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寿春城遗址

寿春城遗址楚国后期国都(郢)的遗址,即通常所称的楚都——寿春城。

楚国末期,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楚国国都东迁至寿春,命名为郢。或称寿郢。其后,由于历史变迁,城池湮灭,关于楚都寿春城所在,形成多种说法,一是今寿县县城说,二是今寿县西四十里说,三是今寿县西南四十里丰庄铺说。现代考古再度发现的寿春城遗址与今寿县城墙东、南、西三面基本重合[1]。而寿春城遗存范围涉及今寿县淮南市长丰县三地。

1983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计划发掘楚都寿春城。1985年,在柏家台村发现大型宫殿遗址,列入1985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1987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安徽省地质研究所遥感站合作,识别出楚都寿春城的西、南城墙和城壕。2001年,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至2005年时,已确定王室宫殿、庙宇、府库及政府机构所在,以及楚寿春城外的贵族、城市居民居住地。城池呈东北——西南向,推测东西长6.2千米,南北宽4.25千米,总面积约26.35平方千米。亦有学者对原先认定西、南、北城墙位置表示怀疑。认为楚寿春城体量应与南宋寿州城(周长8500多米)相当,总面积小于楚纪南故城(纪郢),大于陈楚故城(陈郢)。楚都宫城位于寿县城墙基址范围内。

目录

概况

寿春城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安徽省寿县城关寿春镇、城南九龙乡境内。寿春城作为战国时期楚国的最后一座都城,有着非常丰富的楚文化遗存。

遗址布局方整规矩,总面积26.35平方公里,其规模仅次于燕下都。该城东、西、北三面临水,南有西南小城。城内呈矩形分成15个区域,每一区域内系统规划有水道。这种城市布局与同时期列国都城相比可谓别具一格。发掘的重要墓葬有楚幽王墓、蔡侯墓等,其中楚幽王墓是目前中国发掘的楚墓中规模最大、年代与墓主确切、出土文物最多的侯王墓葬,也是可以认定的唯一一座楚王墓,出土文物4000余件,其中青铜器1000余件,楚大鼎重约400公斤[2]

视频

寿春城遗址 相关视频

寿春(寿县) 楚国最后的都城
寿春古城,历经沧桑,城墙和城楼却依然保存完好,见证了历史变迁 

参考文献

  1. 浅谈楚寿春城遗址的保护和利用,豆丁网,2016-04-26
  2. 安徽:千年古寿春,光明网, 201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