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山楊

於 2020年3月26日 (四) 14:59 由 芳香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 '''山杨'''(Populus davidiana)为杨柳科杨属的植物。 '''落叶乔木''',高可达25米。叶子接近圆形,具有波浪状钝齿;早春先叶…”)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山楊(Populus davidiana)為楊柳科楊屬的植物。

落葉喬木,高可達25米。葉子接近圓形,具有波浪狀鈍齒;早春先葉開花,雌雄異株,柔荑花序下垂,紅色花葯,苞片深裂,裂緣有毛;蒴果兩裂。[1]

分布廣泛,中國北自黑龍江、內蒙古、吉林、華北、西北、華中及西南高山地區均有分布 。

垂直分布自東北低山海拔1200米以下,到青海2600米以下,湖北西部、四川中部、雲南在海拔2000-3800米之間。

木材白色,輕軟,富彈性,比重0.41,供造紙、火柴杆及民房建築等用;樹皮可作藥用或提取栲膠;萌枝條可編筐;幼枝及葉為動物飼料;幼葉紅艷、美觀供觀賞樹;綠化荒山保持水土有較大作用。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 山楊 拉丁學名 Populus davidiana 別稱 響楊、麻嘎勒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 金虎尾目Malpighiales
楊柳科 Salicaceae 楊屬 Populus 山楊P. davidiana 二名法 Populus davidiana

摺疊編輯本段形態特徵 喬木,高達25米,胸徑約60厘米。樹皮光滑灰綠色或灰白色,老樹基部黑色粗糙;樹冠圓形。小枝圓筒形,光滑,赤褐色,萌枝被柔毛。芽卵形或卵圓形,無毛,微有粘質。

葉三角狀卵圓形或近圓形,長寬近等,長3-6厘米,先端鈍尖、急尖或短漸尖,基部圓形、截形或淺心形,邊緣有密波狀淺齒,發葉時顯紅色,萌枝葉大,三角狀卵圓形,下面被柔毛;葉柄側扁,長2-6厘米。花序軸有疏毛或密毛;苞片棕褐色,掌狀條裂,邊緣有密長毛;雄花序長5-9厘米,雄蕊5-12,花葯紫紅色;雌花序長4-7厘米;子房圓錐形,柱頭2深裂,帶紅色。果序長達12厘米;蒴果卵狀圓錐形,長約5毫米,有短柄,2瓣裂。花期3-4月,果期4-5月。

山楊葉較歐洲山楊P. tremula L.為小,邊緣具淺而密鋸齒,可與 之區別,本種又頗似清溪楊P. rotundifolia Griff. var. duclouxiana (Dode) Gomb.,其葉形較大,基部通常為淺心形,先端短漸尖,且果序長達16厘米,可與山楊區別。[2]

摺疊編輯本段物種分類 山楊(原變型)形態特徵等同原變種 楔葉山楊(秦嶺植物志)葉卵圓形,寬菱狀圓形,基部寬楔形。產遼寧南部、河北(小五台山)、陝西、甘肅(蘭州)及青海。生于山坡。朝鮮也有分布。 卵葉山楊(植物研究)葉卵形,長4-6厘米,寬2.5-4.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邊緣具粗鋸齒。產甘肅、陝西、山西、河北。生海拔600-1800米的山坡。模式標本采自甘肅文縣碧口鎮。 垂枝山楊(東北木本植物圖志)小枝下垂。產黑龍江省。模式標本采自哈爾濱市。 茸毛山楊(變種)小枝、葉柄及葉下面均具疏柔毛。產甘肅(老君山)、四川、雲南。生於海拔2300-3000米的山坡。朝鮮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四川寶興。[1] 摺疊編輯本段生長環境 為強陽性樹種,耐寒冷、耐乾旱瘠薄土壤,對土壤要求在微酸性至中性土壤皆可生長,適于山腹以下排水良好肥沃土壤。天然更新能力強,在東北及華北常於老林破壞後,與樺木類混生或成純林,形成天然次生林。生長稍慢,20年生高12米,一般壽命約60年,長者可達百餘年。根萌、分櫱能力強,可用分根分櫱及種子繁殖,插條栽干不易成活,幹部易染心腐病,難成大材。[3]

摺疊編輯本段分布範圍 分布廣泛,中國北自黑龍江、內蒙古、吉林、華北、西北、華中及西南高山地區均有分布,垂直分布自東北低山海拔1200米以下,到青海2600米以下,湖北西部、四川中部、雲南在海拔2000-3800米之間。多生于山坡、山脊和溝谷地帶,常形成小面積純林或與其他樹種形成混交林。朝鮮、蘇聯東部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河北省承德(熱河)。[4]

