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崔鸿」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未顯示由 2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7 次修訂)
行 1: 行 1:
 
{{Infobox person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崔鸿'''
+
| 姓名  = '''[[ 崔鸿]]'''
| 圖片  = [[File:023b5bb5c9ea15cef4275e76bd003af33b87b280.jpg.png|300px|缩略图|[https://know.baidu.com/wenda/question/info?qid=2bdc24625918219b36ef8b19862cd74479985f9 来源 手问百答]]]
+
| 圖片  =  
 +
[[File:023b5bb5c9ea15cef4275e76bd003af33b87b280.jpg.png|300px|缩略图|居中|[https://gss0.baidu.com/7LsWdDW5_xN3otqbppnN2DJv/zhidao/pic/item/023b5bb5c9ea15cef4275e76bd003af33b87b280.jpg 原图来源] [https://know.baidu.com/wenda/user/center?uid=303142446 know.baidu.com 三熙377633b 的 ] ]]
 
| 出生日期 = 478年*月*日
 
| 出生日期 = 478年*月*日
 
| 出生地點 = 齐州清河
 
| 出生地點 = 齐州清河
行 7: 行 8:
 
| 主要成就 = 史学家 前将军 散骑常侍   
 
| 主要成就 = 史学家 前将军 散骑常侍   
 
}}
 
}}
 崔鸿(478~525年),字彦鸾,东清河郡鄃县(今山东省夏津县)人。北魏大臣、史学家,长广太守崔灵延之孙,梁郡太守[[崔敬友]]之子。
+
 崔鸿(478~525年),字彦鸾,东清河郡鄃县(今山东省夏津县)人。北魏大臣、史学家,长广太守崔灵延之孙,梁郡太守[[崔敬友]]之子。<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84343/21b3uHYAOTmq34HvvOe3r-ZPUBT485hhEz7Av6xUarGpFUCrzIpXeCjduFIdYlKA4InM4Fr46VVRCqf1xEExUmb5e0ViATv1LJFfJfY 魏书 卷六十七 列传第五十五◎崔光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2019-03-22]</ref>
 
 关于崔鸿的父亲崔敬友及其子崔子元,在《北史》中均有载述,可是在《崔氏族谱》中却没有载记崔敬友及崔子元。崔鸿在《崔氏族谱》中为“六世”,而在“五世”中没有载录崔鸿之父崔敬友;在“七世”中也没有载录崔鸿的儿子崔子元。据《魏书》卷67及《北史》卷44载:(崔敬友)崔光之弟,性好佛道,昼夜诵经。初为本州治中(为州官的助理,主管文书事务)颇受贿,为御史所案,逃免。后除梁郡太守,以母丧不拜。又据《魏书》卷67及《北史》卷44载:(崔子元)崔鸿子。仕为秘书郎,……后谋反,事泄逃窜,会赦免,旋为其叔父鵾所杀。通过上述,可知《崔氏族谱》中没有载录崔鸿之父崔敬友,是因其犯“受贿”罪的缘故;未载崔鸿之子崔子元是因其犯“谋反罪”的缘故。在我国各氏族的谱牒撰修中,凡犯过罪或德行不佳者,均不得入谱,这是通例,各氏族无不恪遵。崔鸿的胞弟叫崔鹍,在《北史》中有要略记载,而《崔氏族谱》中则没有载录。崔鸿之弟崔鹍杀侄子崔子元的原因,大概是因其犯“谋反”的大逆罪,惧其辱没门庭。至于崔子元有无子嗣,在《崔氏族谱》崔鸿名下及“八世”中均未有载录,只好留待后考了。
 
