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宋体」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宋体(中国大陆一般称宋体;台湾有宋体和明体两种说法,港澳通常称为明体),是汉字印刷字体的风格类别。最初是在复刻…”)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4 次修訂)
行 1: 行 1:
 宋体(中国大陆一般称宋体;台湾有宋体和明体两种说法,港澳通常称为明体),是汉字印刷字体的风格类别。最初是在复刻临安书棚本时将笔划加以直线化,呈现出硬朗表情的一种字体。笔画有粗细变化,而且一般是横细竖粗,末端有装饰部分(即“字脚”或“衬线”),点、撇、捺、钩等笔画有尖端,属于白体,常用于书籍、杂志、报纸印刷的正文排版。
+
[[File:宋体.jpeg|有框|右|<big>宋体</big>[https://www.kufont.com/sites/default/files/image/2017/02/06/8599cfbfb40f1b599c411cda49f70d5f.png 原图链接][https://www.kufont.com/article/73 来自 KUFONT 的图片]]]
 +
 
 +
''' 宋体''' [[ 中国大陆]] 一般称宋体;台湾有宋体和明体两种说法,港澳通常称为明体),是[[ 汉字]] 印刷字体的风格类别。最初是在复刻临安书棚本时将笔划加以直线化,呈现出硬朗表情的一种字体。笔画有粗细变化,而且一般是横细竖粗,末端有[[ 装饰]] 部分(即“字脚”或“衬线”),点、撇、捺、钩等笔画有尖端,属于白体,常用于书籍、[[ 杂志]] 、报纸印刷的正文排版。
  
 
==名称==
 
==名称==
  
 本文所描述的字体,是中国明代木版印刷中出现的字体。原形为宋代模仿楷书基本笔划(如点、撇、捺),但因应当时以木板作活版印刷,为了顺应木的天然纹理,而从楷体左低右高的斜横,演变成直横;同时也因为减低损耗,而将竖笔加粗。至明代,这种字体逐渐脱离楷书的模样,成为一种成熟的印刷字体。
+
 本文所描述的字体,是中国[[ 明代]][[ 木版]] 印刷中出现的字体。原形为宋代模仿[[ 楷书]] 基本笔划(如点、撇、捺),但因应当时以木板作活版印刷,为了顺应木的天然纹理,而从楷体左低右高的斜横,演变成直横;同时也因为减低损耗,而将竖笔加粗。至明代,这种字体逐渐脱离楷书的模样,成为一种成熟的印刷字体。
  
 中国大陆多称此字体为“宋体”,但由于此字体盛行于明朝,日本于19世纪制造铅字字模时,称此字体为“明朝体”,及 至20 世纪中叶,从铅字凸字排版过渡到照相排版时,台湾从日本引进照相排版及相关字模,连带引进“明体”一词,台湾华康科技于1980年代制作电脑字体时,也以“明体”作称呼,但在中华民国教育部官方则称为“宋体”,因此中华民国教育部所编定的字体称为“教育部标准宋体”。故虽然香港和台湾称之为“明体”,在中国大陆称为“宋体”,但两者只是名称上的不同。可是,Windows系统繁体中文的“细明体”(到3.21版为止采用接近传统明体的字形,新版本采用国字标准字体)和简体中文的“中易宋体”(采用“新字形”)的风格差异则是两套电脑字体产品的区别。
+
 中国大陆多称此字体为“宋体”,但由于此字体盛行于[[ 明朝]] [[ 日本]] 于19世纪制造铅字字模时,称此字体为“明朝体”,及 至[[20 世纪]] 中叶,从铅字凸字排版过渡到照相排版时,[[ 台湾]] 从日本引进照相排版及相关字模,连带引进“明体”一词,台湾华康科技于1980年代制作[[ 电脑]] 字体时,也以“明体”作称呼,但在中华民国教育部官方则称为“宋体”,因此[[ 中华民国]] 教育部所编定的字体称为“教育部标准宋体”。故虽然香港和台湾称之为“明体”,在中国大陆称为“宋体”,但两者只是名称上的不同。可是,Windows系统[[繁体| 繁体中文]] 的“细明体”(到3.21版为止采用接近传统明体的字形,新版本采用国字标准字体)和简体中文的“中易宋体”(采用“新字形”)的风格差异则是两套电脑字体产品的区别<ref>[http://www.diyiziti.com/List/songti 宋体字体字库大全 ],第一字体网</ref>
  
