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小浪底村与济源市蓼坞村之间的黄河主干流上,三门峡水利枢纽下游130公里、洛阳市城区以北40公里处。工程地处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控制流域面积69.4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流域面积的92.3%,主要功能为治沙防洪,辅助功能为发电,是治理黄河的关键水利工程,被世界银行誉为该行与发展中国家合作项目的典范[1]

地位和作用

小浪底工程是三门峡以下唯一能够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处在控制黄河下游水沙的关键部位,也是唯一能够担负下游防洪、防凌、兼顾工农业供水、发电的综合水利枢纽,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重要的战略地位。

防洪、防凌

小浪底水利枢纽与已建的三门峡、陆浑、故县水库联合运用,并利用下游的东平湖分洪,可使黄河下游能抵御千年一遇的洪水。千年一遇以下洪水不再使用北金堤滞洪区,减轻常遇洪水的防洪负担。与三门峡水库联合运用,共同调蓄凌汛期水量,可基本解除黄河下游凌汛威胁。

减淤

小浪底水利枢纽采用“人工扰沙”方式,即借助河水已有的势能,辅以人工扰动河床土质,促进河床泥沙启动,实现河床下切、输沙入海。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搅动让河底淤沙上浮,使其与自然水流一起下泄,从而达到清淤输沙的目的。第三次调水调沙试验共设3个扰沙点,分别位于小浪底库尾、河南范县李桥河段、山东梁山县小路口河段。

以上方法,可使黄河下游河床20年内不淤积抬高。非汛期下泄清水挟沙入海以及人造峰冲淤,对下游河床有进一步减淤作用[2]

供水、灌溉

黄河下游控制灌溉面积约4000万亩,每年平均实灌面积1760万亩,年引水量80~100亿立方米,由于黄河来水丰枯不匀,又缺乏足够的水量调节能力,灌溉用水保证率仅32%。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沿河工农业迅猛发展,城市供水需求急剧增长,山东利津至入海口河段几乎每年断流,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小浪底水利枢纽在保证下游防洪、满足下游减淤的前提下,还可以调节径流,可减少下游断流的几率,平均每年可增加20亿立方米的调节水量,为下游工农业用水增加可利用的水源,满足下游灌溉与城市用水,提高灌溉保证率。

发电

小浪底水利枢纽装机6台,每台30万KW,总装机容量180万KW,是河南省理想的水电站,可以发电调峰,改善电力系统的运行条件。

影响

自从小浪底水利工程完成后, 位于黄河下游的河水不再呈现黄色,而且还改善生态和当地小气候降雨量由每年10日增加到32日。有望解决五千年来一直无法解决的黄河沉沙泛滥问题。

小浪底水库截流后,成为新兴的旅游景点,国家4A级旅游景区,河南省十大旅游热点景区,更被誉为“小千岛湖”,吸引大量慕名而来的观光游客。小浪底风景区景色优美壮观,景区是以小浪底水利工程为依托,以山、、林、草为特色的大型生态园林。南岸黄鹿山为该景区最高点,从这里可俯视大坝全景。

自2002年到目前,小浪底水库已经进行了10次调水调沙。最近一次调水调沙是从2010年6月19日9时开始,小浪底的闸房提闸放水,通过万家寨、三门峡水库泄量加大,利用汛限水位以上的水量,在小浪底水库区形成高含沙水流,并逐步加大下泄流量,从每秒2500立方米增至每秒4000立方米,排沙出库。

视频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相关视频

小浪底水利枢纽介绍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风景区宣传视频之调水调沙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