 关于崔鸿的父亲崔敬友及其子崔子元,在《北史》中均有载述,可是在《崔氏族谱》中却没有载记崔敬友及崔子元。崔鸿在《崔氏族谱》中为“六世”,而在“五世”中没有载录崔鸿之父崔敬友;在“七世”中也没有载录崔鸿的儿子崔子元。据《魏书》卷67及《北史》卷44载:(崔敬友)崔光之弟,性好佛道,昼夜诵经。初为本州治中(为州官的助理,主管文书事务)颇受贿,为御史所案,逃免。后除梁郡太守,以母丧不拜。又据《魏书》卷67及《北史》卷44载:(崔子元)崔鸿子。仕为秘书郎,……后谋反,事泄逃窜,会赦免,旋为其叔父鵾所杀。通过上述,可知《崔氏族谱》中没有载录崔鸿之父崔敬友,是因其犯“受贿”罪的缘故;未载崔鸿之子崔子元是因其犯“谋反罪”的缘故。在我国各氏族的谱牒撰修中,凡犯过罪或德行不佳者,均不得入谱,这是通例,各氏族无不恪遵。崔鸿的胞弟叫崔鹍,在《北史》中有要略记载,而《崔氏族谱》中则没有载录。崔鸿之弟崔鹍杀侄子崔子元的原因,大概是因其犯“谋反”的大逆罪,惧其辱没门庭。至于崔子元有无子嗣,在《崔氏族谱》崔鸿名下及“八世”中均未有载录,只好留待后考了。
  
 出身清河崔氏乌水房,少好读书,博综经史。历任兵部郎中、司徒左长史,奉命参修国史,撰写孝文帝和宣武帝世宗《起居注》,迁前将军
+
 出身[[ 清河崔氏]] 乌水房,少好读书,博综经史。历任兵部郎中、司徒左长史,奉命参修国史,撰写孝文帝和宣武帝世宗《起居注》,迁前将军。
他是第一个敢于为少数民族政权写历史的人,这在历史上非常少见。所以说他是非常伟大的一个文学家。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个动乱的时代,但是对于史学,却是个蓬勃发展的时代。无疑,崔鸿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
[[孝昌]]初年(525年),拜给事黄门侍郎、[[散骑常侍]]、[[ 齐州大中正]] 。卒于任上,追赠镇东将军、度支尚书、青州刺史。<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84343/03090tnONlQIdE6lAxquqPhk5TyuDcs90_3xW5kXy0X08nhIuoSLwe9gq8tCKio2c3sbZNv_xZ6bTXg6DS-GR9zED_yY3zp63YsqQqY 北史 卷四十四 列传第三十二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2019-03-22<nowiki>]</nowiki>]</ref>
[[孝昌]]初年(525年),拜给事黄门侍郎、[[散骑常侍]]、齐州大中正。卒于任上,追赠镇东将军、度支尚书、青州刺史。
 
 
 台阁大臣崔光的侄子(世居今夏津县]白马湖镇西部崔楼,崔庄,南店三村有一处)。仕魏为中散大夫,郎中加前将军。以本官修辑国史,后累官至给事黄门侍郎,加授散骑常侍、齐州大中正。
 
 台阁大臣崔光的侄子(世居今夏津县]白马湖镇西部崔楼,崔庄,南店三村有一处)。仕魏为中散大夫,郎中加前将军。以本官修辑国史,后累官至给事黄门侍郎,加授散骑常侍、齐州大中正。
 
 崔鸿秉性耿介,遇事直陈,为同僚所钦服,主张为官求才,不拘一格。公元513年(北魏孝武帝延昌二年)大考百官,崔鸿乘机向朝廷建议对“绩效能官,才必称位者,朝升夕进,岂拘一阶半级者哉?”
 
 崔鸿秉性耿介,遇事直陈,为同僚所钦服,主张为官求才,不拘一格。公元513年(北魏孝武帝延昌二年)大考百官,崔鸿乘机向朝廷建议对“绩效能官,才必称位者,朝升夕进,岂拘一阶半级者哉?”
 