摺疊編輯本段栽培技術 卵葉山楊 卵葉山楊 滇南山楊 滇南山楊 卵葉山楊 卵葉山楊 立地選擇

選擇適宜楊樹生長的造林地,是實現楊樹速生豐產的基本條件。楊樹是落葉闊葉樹中的速生樹種,在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沖積土上生長最好,我省楊樹造林地主要在平原地區和河灘地,造林地應具備以下條件:[5]

卵葉山楊 卵葉山楊 1、地勢平坦,或坡度在15°以下,有效土層厚度大於0.7米,具有溉灌條件的地塊。

2、土壤質地較輕。以輕壤土和沙壤土最好,中壤次之;毛白楊可在較輕重土壤上生長。

3、地下水位適宜。楊樹生長適宜的地下水位應在1.5米左右,生長期內地下水位應在1米以下。

4、土壤養分含量較高。最低要求:有機質含量大於0.4%。

5、土壤pH值6—8,土壤含鹽量在0.1%以下,石礫含量在20%以下。

造林密度

立地條件好的造林地,生長快、樹冠較大的品種,培養大徑材的,密度小些,立地條件較差,選用干形通直,冠形較窄的品種,培育短輪伐期的林分時,密度可以大些。純林以株行距2×4米、3×4米、4×5米、 4×8米為宜。實行林農複合經營的平原宜採用株行距1×2×12米、1.5×2×8—10米。

整地

土壤封凍以前進行。根據地勢進行土地平整,實行機耕全墾的全面整地,墾深30厘米以上;或帶狀及反坡梯田的局部整地。然後開挖80厘米見方的栽植穴,挖穴時表土與底土分開堆放。

選用良種壯苗

選用良種。根據當地的氣候、立地及不同的培育目標選擇已經通過省級林木良種審定的適宜的優良品種。

選用壯苗。選用1年或2年生,苗高4.5米、地徑3.5厘米以上的苗木,且根系完整,苗木粗壯,木質化程度高,具有充實飽滿的頂芽,無機械損傷,無病蟲害。

卵葉山楊 卵葉山楊 栽植

1、苗木處理:在起苗、運苗、栽植的各個環節,都要防止苗木失水。在苗田應遵循先灌水後起苗的原則,苗木起運中要注意保護好根系,使根系完整、新鮮、濕潤,儘量做到隨起、隨運、隨栽。不能及時栽植的苗木,要妥善假植,美洲黑楊的一些無性系,在栽植前,用清水浸泡1-2天。造林前,應把長根截去,側根長度一般保持在30厘米即可(過長在栽植中易出現窩根)。對運苗中有些頂芽甚至梢部被損壞的苗木,在修根時應把頂梢剪去,回剪到最上部第一個壯芽以上1厘米處。

2、栽植:栽植時間春季和秋末冬初(10月底-11月中旬),冬季楊樹落葉後及土壤封凍前,春季萌芽前,均適宜楊樹造林。栽植深度:根據土壤條件而定,在較乾旱疏鬆的土壤上栽植60厘米左右為宜,這種深度可增加苗木的生根量,提高抗旱抗風能力,而在比較粘重的土壤和低洼地,則不宜深栽。栽植方法:造林時要求大穴栽植,扶正,栽直,分層填土,分層踩實,使苗木根系舒展與土壤密接,栽後立即澆水,水滲後扶正苗木,培土封穴。

撫育管理

1、適時灌溉。除新造幼林要立即澆水外,4-6月乾旱季節,要對林分適時灌溉,以保證林木旺盛生長。秋季乾旱時也要進行灌溉,對美洲黑楊等品種進行冬灌可提高林木的抗旱、抗寒能力。灌溉次數和灌水量視天氣和土壤情況而定。一般在春季樹木發芽前後、生長季節、土壤封凍前,視土壤墒情和降雨情況在土壤缺水時及時澆水,澆水後要及時培土保墒。

2、合理施肥。基肥:在造林前每畝施土雜肥150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左右,混合後施入挖好的樹穴內根系栽植深度範圍。追肥:每年5-6月,在楊樹的生長旺期追肥兩次,施肥量每次為尿素3-7公斤或碳酸氫氨12-15公斤,造林當年可晚施、少施,隨林齡增加可適當多施,並注意氮磷鉀的配合,追肥要與澆水結合進行。

3、鬆土除草。林分鬱閉前,每年除草不少於兩次,實行農林間作時可與農作物管理結合進行。林分鬱閉後可適當減少除草次數。農林間作期間不專門為林地鬆土,停止間作後每年最少要鬆土1-2次,以疏鬆土壤,防止土壤板結。

