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安東尼·高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安東尼·高第

圖片來自blogspot

安東尼·高迪·科爾內特(Antoni Gaudí i Cornet;1852年6月25日-1926年6月10日)是西班牙建築師,其建築風格屬於「加泰隆尼亞現代主義」(新藝術運動的分支),為新藝術運動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以其複雜、新穎、獨樹一幟、個人色彩強烈的建築作品知名,被譽為「上帝的建築師」。其作品多位於巴塞隆納,如聖家堂

生平

高第出生於加泰羅尼亞雷烏斯,世代是做渦爐的銅匠,所以他天生具有良好的空間解構能力與雕塑感覺;又因小時患有風濕病而不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高迪便把興趣放到觀察大自然上,為他日後成為師法自然的建築師奠定基礎。高迪從觀察中發現自然界並不存在純粹的直線,他曾說過:「直線屬於人類,曲線屬於上帝。」所以終其一生,高第都極力地在自己的設計當中追求自然,在他的作品當中幾乎找不到直線,大多採用充滿生命力的曲線與有機型態的物件來構成一棟建築。

高第是五兄弟中最小的一個,因受到父親的鼓勵而到巴塞隆納讀建築系。1878年,瓷磚馬紐·維森斯(Manuel Vicens)委託高第設計一棟避暑別莊,叫做維森斯之家(Casa Vicens),高迪從此展開設計生涯。然而維森斯之家並不是高迪最經典的作品,高第在接下來的幾個作品當中,才漸漸樹立起自己獨一無二的建築風格。1878年高第也認識了他最重要的贊助者,顯赫的歐塞比·奎爾先生(Eusebi Güell),奎爾先生驚於高第的天才,從此委託高第設計墓室、殿堂、宅邸、亭台等,使高第能充分自由地表現自我,發揮才華。高迪的許多作品除了表現極強烈的個人風格之外,也對往後的現代設計乃至於後現代建築設計提供了許多養分。

高第終生未婚,除了工作,沒有任何別的愛好和需求,聖家堂是他最偉大的作品,他把一生中的43年都貢獻在那裡,1925年還乾脆搬到教堂的工地去住,全心全意研究教堂的結構設計,在興建聖家堂前,高第是個知名的花花公子,在開始興建聖家堂之後,他就變得如同修士般,為聖家堂奉獻所有心血,甚至不惜親自乞討來籌措費用。

逝世

1926年6月7日的下午,高第完成當天的工作從聖家堂到市中心的教堂做禮拜,在經過加泰羅尼亞議會大道時被30路電車撞倒並失去知覺。當時他衣衫破舊,路人以為是流浪漢,所以沒有得到及時的救治。後來,路人把他送到聖十字醫院,第二天才被聖家堂的牧師認出,但是高迪的狀況已經嚴重惡化。高迪於1926年6月10日去世,享年73 歲。 同年6月12日,高第的葬禮隆重舉行,前來送葬的隊伍從聖十字醫院一直緩緩地延伸到了聖家堂。高第被安葬於聖家堂的地下墓室,這座大教堂迄今尚未完工。

時代背景

19世紀後葉的西班牙以藝術領域的混亂為特徵。

這一時期的建築本身處於一種危機狀態,轉向重複過去的新古典主義和新浪漫主義的藝術運動;而建築師們並沒有新的技術方法來填補這些風格的空白。不過,大城市不斷的發展以及城市化的迫切需求是人們重新進行城市設計規劃。 以巴塞羅那為例,「帕拉薩達」(Pla Cerda)已經為他的發展提供了充分的準備。

加泰羅尼亞以命名為「現代主義」的運動打破了折衷不確定性,此運動及時對新的文化和社會氣候的反應,又是19世紀最後十年和二十世紀最初二十幾年經濟、政治和地區發展的產物。在這30年間,加泰蘭的資產階級是全面擴展的動力,他們致力於工業和商業經濟的興盛,對自身有深刻的認識,一直希望有別於西班牙其他地方的資產階級。他們的理想是建設一個自由、有文化、國際性的加泰羅尼亞。

