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小海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小海镇是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下辖的镇,该镇位于威宁县城西北17公里处,与草海镇羊街镇雪山镇观风海镇哈喇河镇双龙镇接壤,面积208平方公里,人口60442人。[1]

乡镇介绍

102省道和内昆铁路贯穿小海镇全境,处威宁县城乡结合部,是县城西部主要的政治、经济社会窗口,素有威宁“西大门”之称。

名称来历

因镇人民政府驻地位于小海村而得名。

地理位置

地处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西北部,东、东北与羊街镇接壤,南与草海镇、双龙乡、哈喇河乡相连,西接观风海镇、雪山镇,北与雪山镇为邻。人民政府驻小海村,电话区号0857,邮政编码553113,东距县城13.05千米。[2]

政区沿革

1953年,置小海乡。

1956年:保家乡并入。

1958年,析出改小海管理区。

1961年,改小海公社。

1984年6月,改小海乡。

1985年1月,改小海镇,属小海区。

人口面积

小海镇全镇12171户。境内居住着汉、彝、苗、回、白等民族,其人数6013人,占总人口的9.94%。

耕地169117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4.12%;园地255亩,占土地总面积的0.081%;林地101116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2.36%;牧草地8659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77%;其它土地面积33329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0.67%。

资源概况

内昆铁路穿越小海、松棵、卯家、朱嘎、小张关5村境内,102省道贯穿小海镇小海、松棵、卯家、朱嘎、小张关5个村,778县道贯穿松棵、卯家、营丰、西冲、松山、坪山6个村。

全镇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地理位置东经104°——104°21′,北纬26°47′——27°2′,平均海拔2221米。全镇年均温10.5℃,光能资源丰富,年总辐射为4778.46兆焦耳/平方米。年降水量平均为1008.31毫米,无霜期多年平均为208天左右,凉山地区为180~185天左右;半凉山地区为195~208天左右。

全镇冬春易旱,夏秋多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总的气候资源优势是:日照多,辐射强,光质好,气候温凉宜人,有利于植物碳水化合物的转化和积累。小海镇地貌类型为高原山地丘林地貌。处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特征。

小海镇河流属长江水系,境内有三河小河、松山小河、万河小河,河水注入羊街天生桥大河。[3]

特色产业

优质杂交玉米育苗定向移栽基地优质杂交玉米育苗定向移栽基地

小海镇优质杂交玉米育苗定向移栽基地位于松棵村。示范面积1000亩,每亩可增产500斤。极大地增加了粮食产量,经济效益也明显提高。

优质烤烟

今年,小海镇被确定为威宁县烤烟种植新烟区。党委政府积极推广烤烟种植达5000亩。主要分布在松棵村、卯家村、朱嘎村、响水村、松山村。

大棚蔬菜

小海镇今年投资85万元新建了100个蔬菜大棚,并高薪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带领群众进行蔬菜种植。目前,大棚内种植有黄瓜、西瓜、丝瓜、西红柿、苦瓜等。预计每个大棚纯收入达15000元。[4]

经济概况

全镇地势相对平坦,土地肥沃,一度是全县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集镇贸易繁荣,是周边乡镇乃至云南昭通地区农、牧、副产品的主要交易中心,年交易总额超过5亿元(其中年牲畜交易总量超过16万头〈匹、只〉,交易总额达3亿多元)。现已发展成为全镇和周边乡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现有中小学18所,其中中学2所,小学(含村小)16所,共计在校学生16000余人。

1992年,小海区的朱嘎、松山、三道河、金海4乡并入小海镇。[5]

行政区划

截至2020年6月,下辖5个居民委员会,8个村委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