 
==起源==
 
==起源==
  
 在中国宋代出现了活字印刷术,而当时的活字字体都是楷书。宋的印刷事业有三大产地,即浙江、四川、福建,而三地的楷书字体有各自的特点。浙江所出版的字体大多仿制欧阳询的楷书,四川的大多仿制颜真卿的楷书,福建的大多仿制柳公权的楷书。宋败于金朝后,为翻印留在北宋的书籍,南宋首都临安的棚北大街上有建立了许多出版商,其中有陈起的陈宅书籍铺。陈宅书籍铺出版的书籍有一种甚有特色的楷书字体。这个字体,被后人仿制,就是现代所谓“仿宋体”,也是宋体的基础。
+
 在中国宋代出现了活字印刷术,而当时的活字字体都是楷书。宋的印刷事业有三大产地,即[[ 浙江]] [[ 四川]] [[ 福建]] ,而三地的楷书字体有各自的特点。浙江所出版的字体大多仿制欧阳询的楷书,四川的大多仿制颜真卿的楷书,福建的大多仿制柳公权的楷书。宋败于金朝后,为翻印留在北宋的[[ 书籍]] ,南宋首都临安的棚北大街上有建立了许多出版商,其中有陈起的陈宅书籍铺。陈宅书籍铺出版的书籍有一种甚有特色的楷书字体。这个字体,被后人仿制,就是现代所谓“仿宋体”,也是宋体的基础。
 +
 
 +
有的在临安印刷的书籍在明代翻印,而字体有所改变:横画被直线化,有比较固定的粗细变化。后来这种字形特征被归纳为“横细竖粗撇如刀,点如瓜子捺如扫”,横末带有“小三角”。在公元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刊刻的《[[墨子]]》中,宋体的基础已经成型。[[万历]]年间,这种字体因刊本数量急速增加而普及化,已称为现在所认识的宋体。
 +
 
 +
虽然宋体逐渐流行,但由于这种字体缺少书法上的[[艺术]]变化,被明代文人诟为“匠体字”。宋体字东传至日本,被日本称作明朝体。[[清朝]]时的印刷亦以宋体为主,《康熙字典》也采用宋体,不过同时[[康熙]]亦规定改称此刻版字体作“宋体”,导致后来在中文里,这种字体的名字有“明体”与“宋体”之争。
 +
 
 +
有一种流传的说法认为宋体字是[[秦桧]]发明的,原名秦体字。这种说法在[[小说]]《第二幅人体画》、少儿百科书《万事由来集成》和一系列[[自媒体]]都有提到,但是与事实不符<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1214/15/8126817_337101540.shtml 宋体字的由来 宋体字是谁发明的 宋体字的起源 ],个人图书馆,2013-12-14</ref>。
 +
 
 +
==视频==
 +
===<center> 宋体 相关视频</center>===
 +
<center>来个手写宋体</center>
 +
<center>{{#iDisplay:z0947y0v5dn|560|390|qq}}</center>
  
有的在临安印刷的书籍在明代翻印,而 体有所改变:横画被直线化,有比较固定的粗细变化。后来这种字形特征被归纳为“横细竖粗撇如刀,点如瓜子捺如扫”,横末带有“小三角”。在公元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刊刻的《墨子》中 ,宋体 的基础已经成型。万历年间 这种字体因刊本数量急速增加而普及化,已称为现 所认识 宋体。
+
<center>写 高手 ,宋体,在 墙面上写标语挺好 </center>
 +
<center>{{#iDisplay:t0910xhd0f0|560|390|qq}}</center>
  
虽然宋体逐渐流行,但由于这种字体缺少书法上的艺术变化,被明代 人诟为“匠体字”。宋体字东传至日本,被日本称作明朝体。清朝时的印刷亦以宋体为主,《康熙字典》也采用宋体,不过同时康熙亦规定改称此刻版字体作“宋体”,导致后来在中文里,这种字体的名字有“明体”与“宋体”之争。
+
==参考 献==
  