早期生涯

安東尼·高迪·伊·高內,於1852年6月25日出生於雷烏斯。 在雷烏斯的一所教會學校學習,20年後,1873年他到巴塞羅那大學學習建築。1878年1月完成學業,1878年3月15日獲得畢業證書。還是建築專業學生的高迪,同其他人一樣,已經開始在建築師工作室工作。例如,約瑟夫·福特埃爾工作室,他協助完成後來在巴塞羅那施工的最偉大的設計之一「城堡公園」(Parc de la Ciutadella)他首次獨立完成的作品是為普拉薩·德瑪工程設計的燈柱以及為姆羅拉·蘭爾工程設計的照明系統。兩項工程都位於巴塞羅那,項目有馬塔羅的工作工人協作完成。

在1880-1900年間,包括與他人合作,高迪完成了下列設計:溫賽斯住宅,古埃爾莊園的門庭,迪爾森學校,保羅·古埃爾工程——無疑是他早期最偉大的成就,此外還有卡維爾住宅和托瑞·比爾斯哥的住宅。高迪只在早期建築生涯中在加泰羅尼亞以外的地方接受過委託設計:位於卡米拉斯,他與建築師克里斯托貝爾·卡薩特合作的埃爾·卡普料工程。經歷了多次修改的為完成設計,位於阿斯特格的主教教堂;還有位於里昂的公寓大樓——被世人稱為「珍藏珠寶」的房子。

1883年回到巴塞羅那後,通過建築師瓊·馬托里爾的推薦,高迪接受剛開始運行的薩格雷達·卡米拉的懺悔教堂,在他事業的這一時刻,高迪開始改變此項工程的設計理念。

第二階段

隨着位於巴塞羅那的米萊爾莊園圍牆的設計,儘管這並不是高迪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它開始採用一種新方法。他擯棄了歷史風格,而把石質材料的堅硬與完全自由的環狀形式結合起來,莊園的外牆頂設計呈波浪形的曲線。然而,奎爾公園、巴蒂奧住宅、米拉之家、薩個雷爾·法米拉校舍以及加洛尼亞·古埃爾的地下室,都是高迪第二階段的重要作品。這一階段是高迪展示他真正藝術才能的發展時期。當然我們不能忽略薩格雷達·卡米拉懺悔教堂的設計。因為他橫跨了高迪全部的建築生涯,從初期到藝術方向不同的各階段,但沒有結束,因為這一作品一直未完成。 第二階段包含了高第所有名作。

首先,奎爾公園是在城市環境下規劃公園的時間,換句話說,它證明了作者即對不同構造元素的形式與色彩有充分理解,又沒有削弱其功能。因而古埃爾公園不僅在形式上壯觀,而且是服務設施於使用分布的典範。在這項設計中,高迪策劃能夠使花園想法受到挫折,因為計劃要建成一系列家庭住宅並形成一個小社區的那片土地最終未建。 巴蒂奧住宅的設計無疑是對現存建築深思熟慮後的精美的、富有表現力的重建。高迪改變了巴塞羅那典型的房屋「恩薩克」的外表,使他充滿光亮、色彩和表現力。內部也進行了深入的改造,尤其是一層和主層,沒有提及的最高兩層還增加了閣樓。

法米拉住宅標誌着高第進入了富有表現力的自由創作時期。根據帕拉·薩拉的分布要求,這座大樓要建在一個借去拐角處的通道上,高第巧妙解決了這一問題。這個建築也許相當於自重挑戰行為。設計中,高第徹底打破了開口、拐角和掩口的設計元素,配以自然性的裝飾;他更緊一部利用陽台頂部的處理,不再使用掩口;建築物的史料莫管高第地方及速滑I 一個不同已經的開始。白色磨光史料砌成的巨大閣樓給人的印象是建築物毫不起眼,而其餘的造成波浪形的石料立秋展現他作為房屋的哦國內能,以完全個性化的元素在巨大的白色平台下作為底座,連綿起伏。

正如我們上文提到的,這些證體現了對挑戰的渴望。至於薩格雷達·法米拉小社,由於面積有限,地點必須在教堂附近,他只能是一個站實行的工程。實際上為短期使用所建的門庭,又一次讓高第沉醉於對建築程序的孜孜不倦的渴望中。屋頂有力的證明了這一點。圍牆的垂直同屋頂的波浪型頭型組成了一種簡單的幾何概念,房屋就是在此基礎上建起來的。

紀錄片

1984年上映的紀錄片,日本導演勅使河原宏執導。這部紀錄片因有詩一般的韻律和日本導演獨特的風格而聞名。此外,片中主角——高迪的建築作品更是令人大開眼界,瞠目結舌![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