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山蚂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山蚂蝗

山蚂蝗(学名:Desmodium racemosum Thunb.,英文名:beggarweed)是一种豆科植物山蚂蝗的全草,分布于吉林陕西四川湖北湖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等地,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1]

别名

逢人打、扁草子。[2]

来源

豆科山绿豆属植物山蚂蝗Desmodium racemosum (Thunb.) DC.,以根及全草入药。夏秋采,洗净晒干。

性味归经

苦,平。

功能主治

祛风活络,解毒消肿。用于跌打损伤[注 1],风湿性关节炎,腰痛,乳腺炎,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3~5钱。

形态特征

灌木,高1~2m。幼枝和叶柄被锈色柔毛。有时混有小钩状毛,叶具3小叶;顶生小叶卵状椭网彤或网菱形,先端急尖,基部楔形,边缘白中部以上呈波状,上面密被贴伏小柔毛,下面被贴伏柔毛并混有小钩状毛,侧脉4~7对。总状或圆锥花序;花常2朵生于每节上;花冠紫色,旗瓣椭圆形或宽椭圆形,翼瓣窄椭圆形,具瓣柄和耳,龙骨瓣具长瓣柄,龙骨瓣与翼瓣等长。荚果两缝线缢缩呈念珠状,有6~10荚节,密被锈色或褐色小钩状毛。

分布范围

分布于宾川、福贡、贡山、镇康、思茅、屏边等地。

生长特性

生于海拔1300~2800m的山坡草地或林缘,山蚂蚶喜温暖湿润的环境,低山和平坝都可栽培。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肥沃、排水良好的粘壤土较好。

繁殖方法

种子繁殖

育苗移栽。八至十月釆收成熟荚果。晒干搓成短节,贮藏备用。三月播种。先熟地开四尺宽的高厢;按行距一尺开横沟.深约二寸,横幅三至四寸。播时,把种子混入适量火灰,经过搓揉,使种子分开后,再行播种,每苗种子五至六斤。播后施人畜粪水,盖火灰或细土至不见种子为止。苗高一寸左右时,匀苗,除草、追施人畜粪水—次。五、七,十月各再中除,追肥一次。培育二年移栽。

移栽在春天雨季进行。在整好的地上,开四尺宽的高厢,按行株距各约二尺高窝,每窝栽苗一株。根要依自然生长情况伸开,填土踩紧,并淋水定根。以后每年在春、及,秋季各除草,追施人畜粪水一次。

分株繁殖

春天雨季,在兜边拔取带根小苗栽种。栽后管理与育苗移栽相同。

注释

  1. “跌打损伤”:跌打损伤包括刀枪、跌仆、殴打、闪挫、刺伤、擦伤、运动损伤等,伤处多有疼痛、肿胀、出血或骨折、脱臼等,也包括一些内脏损伤。在此主要以软组织损伤为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