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昆仑岰古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昆仑岰古道
图片来自blogspot

昆仑岰古道又可称为“昆仑凹古道”为一条位于台湾南部的古道,原为排湾族卑南族部落的传统贸易路线。在台湾清领时期末期,于1874年被开辟为正式道路,是福建海防大臣沈葆祯开山抚番政策中最早完成的一条抚番道路。古道总长约105公里,路线起自屏东县来义,翻越中央山脉,至台东县金仑,横跨海拔高度约在 200公尺到 2068 公尺之间。[1],昆仑岰古道为清末“开山抚番”古道中、南路的一条古道,南路前前后后共完成5条从屏东通往台东的古道,起点为屏东县来义乡古楼村,终点为金峰乡金仑,全长约101公里,由海防同知袁闻柝所开的“赤山、卑南古道”,以及总兵张其光所开的“射寮、卑南古道”为两条最早开辟的南路。

历史沿革

昆仑坳古道原为居住于东西部的排湾族与卑南族,因姻亲关系、亲人往来所走出的一条山径。清同治13年(西元1874年)爆发牡丹社事件后,清朝决定于台湾开发北、中、南三条抚番道路。昆仑坳古道则是南段的抚番道路,由袁闻负责带队开凿,由于本为排湾族与卑南族的“姻亲道路”的关系,原住民愿意提供人力支援,开工的时间比八通关古道早一年,名副其实为台湾最早的抚番道路,亦是第一条拓建姻亲道为官道的范例。经历124年的岁月摧残,除了少数当年清兵驻扎营盘的附近路段外,原本6公尺宽的道路和上下陡坡铺设的石阶,早已湮没于树丛林间,难以寻觅。

昆仑坳古道海拔介于200公尺~2,068公尺之间,植物种类主要有笔筒树枫香等,此外该地区的穗花杉为濒临绝灭的国宝级台湾特有种植物。当地环境适合各类动物栖息,故分布于此区段的动物资源丰富,动物种类包括有鱼类,如金仑溪中的苦花;哺乳类动物,如台湾猕猴台湾野猪华南鼬鼠鼬獾白鼻心、白面鼯鼠、赤腹松等﹔鸟类,如台湾蓝鹊蓝腹鹇树鹊橿鸟五色鸟白耳画眉冠羽画眉﹔爬虫类,如赤尾青竹丝、过山刀与白梅花蛇;两生类,如小雨蛙、盘谷蟾蜍、褐树蛙及莫氏树蛙等。

昆仑坳古道最早是居住于台湾西南部原住民族排湾族古楼社、来义社与东部排湾族、卑南族联姻的山径,也是过去排湾族古楼社族人在山中猎捕动物、采集药材,送至台东与其他部落进行交易,换一些民生用品、盐巴、衣服等物资的商业道路,当时原住民族人将此道路称之为 Rinipungan,而旧古楼社的头目家系之一曾经沿著这条山径,迁徙至东部的台东县达仁乡土板村[2][3]

清治时期

台湾清治时期,清同治十年(1871年),当时的凤山县南侧发生八瑶湾事件,事件第三年,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本派兵讨伐牡丹社原住民,是为牡丹社事件,清廷即赔款 50 万两让日本撤军而结束该事件。尔后清廷开始积极治台,负责处理牡丹社事件福建海防大臣沈葆祯,拟订开山抚番政策。利用清军的力量,分北、中、南三路进行山区开路。其中南路部分由担任海防同知袁闻坼负责开通。[1]

袁闻坼为开通此路,特地前往台东纵谷进行考察,虽然,当时袁闻坼认为最佳的方案是从西部向东部打通,然而因当时居于东部的原住民族卑南族与排湾族与西部的排湾族之间有姻亲关系故积极配合道路的开通,因此袁闻坼最终选择由原住民协助来开通此路。[1]

同治十三年(1874年) 7 月,袁闻坼从赤山开路,8 月由赤山开路至双溪口,9 月开路并进扎至昆仑坳,10 月开路并进扎至诸也葛社,11 月开路抵达台东纵谷,道路工程全线完工。起点由凤山郡城(今高雄市凤山区)经中央山脉至终点卑南觅(今台东县),全长约 105 公里,路宽约 6 公尺。由于该路的工程比中路的八通关古道要早一年动工,也是北、中、南三路中最早完工的抚番道路,故南路是台湾名副其实最早的抚番道路,当时该条道路称之为赤山卑南道[4][1]

日治时期

甲午战争清廷战败后,台湾割让给日本进入日治时期,当时日本人接管清廷修筑的南路,重新修筑成能够运送炮车的战备通道与理番道路并以道路起点排湾族古楼社音译而命名为昆仑坳古道。[3]

中华民国时期

战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接收台湾后昆仑坳古道便废弃使用,仅将古道西段改为现今的来义林道,其馀来义至金仑约 40 多公里的山区路段,除了少数当年清兵驻扎营盘的路段外,原本 6 公尺宽的道路和上下陡坡铺设的石阶,已湮没于树丛林间并未加以维护。[5][6]

台湾省政府曾计画兴建国道5号南横高速公路时穿越此处的山脉,然而现今环保意识抬头以及大武山自然保留区的设置,目前已搁置贯通隧道之计画。[2]

环境现况说明

  • 地理区位: 昆仑坳古道西起屏东县来义乡古楼村,经台东县金峰乡,东至台东县太麻里乡金仑村。步道位于原住民部落,西与山地门(台湾原住民文化园区)、玛家、雾台、好 茶等;东与金峰、土板(排湾族竹竿祭)、国立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等形成“原”味十足的旅游线动线。
  • 交通方式:由西侧进入昆仑坳古道登山健行之游客,可经由屏东都会生活圈出发,由台1线接屏185县道(沿山公路)、转屏110乡道,经古楼、转来义林道至12公里处登山口进入古道。由东侧进入昆仑坳古道登山健行之游客,可由台东都会生活圈出发,由台9线(南回公路)经金仑转东66乡道,接产业道路至历坵登山口进入古道。
  • 环境现况:步道西侧部分,185县道为路宽约7-8m之双向车道,路况良好。沿途岔路繁多,缺乏明显且正确的指示系统。而屏东县来义乡的来义与义林,是两个极有特色之社区部落,社区中适切运用图腾艺术、强烈表现出部落色彩,可见其原住民文化气息相当浓厚。尤其是位于义林大桥邻近的义林社区公园,是劳委会永续就业工程计画下所补助设置的社区公园,其交通便利、幅员亦尚称宽广,未来如可结合设置转运谘询中心,将可发挥极佳的服务功能。另外在接近动线方面,来义林道在9公里前有多处崩塌,之后路段则是部分过陡造成车行不易的情况,应予留意。而东侧部分,台9线沿途景色优美且串联多处游憩景点,路况十分平整良好。

资料来源

  1. 1.0 1.1 1.2 1.3 《台湾的古道》,远足文化,出版日期:民国91年5月 ISBN 9868015421
  2. 2.0 2.1 鲁凯族对外古道 昆仑岰古道. [2015-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9-11). 
  3. 3.0 3.1 典藏台湾 郭纯良耆老访谈(古楼旧古道). [2015-05-29]. 
  4. 台湾记忆 台东县史‧大事篇(上册). [2015-05-29]. 
  5. 屏东县数位机会中心 昆仑岰古道. [2015-05-29]. 
  6. 《联合报 昆仑坳古道 四天午后暴雨试炼》 刘峻谷,联合报,出刊日期:2002/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