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富堨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富堨镇位于歙县北郊第一镇--,距县城7公里。全镇面积56.06平方千米,辖6个行政村,107个村民组,南与歙县县城相接;东与桂林镇相邻,西与徽州区交界,北与许村镇接壤。驻地村头有一唐初修建的堨坝,流量较大,水源丰富,故名富堨。水利资源丰富,富资河穿越镇域,丰乐北干渠和多条支渫横贯境内。文化名人辈出,旅游资源丰富,城许公路贯穿而过,是通往著名景区--许村古村落和上丰花果山的必经之地。[1]

历史沿革

唐至清为德政乡。元、明、清分属九都、十都。民国24年(1935),置富堨镇,隶岩寺区。民国35年(1946)改富堨乡。1949年5月,复置富堨镇,隶竦口区;10月,撤销富堨乡,置富堨区。1952年8月,分设稠墅、中溪、富堨、青山、清流、沙溪、岑山等8乡。1955年12月,撤销富堨区,划归城关区,稠墅乡、沙溪乡并入富堨乡,青山乡并入中溪乡,清流乡并入岑山乡。1956年,富堨乡、中溪乡和岑山乡红光农业社、霞丰乡三田农业社并入富堨乡。1958年10月,隶徽州公社。1959年2月,设立富堨管理区。1961年1月,成立富堨公社,隶城关区。1983年改为富堨乡。1992年改为富堨镇。2004年,稠墅、棠樾两村划属郑村镇。2005年,全镇辖11个行政村,54个自然村115个村民小组,6036户16606人,其中非农业1368人。1949年至2005年,全镇应征入伍385人。居民主要为汉族,少数民族有回族、苗族、布依族、土家族、水族、彝族、哈尼族、壮族、布朗族共29人。

气候类型

(音读 [è])地处亚热带北缘,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梅雨明显,雨量集中;年平均气温16C;无霜期平均230天。平均相对桂林镇]]湿度为78%。

土地资源

富堨镇辖6个行政村,107个村民组,土地面积56.06平方千米,境内以低山丘陵为主,约占土地总面积的50%,地形南低北高,北部以高丘陵地,南部为平畈区。按照用地现状规划分为三个类型:农业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95% 。

富堨镇林业资源丰富,林地面积2142.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4%,名特优产品丰富。同时,生态宜人,青山村是全省第一批百佳生态村,仁里村为黄山市农业结构调整示范点。

工业资源

富堨镇在80年代是全县乡镇企业的源发地,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特别是近几年,通过优化环境、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实现了全镇工业经济的新突破,2007年引进资金5000万元。2005年规划了面积达1平方公里的镇工业园区,接壤城东开发区,迎接县域辐射。已有华邦纸业、科宏香料、天宇竹业、宏升化工、兴农科技、东方红罐头厂、杭海电线等近10家企业入驻我镇,涉及特种纸业、特种香料、木竹地板、精细化工及特色产品深加工等多种门类。全镇规模以上的企业有2家,列入县重点项目建设,2007年全镇工业总产值达2亿余元。

农业资源

富堨镇是全县农业大镇、生态大镇,是全市重点的科技示范镇,青山村是"全省生态百佳村",仁里村是"全市农业结构调整示范村",全镇以经济作物和养殖业最具特色,全镇粮食面积28061亩,总产量10693吨,其中稻谷19926亩,达8788吨;油料7310亩,613吨;经济作物有蔬菜6000亩,产量9000吨;甘蔗1480亩,产量3977吨;西瓜2248亩,2859吨,柑桔626亩,505吨;家禽饲养量22万羽,生猪饲养量3。6万头。建立了"蔬菜基地";"菊花、桔柑基地"、"千亩黄桃基地"、"万钵盆景基地"。

富堨镇可耕地面积2357公顷,人均耕地1.71亩,山林地面积为2142.8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33.06%,丰富的土地资源为粮食、蔬菜、水果、林木等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徐村、承狮村已成为歙县的一线蔬菜基地;丰口、青山、仁里村的柑桔、草莓、雪梨等经果林得以开发;丰口、富堨、棠樾等村由于耕地条件优越,粮食作物产量高,质量好。凤凰村的土质好生产的萝卜质好味甜。同时伴随着农林业的发展,养殖业发展取得新突破。形成了以高金的土鸡、三田的养牛、稠墅的养羊、徐村的养鸭基地。

人力资源

到2003年底,全镇人口中劳动力人口约人12008,占总人口的58.6%,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第一产业劳动力为9012人,占劳动力总数的75%,第二产业劳动力为587人,占劳动力总数的5%,第三产业劳动力为2401人,占劳动力总数的20%。

总人口16643人(2017)。[2]

旅游资源

富堨镇人文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沙溪洞滨祠、丰口四面坊、富堨老街、莎萝园、九如桥、五福庙和连村堨等景区各具特色,都极具有开发价值。

林业资源

霞江村交界处海拔512米。全镇林地总面积2140.8公顷,有林地1938公顷,其中竹林30.9公顷,灌木林地169.9公顷,疏林地11.9公顷,未成林造林地21公顷。果园面积154.2公顷,其中柑橘102.5公顷,李22公顷,青梅18公顷,桃3.3公顷,板栗5.2公顷,梨2.7公顷,柿0.5公顷,茶园面积62.9公顷。

活立木蓄积129630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9.2%。

林业站成立于1992年。自2000年以来实施的林业项目主要有退耕还林项目和中德合作安徽二期造林项目。截至2005年共实施面积246.8公顷,其中退耕还林造林面积73.4公顷,中德项目造林192.8公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