4、修枝。適時修枝可提高樹幹質量,有利於培育干形圓滿的優質良材。造林時修去苗木的全部側枝,造林後1-3年的幼樹,去除競爭枝,保留輔養枝,並剪除樹幹基部的萌條,培養直立強壯的主幹,修枝強度應保持樹冠長度與樹高的比值在3/4以上。膠合板材應沒有疤結,當第一輪側枝基部的樹幹達到10-12厘米時進行修枝,去掉第一輪側枝,以培養無結良材。修枝應在秋季樹木落葉後進行,切口要平滑,不撕裂樹枝。對四年以後的林木要逐步修除樹冠下層生長衰弱的枝條,使樹冠長度與樹高大致保持以下比例:樹高10米以上,冠高比2/3;樹高20米以上,冠高比1/2;樹高25米以上,冠高比1/3。

5、實行農林間作,以耕代撫,在林分鬱閉以前實行農林間作,不僅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還可通過對農作物的管理,如鬆土,除草,澆水,實施等措施,起到撫育幼林,促進林木生長,增加收益的作用,間作農作物應以矮小,耐蔭,耗水肥少的大豆,花生等豆科作物或瓜菜,藥材小麥等。間作的作物與林木要保持50米以上的距離,以免耕作時損傷林木根系或作物與林木爭水爭地。

6、病蟲害防治。楊扇舟蛾、楊小舟蛾是危害歐美楊的主要害蟲,以幼蟲危害楊樹葉片,嚴重發生時可造成楊樹葉片大面積吃光現象,影響樹木生長。防治方法有:

(1)營林措施:首先要提倡適地適樹,營造混交林。可選用泡桐、刺槐、臭椿、香椿、合歡、楸樹及大棗、蘋果、梨等與楊樹進行塊狀混交或帶狀隔離,造林用苗選用抗蟲性強的良種壯苗。其次是加強撫育管理,及時開展中耕、鬆土、除草、施肥,並在適宜季節修枝撫育,增強樹勢,提高林分自身抗禦病蟲害的能力。

(2)生物及仿生製劑防治:蟲害發生面積較大時,可在害蟲產卵初期釋放周氏齧小蜂或舟蛾赤眼蜂進行防治。或在林間懸掛鳥巢,積極開展益鳥招引,增加鳥類數量。或採用背負式機動噴霧噴粉機、擔架式機動噴霧器噴灑25%滅幼脲Ⅲ號2000倍液等進行地面噴霧防治。對有一定鬱閉度的路林、林網、片林,可採用背負式機動噴粉機噴施森得保粉劑進行防治。對於大面積集中連片發生的可採用超低量飛防25%滅幼脲Ⅲ號600g/hm2防治。

(3)人工物理防治:在害蟲越冬(越夏)期間,人工收集地下落葉或翻耕土壤,摘除卵塊、蟲苞或蟲繭,可以減少越冬(越夏)害蟲基數、減少害蟲數量;成蟲羽化盛期,可以在林間懸掛殺蟲燈(黑光燈)或在林緣點燃火堆誘殺成蟲。

(4)化學防治:對樹高在12米以下中幼齡林可採用地面噴煙或放煙防治,適宜在3齡幼蟲期前,採用擔架式、背負式機動噴霧機或車載機噴施80%敵百蟲800倍液等高效低毒環保的化學藥劑進行防治。對有一定鬱閉度的路林、林網、片林,可採用6HY、OR系列煙霧機噴施有觸殺性、胃毒性或熏蒸性的乳油或油劑進行噴煙防治,藥劑與柴油混合比例1:10;或採用林丹煙劑、敵馬煙劑進行放煙防治,煙劑用量1公斤/畝。

局部發生、高大樹木受害時,可採用滲透性強、持效期長的10%吡蟲啉等藥劑在樹幹胸徑部位樹幹周圍砍傷口或刮去老樹皮後塗毒環的方法防治。也可採用干基部打孔注藥,利用打孔注藥機或手工鑽等工具在樹幹基部不同方向打3—4個孔,注入內吸傳導性強的10%吡蟲啉乳油、40%氧化樂果乳油等。用藥量為2—4毫升/10厘米胸徑,原藥或1—3倍稀釋液。注藥後注意封好注藥口。

7、採伐。間伐:純林較密的林分(2×4米、3×4米),在樹齡4—5年、林地接近鬱閉時,應在休眠期內進行隔行間伐;寬窄行雙行帶狀林分進行隔株間伐,並清除間伐剩餘物。皆伐:對已達到工藝要求的成熟林,在休眠期內進行全面採伐,並清除採伐後的剩餘物。

摺疊編輯本段主要價值 木材白色,輕軟,富彈性,比重0.41,供造紙、火柴杆及民房建築等用;樹皮可作藥用或提取栲膠;萌枝條可編筐;幼枝及葉為動物飼料;幼葉紅艷、美觀供觀賞樹;綠化荒山保持水土有較大作用。

== 參考來源 ==
  1. 落葉喬木有哪些, 今日苗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