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宋王偃》选自元末明初刘基创作的笔记--《郁离子》。

目录

原文

宋王偃恶楚威王,好言楚之非,旦日视朝必诋楚以为笑,且曰:“楚之不能若是,甚矣,吾其得楚乎!”群臣和之,如出一口。于是行旅之自楚适宋者,必构楚短以为容。国人大夫传以达于朝,狃而扬,遂以楚为果不如宋,而先为其言者亦惑焉。于是谋伐楚,大夫华犨谏曰:“宋之非楚敌之旧矣,犹犪牛之于鼢鼠也。使诚如王言,楚之力犹足以十宋,宋一楚十,十胜不足以直一败,其可以国试乎?”弗听。遂起兵,败楚师于颍上,王益逞,华犨复谏曰:“臣闻小之胜大也,幸其不吾虞也。幸不可常,胜不可恃,兵不可玩,敌不可侮,侮小人且不可,况大国乎?今楚惧矣,而王益盈。大惧小盈,祸其至矣!”王怒,华犨出奔齐。明年宋复伐楚,楚人伐败之,遂灭宋。

译文

宋王偃憎恶楚威王,好说楚国的坏话,每日早朝一定要诋毁楚国作为笑谈,并且说:“楚国如此无能,真是无能极了,我岂不是要得到楚国了么!”群臣随声附和他,像是出自同一口中,于是从楚国到宋国旅行的人,一定要编造一套诋毁楚国的坏话,以此作为容身的条件。国人大夫把这些编造的话传播到朝廷,人云亦云地传扬开了,这样就把楚国看成果真不如宋国,就连最先说那话的人也感到困惑了。于是宋国谋划攻打楚国,大夫华犨进谏说:“宋国很早以前就不敌楚国,两国的差别就像犪牛和盲鼠一样悬殊。倘使果真像宋王说的那样,楚国的力量还足以能抵得上十个宋国,宋国和楚国力量之比是一比十,楚国有十个宋国的力量,宋国十胜不足以抵消一败,怎么能拿国家和它相试呢?”宋王不听劝告。接着就起兵,在颍水打败了楚国军队,宋王更加逞能了。华犨又进谏说:“我听说弱小的战胜强大的,侥幸它没有欺骗我。凭侥幸不可常胜,胜了也不可自恃,用兵不可当儿戏。敌人不可欺侮;欺侮小人尚且不可,更何况是对大国呢?如今楚国害怕了,而大王你却更加自满了。大国害怕,小国自满,灾祸将要到来了!”宋王怒,华犨逃奔到齐国。第二年宋国又进攻楚国,楚国打败了它,接着就灭掉了宋国。

作者

刘基(1311年7月1日~375年4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温州文成县南田人(旧属青田县)。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1]

武宗正德九年被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2]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明初诗文三大家[3]”。

《郁离子》的寓言体风格可谓“牢笼万汇,洞释群疑,辨博奇诡,巧于比喻,而不失乎正。”在这点上颇似《庄子》的语言风格,即汪洋恣肆、想象奇幻、文辞富丽、气势磅礴、感染力强。更为重要的是,《郁离子》还吸收改编了一些《庄子》的寓言来就事论理。

视频

宋王偃 相关视频

来听刘伯温《郁离子》中“道士救虎”的故事!涨知识
陈胜华转述<郁离子>新书发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