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岳濬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岳濬(1704年-1753年),字厚川,号星源。清朝官员。四川成都人,父岳锺琪,清朝官吏。

生平简介

以二品荫生授西安同知,擢口北道,再擢山东布政使。雍正六年,调山西,署山东巡抚。锺琪出师,命濬送至肃州。八年,召锺琪诣京师,命濬就省。

乾隆元年,请免郯城、兰山诸县水冲地应征丁米。寻调江西。三年,请免南昌府属浮粮三万七千馀两,复疏请发帑修筑丰城江堤,濬江关河口,议行社仓,皆允所请。两江总督杨超曾劾濬与属吏朋比纳贿,坐夺官。六年,授光禄寺卿,出为福建按察使。再迁广东巡抚,调云南。两广总督陈大受劾濬误举粮道明福以婪赃败,又采木修堤,任属吏作弊,召还京师。十八年,授鸿胪寺少卿,转通政使参议,卒。濬在巡抚任亏库项,锺琪请以公俸按年扣还,上特命免之。[1]

岳濬如何年纪轻轻就成为封疆大吏了呢?

皇恩父荫

雍正元年(1723年),岳濬20岁。

清代皇帝即位,例有恩诏颁布,其中有施恩于大臣者,文官在京四品以上、在外三品以上,武官在京在外二品以上,各送一子入国子监读书。这就是过去人常说的“封妻荫子”中的荫子,是做官、做大官的动力之一。

雍正帝即位自不例外。得蒙恩诏,四川提督岳锺琪的长子岳濬封二品荫生。岳锺琪送儿子赴京,在国子监学习以望有成,于当年十一月具折谢恩。雍正帝却另有打算,朱批说:“此子聪明老成,甚有可观,况是你长子,留京不能学习,还恐少年未定之性,流于卑污。”又说岳濬之事已交待给抚远大将军、川陕总督年羹尧,“过一半年,文途武途皆可随你情愿,朕即加恩用在川陕,就近你教导者,足可以成大器,将来与朕出力”。

年羹尧收到了皇帝的指示,自不敢怠慢。他与岳锺琪见面商量,且当面考察了岳濬。他向雍正帝奏报,认为这年轻人是块好材料,可以以文职补用。初入仕途,不能当正印官,做负责事务不多的佐贰官锻炼锻炼,“俟陕省同知缺出,臣当具疏请补也”。在此奏折的朱批中,雍正帝依然对岳濬赞不绝口:“此子甚老成结实,怡亲王甚说他好光景,大有可望。”

岳锺琪是岳飞的后人,军人世家,祖父岳镇邦官至总兵,父亲岳昇龙曾任提督。岳锺琪捐纳出身,捐的是文职的同知,后改武职,补授游击,步步升迁,康熙六十年时,当上了四川提督。

岳濬身为武荫生,年羹尧为何认为他可以出任文职?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清朝文武两途间,转换的例子极少。岳濬走文途,才有可能成为最年轻的巡抚。

小岳有可能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岳锺琪虽非科举正途出身,实际上文武全才,尤工于诗,留有一部《容斋诗集》。乾隆朝时岳锺琪重上疆场,临行前赋诗有云“只因未了生平愿,又作封侯梦一场”,世所传诵。

更要指出的是,雍正元年,罗布藏丹津在青海叛乱,岳锺琪是平叛统帅年羹尧最重要部将之一,雍正帝对他寄予厚望,因此也特别规划了他儿子的仕途。据上述朱批口气,雍正帝与怡亲王允祥(康熙帝第十三子)见过岳濬,而怡亲王赞扬的话也肯定起著积极作用。

有了荫生身份,就有了做官的资格。当然,清朝因父、祖而恩荫者不在少数。

雍正二年(1424年),岳濬21岁。

西安府同知出现了员缺。七月初九日年羹尧上奏,岳濬“青年清爽”,请补西安府同知。雍正帝依所请。同知是知府的辅佐官,系正五品。

这一年的二月初八日,年羹尧遣奋威将军、四川提督岳锺琪出兵,在半月之内,就剿平了罗布藏丹津叛乱,取得雍正帝即位以来最辉煌的军事胜利。年羹尧封一等公,岳锺琪封三等公。当时雍正帝极信任年羹尧,对他所举荐人员无一不从,后人称为“年选”。就岳濬而言,也是雍正帝兑现几个月前的承诺,岂能不允?

雍正三年(1725年),岳濬22岁。

五月十八日,署理川陕总督岳锺琪上奏:父子在同一省为官的,儿子肯定回避,要调出,现在自己与岳濬同在陕西为官。但查了规定,也不见有“署事官员”的子弟是否应该回避的字样。他认为总督有澄清吏治、纠劾官邪之责,儿子在手下做官,“奉职出入,终碍观瞻”,因此主动要求让岳濬离任,恳请“圣主恩上加恩”,在京内部院学习,得到历练,琢磨成器。

六月,雍正帝命调小岳来京,以监察官员补用。七月岳锺琪上奏,认为岳濬“尚在年幼,恐未能胜任”,还是坚请以同等级别调部院学习。雍正帝朱批:“岳濬将来必成人的,京员只不过暂用。”不久升授直隶口北道,系从四品。

