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宜昌东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宜昌东站(Yichang East Railway Station)是宜昌市的主要车站,前身为花艳站,随着汉宜铁路宜万铁路的建成,宜昌市从以往的铁路终点变成了一个区域性交通枢纽,宜昌东站也担负起宜昌市重要的对外交通枢纽作用。它既是宜昌市重要的交通中心,也是宜昌市重要的对外门户,也是突出宜昌市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的城市窗口,是宜昌市的城市名片和城市文化的象征。宜昌东站于2009年完工,2010年12月22日开通运营,为宜万铁路、汉宜铁路沿线最大站点之一。它是宜万铁路正式通车时启用的铁路车站,2005年开始动工建设,2009年完工。经过该站的铁路有宜万铁路、汉宜铁路、鸦宜铁路[1]

功能定位

宜昌火车东站为宜万铁路(湖北宜昌至重庆万州)全线七大控制性工程之一,其主站房设计新颖、高大雄伟,工程难度大,技术复杂,建成后堪称宜昌市地标性建筑。该工程总建筑面积23491平方米,其中铁路客运用房14097平方米,辅助生产、生活用房3909平方米,站房雨棚2399平方米,架空层3086平方米。宜昌东站是宜昌市重要的对外交通枢纽,规划依托火车站交通枢纽建设,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提升城市综合交通能力,促进地区商贸及居住配套设施的完善。宜万铁路沿线24座车站中最大的一座综合车站。该站总占地面积2400亩,客运主站房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6000人候车。

东站启动后,将起到分流宜昌站(宜昌西站)的作用,同时宜昌站也将正式进入装修长达半年的升级工程。

总体布局

布局规划本着结合独特的场所条件,力求把宜昌东站建设成一个新的交通中心、景观中心和城市的重要发展节点。

功能布局

宜昌东站于2009年底全部建成;宜万铁路于2010年12月正式投入运行。宜昌火车东站共设计为三层,可同时容纳6000名旅客候车;站内设1个基本站台和4个中间站台,按新的站台定义标准,共有9个站台9条股道,可同时进出9列列车,日通行列车达40多对。“宜昌火车东站主要开行动车组列车;而且,它的站场规模大约有现在的宜昌火车站的三个那么大!”中铁四局宜昌东站项目部负责人说。宜昌火车东站采用无柱雨棚,可实现旅客进出站“不淋雨”;最大特点是一座高架桥延伸至站前广场,方便汽车进站运送旅客;站前广场精心规划停车场、绿化带等,给旅客提供舒适的候、乘车环境。规划充分考虑铁路轨顶标高与衔接城市干道城东大道高差达15米的现实状况,采用了进站线路与基本站台分离的“下进下出”组织方式,利用场地高程进行了合理的垂直交通组织。

自南(城东大道)向北(铁路线)宜昌东站场地被分别划分为站前广场—主站房—站场三部分。

东站站前广场南侧面向城东大道,功能包括出租车停车场、社会停车场、市民广场、公交停车场和长途枢纽及停车场用地。在城东大道仅设置2个车辆出入口,以减少对城东大道交通流的干扰。

主站房集中设置在用地中部,位于站台及线路的南侧;利用站场与城东大道近15米的高差采用了“下进下出”的交通流线组织,方便交通流线转换。

最北侧为铁路站场,分别与站房直接相连或通过地下通道与站房相连[2]

交通组织

在东站用地范围内,道路采用单向右行停靠的方式,并按照大小车流根据不同车流的出入停靠方式考虑道路的单向行驶线路。站场的交通出入口控制为3个,其中两个设置在城东大道上,为城市公共交通出入口,另1个设置在东站路上,为长途车站出入口。并在城东大道上设置高架路匝口,引导车流进出。通过高架桥和广场合理地组织了各种交通流,减少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提高站区内部交通的完整性和高效便捷性。

各类停车场以人行广场为对称轴设置,尽量靠近站房出站口及行包出口,交通转换流线便捷。

公交车:公交车停靠点位于广场西出入口处,紧靠出站口设置,利于出站人流零距离候车。

出租车:进站出租车通过进站广场的出租车上下客点进站。

社会车:社会1号停车场设于广场东侧,交通流线与出租车相似。

行包车:行包车停车场位于主站房东侧,靠近行包房设置。

长途车:长途车停车场设于站场南广场东侧,其出入口开向东站路。

视频

宜昌东站 相关视频

《宜昌东站》官方完整版-唯美航拍
铁路宜昌东站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