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岩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岩鹨
Alpine Accentor

原图链结 图片来自flickr
Hiyashi Haka拍摄

基本资料

学名     Prunella collaris

目/科/属  雀形/岩鹨/岩鹨

迁徏状态   留鸟

普遍性    普通

体长/体重  15-18cm/36-40g

别名:领岩鹨、岩云雀、尼泊尔岩鹨,雌雄同型。虹膜红褐色。喙黄、先端及上嘴峰黑色。脚肉红色。

台湾特有亚种

  • 成鸟:
  1. 头、颈鼠灰色,有不完整白眼圈。喉夹杂暗色斑。
  2. 背栗褐具黑褐色纵纹黑褐有白色点状翼带。
  3. 胸、腹鼠灰色,腹胁栗红,尾下覆羽栗色。
  4. 腰及尾上覆羽红褐色,尾羽黑褐、末端为栗红色。
  • 亚成鸟羽色黯淡,嘴基粉红色,头、顶背及体下多暗色纵斑。

栖地&习性

高海拔山区岩石及山坡道路。在繁殖季节,主要是低矮的悬崖,熨平板,落基山坡和上方的高山草甸。

台湾海拔分布最高留鸟,栖息在高山寒原裸露地或宽广处。常出没于短草、箭竹丛空旷地。领域性不明显。群居树栖。

在地表寻大部分昆虫,包括直翅目昆虫,植物种籽,嫩芽、糼叶为食。[1]

繁殖期

在繁殖季节5- 8月;双亲。筑于岩缝或灌丛下。

保育

不受全球威胁

鸣声

觅食及行进间,发出尖细“叽哩、叽哩”声。繁殖期发出低婉转多变鸣唱声。

分布

亚种和分布 P. c. collaris (Scopoli, 1769) –从欧洲西南部E到斯洛文尼亚喀尔巴阡山脉科西嘉岛和西北非洲的山脉(摩洛哥阿特拉斯山脉,偶尔还有阿尔及利亚))。 P. c. subalpina (C. L. Brehm, 1831) –欧洲东南部(克罗地亚E到保加利亚,S到希腊,包括克里特岛)和SW土耳其。 P. c. montana (Hablizl, 1783) – N&E,土耳其高加索地区S至伊朗,E至土库曼斯坦。 P. c. rufilata (Severtsov, 1879) –吉尔吉斯斯坦东沿天山,从阿富汗东北部和巴基斯坦北端向东沿帕米尔高原到中国西部(昆仑山)。 P. c. erythropygia (Swinhoe, 1870) – 阿尔泰山(Etai)到俄罗斯东南部,从西南到N&E蒙古中国东北和韩国;还有日本(本州C区)。 P. c. whymperi (E. C. S. Baker, 1915) –喜马拉雅山(Ladakh E至Kumaon)。 P. c. tibetana (Bianchi, 1904) – 东青藏高原(S从南山,E到甘肃)。 P. c. nipalensis (Blyth, 1843) –尼泊尔,锡金,不丹,南中国(西藏自治区,四川西南,云南北部)和缅甸北部。 P. c. fennelli Deignan, 1964 –台湾。[2]

参考书目

台湾野鸟手绘图鉴

视频

岩鹨, 领岩鹨, Alpine accentor
合欢山上的岩鹨(20120417)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