼。

法米拉住宅标志着高第进入了富有表现力的自由创作时期。根据帕拉·萨拉的分布要求,这座大楼要建在一个借去拐角处的通道上,高第巧妙解决了这一问题。这个建筑也许相当于自重挑战行为。设计中,高第彻底打破了开口、拐角和掩口的设计元素,配以自然性的装饰;他更紧一部利用阳台顶部的处理,不再使用掩口;建筑物的史料莫管高第地方及速滑I 一个不同已经的开始。白色磨光史料砌成的巨大阁楼给人的印象是建筑物毫不起眼,而其余的造成波浪形的石料立秋展现他作为房屋的哦国内能,以完全个性化的元素在巨大的白色平台下作为底座,连绵起伏。

正如我们上文提到的,这些证体现了对挑战的渴望。至于萨格雷达·法米拉小社,由于面积有限,地点必须在教堂附近,他只能是一个站实行的工程。实际上为短期使用所建的门庭,又一次让高第沉醉于对建筑程序的孜孜不倦的渴望中。屋顶有力的证明了这一点。围墙的垂直同屋顶的波浪型头型组成了一种简单的几何概念,房屋就是在此基础上建起来的。

纪录片

1984年上映的纪录片,日本导演敕使河原宏执导。这部纪录片因有诗一般的韵律和日本导演独特的风格而闻名。此外,片中主角——高迪的建筑作品更是令人大开眼界,瞠目结舌![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