特别要指出的是,就在雍正二年底,雍正帝开始疏远年羹尧。三年四月,年羹尧调任杭州将军,岳锺琪接手年羹尧的位置,以四川提督署理川陕总督。雍正三年十二月年羹尧自裁后,岳锺琪取代了年羹尧,极受雍正帝倚重。对其子的重点提拨,也就成为雍正帝笼络岳锺琪的重要手段。

雍正五年(1727年),岳濬24岁。

闰三月二十九日岳锺琪奉旨:“岳濬,朕一见甚赏。见他,不料此子大有骨气,做官声名,办事妥协,好之极。”又曰:“稍年轻也,不然朕即大用矣。再调他一要任,著他历练学习。”

四月十六日下旨岳濬为山东布政使。布政使,系从二品。

六月十九日岳锺琪为此上奏谢恩,说:“岳濬年少才短,山东又系赋繁事巨之区,藩司一职甚难。”雍正帝批示说,岳濬“从容有余”,又说他“无一点孩幼之气”,“此子将来除用兵之外,若少有不及你处,朕不观人”。雍正帝极自信,认定岳濬将来肯定有出息,否则,以后自己就不再品评鉴识臣子了。

雍正六年(1728年),岳濬25岁。

正月十三日,调岳濬为山西布政使。雍正帝在岳锺琪二月二十四日谢恩折的批示中道出缘由:一是令他清理晋省钱粮,“二者与卿近些,他自然倍加敬慎也”。

六月初十日任命岳濬署山东巡抚。

岳锺琪七月二十五日上奏,认为儿子“年幼菲材”,“才不称职”,请求皇帝收回成命,让他回任布政使。

雍正七年(1729年),岳濬26岁。

四月,授岳锺琪宁远大将军,统兵征讨准噶尔。雍正帝特别令岳濬前往西安,送岳锺琪起程。小岳从西安经兰州一直送到肃州(今甘肃酒泉),历时三个月,这令岳锺琪感动莫名。闰七月二十二日他上奏:“不知积世何修,今能得此于君父。臣惟益加策励,竭股肱以靖疆场,策臣子岳濬尽驽骀以供职守,以期仰报涓埃之万一而已。”

雍正帝将进一步擢升其子的安排告诉岳锺琪,在他九月二十九日奏折上朱批:“岳濬,朕用东抚定矣。”

十二月十四日,下旨实授岳濬为山东巡抚。巡抚,从二品,一方大员也。

爱屋及乌

岳濬毕竟年轻,历练有限,出任布政使、巡抚这样的地方大员,难以控驭局面。儿子每有升迁,岳锺琪必要奏谢,这虽是例行之事,但知子莫如父,对“年甫二十有余”的小岳才力不够的评价,并非都是客套。

如岳锺琪在雍正六年九月上谕中公开说过:“管理钱粮,系巡抚专责,然岳濬以少年新办巡抚之事,或有未谙。”这是久历官场的父亲婉转批评儿子的办事能力。雍正帝在朱批中夸奖岳濬的话,完全是为了笼络岳锺琪,当然其中也有爱屋及乌的成分。

雍正帝能放心将一位年轻官二代安排在山东巡抚如此关键的位置上,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前一年(雍正六年)五月,他已命河南总督田文镜为河南山东总督,全面主政山东,还特别将本由岳濬负责的钱粮事务交田文镜料理。

田文镜与鄂尔泰李卫并称雍正一朝“模范督抚”,能办事,极得雍正帝宠信。他原任河南巡抚,后专门为他设河南总督、河南山东总督缺。

雍正帝对于“少年巡抚”的培养,确是颇费心思,他命岳濬向田文镜学习。田文镜常驻河南开封。雍正六年九月,因会审案件前来济南,岳濬不时拜谒,请教“东省钱粮仓谷、河道营伍,关系国计民生之要务”。他向雍正帝奏报说,深受教益。

雍正帝还特别交待田文镜,要像亲子侄一样教导小岳:

到东省,可推诚以教之,岳濬必感喜领受。好少年,大有可望的材料。加意开导之,如朕前谕,如亲子侄一般相待可也。

雍正七年八月,岳濬在送别了父亲出征后,由肃州返回西安。他上奏请求进京觐见。雍正帝在批示中,告他不必来:

尔但能受田文境之言,胜来京面谕,汝也竭力学习效法之。如国家大事戎政,田文镜远逊汝父,若以吏治、刑名、钱粮、察吏、惩奸而论,汝父亦不能及也。留心体仿之。

字里行间,透露出雍正帝确实对于小岳寄予厚望。可以说,到雍正七年底最终正式任用他为山东巡抚,也是岳锺琪与田文镜两人直接或间接促成的。雍正帝专门发了一道任命上谕:

朕见岳濬少年老成,克遵伊父岳锺琪之家训,是以令其署理山东巡抚印务。自署事以来,实心供职,才守兼优。且虚怀受善,能资总督田文镜之益,和衷共济。田文镜亦奏称岳濬克胜巡抚之任。著将岳濬实授山东巡抚。

这是对岳濬的肯定。正是在这样的一步步学习中,他渐渐自立。[2]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