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寻羊冒险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下书网 的图片

内容简介

《寻羊冒险记》是日本现代作家村上春树的第三部长篇小说,发表于1982年。它与前两部长篇《且听风吟》、《1973年的弹子球》一同被称为“我”与“鼠”的“青春三部曲”。1982年,《寻羊冒险记》获得野间文艺新人奖。

《寻羊冒险记》写了主角与同伴合伙经营一家广告公司,同一个既是出版社校对员、又是应召女郎、同时兼做耳朵模特的女孩同居。 不久,一个右翼巨头的秘书限“我”在一个月内找到一只背部带星纹的羊。在女友带领下,以鼠寄来的照片为线索,“我”开始了“寻羊冒险记”。在札幌海豚宾馆遇见了羊博士。羊博士当年是农林省高级业务官僚, 由于一次被羊进入体内而又离去遂变成性情古怪的“羊壳”。其后,羊进入一个右翼头目体内,使其构筑了一个暗中操纵整个日本的强大权力王国。由羊博士指点,“我”和女友找到那只羊出现过的牧场。原来这牧场有鼠父亲的别墅,鼠则不知去向。几次追问羊男一个形体酷似羊的人,都不得而知。最后,在黑暗中“我”同鼠相见。原来,鼠为了不让羊进入自己身体操纵自己选择了自杀。而“我”又回到了原来的生活。这样,村上的青春三部曲以“我”的回归和鼠的死亡结束。

村上春树的小说创作暴露了日本后工业时代都市青年在物质化进程中被压迫后所表现出的亚健康心理,揭露了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本质。在这种社会里人们往往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明确的生活意义,对未来一片迷茫,人类自我主体解构,甚至宣称主体已经死亡。主体消亡与粉碎是后现代小说中的一个重要特征,人对于自身已经没有明确定义,自己是谁,为什么要生存在这个世界中,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对自身不断进行思考,最后发现一切都只是徒劳而已,一切都没有意义,存在也即是无意义。 在村上春树小说中的主人公缺乏社会存在感,于是他们开始努力寻找,但是他们寻找的不是外在的世界,而是寻找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样难免最后形成一种徒劳,这就体现了主体的“内在性”,晚期资本主义时期,文化发生嬗变,主体消亡,主体已死。在《寻羊冒险记》中,主人公对与寻羊这一任务,并不明确其原因,其意义,甚至把寻羊的过程当做是一种远途旅行,从一个环境中解脱到另一个环境中去。

作者简介

村上春树(Haruki Murakami,1949年1月12日),日本现代小说家,生于京都伏见区。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演剧科,亦擅长美国文学的翻译,29岁开始写作,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即获得日本群像新人奖,1987年第五部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上市至2010年在日本畅销一千万册,国内简体版到2004年销售总量786万,引起村上现象。 村上春树,日本后现代主义作家,1949年1月12日生于京都伏见区。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演剧科。 村上春树29岁开始写作,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即获得日本群像新人奖,1987年第五部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上市至2010年在日本畅销一千万册,国内简体版到2004年销售总量786万,引起村上现象。 其作品风格深受欧美作家的影响,基调轻盈,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沉重的文字气息,被称作第一个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并被誉为日本80年代的文学旗手,其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知名度。 2017年2月24日,村上春树出版两卷本长篇小说《骑士团长杀人事件》,小说上卷命名为念头显露篇,下卷命名为隐喻改变篇。 其作品风格深受欧美作家的影响,基调轻盈,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沉重的文字气息,被称作第一个纯正的二战

内容预览

星期三下午的郊游 从报纸上偶然得知她的死讯的一个朋友打电话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我。他在听筒旁缓缓读了一家晨报的这则报道。报道文字很一般,大约是刚出大学校门的记者写的见习性文字。 某月某日某街角某司机压死了某人。该司机因业务过失致死之嫌正接受审查。 听起来竟如杂志扉页登载的一首短诗。 "葬礼在哪里举行?"我问。 "这——不知道。"他说,"问题首先是:那孩子有家什么的吗?" 她当然也有家。 我当天给警察打电话,问了她父母家的住址和电话号码,然后给她父母家去电话打听葬礼日期。如某个人说的那样,凡事只要不怕麻烦总可以弄清楚。 她家在下町。我打开东京区划图,用红圆珠笔在她家所在地段做了个记号。那的确是东京城普通老百姓的聚居地。地铁线、国 …… [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