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尋羊冒險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下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尋羊冒險記》是日本現代作家村上春樹的第三部長篇小說,發表於1982年。它與前兩部長篇《且聽風吟》、《1973年的彈子球》一同被稱為「我」與「鼠」的「青春三部曲」。1982年,《尋羊冒險記》獲得野間文藝新人獎。

《尋羊冒險記》寫了主角與同伴合夥經營一家廣告公司,同一個既是出版社校對員、又是應召女郎、同時兼做耳朵模特的女孩同居。 不久,一個右翼巨頭的秘書限「我」在一個月內找到一隻背部帶星紋的羊。在女友帶領下,以鼠寄來的照片為線索,「我」開始了「尋羊冒險記」。在札幌海豚賓館遇見了羊博士。羊博士當年是農林省高級業務官僚, 由於一次被羊進入體內而又離去遂變成性情古怪的「羊殼」。其後,羊進入一個右翼頭目體內,使其構築了一個暗中操縱整個日本的強大權力王國。由羊博士指點,「我」和女友找到那隻羊出現過的牧場。原來這牧場有鼠父親的別墅,鼠則不知去向。幾次追問羊男一個形體酷似羊的人,都不得而知。最後,在黑暗中「我」同鼠相見。原來,鼠為了不讓羊進入自己身體操縱自己選擇了自殺。而「我」又回到了原來的生活。這樣,村上的青春三部曲以「我」的回歸和鼠的死亡結束。

村上春樹的小說創作暴露了日本後工業時代都市青年在物質化進程中被壓迫後所表現出的亞健康心理,揭露了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的醜惡本質。在這種社會裡人們往往沒有明確的目標,沒有明確的生活意義,對未來一片迷茫,人類自我主體解構,甚至宣稱主體已經死亡。主體消亡與粉碎是後現代小說中的一個重要特徵,人對於自身已經沒有明確定義,自己是誰,為什麼要生存在這個世界中,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對自身不斷進行思考,最後發現一切都只是徒勞而已,一切都沒有意義,存在也即是無意義。 在村上春樹小說中的主人公缺乏社會存在感,於是他們開始努力尋找,但是他們尋找的不是外在的世界,而是尋找自己的內心世界,這樣難免最後形成一種徒勞,這就體現了主體的「內在性」,晚期資本主義時期,文化發生嬗變,主體消亡,主體已死。在《尋羊冒險記》中,主人公對與尋羊這一任務,並不明確其原因,其意義,甚至把尋羊的過程當做是一種遠途旅行,從一個環境中解脫到另一個環境中去。

作者簡介

村上春樹(Haruki Murakami,1949年1月12日),日本現代小說家,生於京都伏見區。畢業於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演劇科,亦擅長美國文學的翻譯,29歲開始寫作,第一部作品《且聽風吟》即獲得日本群像新人獎,1987年第五部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上市至2010年在日本暢銷一千萬冊,國內簡體版到2004年銷售總量786萬,引起村上現象。 村上春樹,日本後現代主義作家,1949年1月12日生於京都伏見區。畢業於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演劇科。 村上春樹29歲開始寫作,第一部作品《且聽風吟》即獲得日本群像新人獎,1987年第五部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上市至2010年在日本暢銷一千萬冊,國內簡體版到2004年銷售總量786萬,引起村上現象。 其作品風格深受歐美作家的影響,基調輕盈,少有日本戰後陰鬱沉重的文字氣息,被稱作第一個純正的二戰後時期作家,並被譽為日本80年代的文學旗手,其作品在世界範圍內具有廣泛知名度。 2017年2月24日,村上春樹出版兩卷本長篇小說《騎士團長殺人事件》,小說上卷命名為念頭顯露篇,下卷命名為隱喻改變篇。 其作品風格深受歐美作家的影響,基調輕盈,少有日本戰後陰鬱沉重的文字氣息,被稱作第一個純正的二戰

內容預覽

星期三下午的郊遊 從報紙上偶然得知她的死訊的一個朋友打電話把這個消息告訴了我。他在聽筒旁緩緩讀了一家晨報的這則報道。報道文字很一般,大約是剛出大學校門的記者寫的見習性文字。 某月某日某街角某司機壓死了某人。該司機因業務過失致死之嫌正接受審查。 聽起來竟如雜誌扉頁登載的一首短詩。 "葬禮在哪裡舉行?"我問。 "這——不知道。"他說,"問題首先是:那孩子有家什麼的嗎?" 她當然也有家。 我當天給警察打電話,問了她父母家的住址和電話號碼,然後給她父母家去電話打聽葬禮日期。如某個人說的那樣,凡事只要不怕麻煩總可以弄清楚。 她家在下町。我打開東京區劃圖,用紅圓珠筆在她家所在地段做了個記號。那的確是東京城普通老百姓的聚居地。地鐵線、國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