  有一种流传的说法认为宋体字是秦桧发明的,原名秦体字。这种说法在小说《第二幅人体画》、少儿百科书《万事由来集成》和一系列自媒体都有提到,但是与事实不符。
+
[[Category:802 漢語]]

於 2020年8月29日 (六) 06:01 的最新修訂

宋體中國大陸一般稱宋體;台灣有宋體和明體兩種說法,港澳通常稱為明體),是漢字印刷字體的風格類別。最初是在復刻臨安書棚本時將筆劃加以直線化,呈現出硬朗表情的一種字體。筆畫有粗細變化,而且一般是橫細豎粗,末端有裝飾部分(即「字腳」或「襯線」),點、撇、捺、鈎等筆畫有尖端,屬於白體,常用於書籍、雜誌、報紙印刷的正文排版。

名稱

本文所描述的字體,是中國明代木版印刷中出現的字體。原形為宋代模仿楷書基本筆劃(如點、撇、捺),但因應當時以木板作活版印刷,為了順應木的天然紋理,而從楷體左低右高的斜橫,演變成直橫;同時也因為減低損耗,而將豎筆加粗。至明代,這種字體逐漸脫離楷書的模樣,成為一種成熟的印刷字體。

中國大陸多稱此字體為「宋體」,但由於此字體盛行於明朝日本於19世紀製造鉛字字模時,稱此字體為「明朝體」,及至20世紀中葉,從鉛字凸字排版過渡到照相排版時,台灣從日本引進照相排版及相關字模,連帶引進「明體」一詞,台灣華康科技於1980年代製作電腦字體時,也以「明體」作稱呼,但在中華民國教育部官方則稱為「宋體」,因此中華民國教育部所編定的字體稱為「教育部標準宋體」。故雖然香港和台灣稱之為「明體」,在中國大陸稱為「宋體」,但兩者只是名稱上的不同。可是,Windows系統繁體中文的「細明體」(到3.21版為止採用接近傳統明體的字形,新版本採用國字標準字體)和簡體中文的「中易宋體」(採用「新字形」)的風格差異則是兩套電腦字體產品的區別[1]

起源

在中國宋代出現了活字印刷術,而當時的活字字體都是楷書。宋的印刷事業有三大產地,即浙江四川福建,而三地的楷書字體有各自的特點。浙江所出版的字體大多仿製歐陽詢的楷書,四川的大多仿製顏真卿的楷書,福建的大多仿製柳公權的楷書。宋敗於金朝後,為翻印留在北宋的書籍,南宋首都臨安的棚北大街上有建立了許多出版商,其中有陳起的陳宅書籍鋪。陳宅書籍鋪出版的書籍有一種甚有特色的楷書字體。這個字體,被後人仿製,就是現代所謂「仿宋體」,也是宋體的基礎。

有的在臨安印刷的書籍在明代翻印,而字體有所改變:橫畫被直線化,有比較固定的粗細變化。後來這種字形特徵被歸納為「橫細豎粗撇如刀,點如瓜子捺如掃」,橫末帶有「小三角」。在公元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刊刻的《墨子》中,宋體的基礎已經成型。萬曆年間,這種字體因刊本數量急速增加而普及化,已稱為現在所認識的宋體。

雖然宋體逐漸流行,但由於這種字體缺少書法上的藝術變化,被明代文人詬為「匠體字」。宋體字東傳至日本,被日本稱作明朝體。清朝時的印刷亦以宋體為主,《康熙字典》也採用宋體,不過同時康熙亦規定改稱此刻版字體作「宋體」,導致後來在中文裡,這種字體的名字有「明體」與「宋體」之爭。

有一種流傳的說法認為宋體字是秦檜發明的,原名秦體字。這種說法在小說《第二幅人體畫》、少兒百科書《萬事由來集成》和一系列自媒體都有提到,但是與事實不符[2]

視頻

宋體 相關視頻

來個手寫宋體
寫字高手,宋體,在牆面上寫標語挺好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