 崔鸿聪明好学,少时就有著述。自公元500年(北魏宣武帝景明元年)开始,于公务之暇搜集整理旧史资料,于公元504年(北魏宣武帝正始元年)着手编纂《十六国春秋》,历时三载撰《十六国春秋》95卷,唯恐书中内容有悖朝廷之处,故未敢刊印。迄于公元528年(孝庄帝永安元年)其子崔子元,将其父所撰《[[十六国春秋]]》,缮写一本,奏献朝廷,藏于史馆。后因世事沧桑,原本失没,今仅有清人汤球《十六国春秋辑补》传世。
 
 崔鸿聪明好学,少时就有著述。自公元500年(北魏宣武帝景明元年)开始,于公务之暇搜集整理旧史资料,于公元504年(北魏宣武帝正始元年)着手编纂《十六国春秋》,历时三载撰《十六国春秋》95卷,唯恐书中内容有悖朝廷之处,故未敢刊印。迄于公元528年(孝庄帝永安元年)其子崔子元,将其父所撰《[[十六国春秋]]》,缮写一本,奏献朝廷,藏于史馆。后因世事沧桑,原本失没,今仅有清人汤球《十六国春秋辑补》传世。
 
      
 
      
 十六国时期,汉地江南、荆湘地区有东晋控制,而汉地北部和西南部则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国家。其中的成汉、前赵、后赵、前凉、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十六个国家实力强劲,<big>[[ 北魏史学家崔鸿]]</big> 取其中十六个国家来代表这段时期,称这时期为“十六国”。范围大致上涵盖汉地中部、东部、西部,最远可达漠北及西域。
+
 十六国时期,汉地江南、荆湘地区有东晋控制,而汉地北部和西南部则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国家。其中的成汉、前赵、后赵、前凉、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十六个国家实力强劲,北魏史学家崔鸿取其中十六个国家来代表这段时期,称这时期为“十六国”。范围大致上涵盖汉地中部、东部、西部,最远可达漠北及西域。
 
[[File:微信图片 20190928090812.jpg|300px|缩略图|右|[https://baike.baidu.com/pic/%E5%B4%94%E9%B8%BF/84343/0/b8014a90f603738de3b982efb21bb051f919ec08?fr=lemma&ct=single 原图来源 崔鸿图册]]]
 
[[File:微信图片 20190928090812.jpg|300px|缩略图|右|[https://baike.baidu.com/pic/%E5%B4%94%E9%B8%BF/84343/0/b8014a90f603738de3b982efb21bb051f919ec08?fr=lemma&ct=single 原图来源 崔鸿图册]]]
 +
 +
 
{| class="wikitable"
 
{| class="wikitable"
 
|-
 
|-
行 35: 行 37:
 
    
 
    
 
==<small>人物生平</small>==
 
==<small>人物生平</small>==
 崔鸿,崔光之弟崔敬友之子,世居东清河郡(今夏津县白马湖镇)。太和末年,为彭城王(元勰)国左常侍。景明中,迁员外郎、兼尚书虞曹郎中,典起居注。迁给事中,兼祠部郎中,转尚书都兵郎中。永平初年,为镇南将军(邢峦)行台长史。徙三公郎中,加轻车将军,迁员外散骑常侍。延昌末,加中坚将军,迁中散大夫、高阳王(元雍)友、司徒长史。正光初,加前将军。撰高祖世宗《起居注》。孝昌初,拜给事黄门侍郎,加散骑常侍、齐州大中正。卒,赠镇东将军、度支尚书、青州刺史。著作有《十六国春秋》一百零二卷。
+
 崔鸿,崔光之弟崔敬友之子,世居东清河郡(今[[ 夏津县白马湖镇]] )。太和末年,为彭城王([[ 元勰]] )国左常侍。景明中,迁员外郎、兼尚书虞曹郎中,典起居注。迁给事中,兼祠部郎中,转尚书都兵郎中。永平初年,为镇南将军(邢峦)行台长史。徙三公郎中,加轻车将军,迁员外散骑常侍。延昌末,加中坚将军,迁中散大夫、高阳王(元雍)友、司徒长史。正光初,加前将军。撰高祖世宗《起居注》。孝昌初,拜给事黄门侍郎,加散骑常侍、齐州大中正。卒,赠镇东将军、度支尚书、青州刺史。著作有《十六国春秋》一百零二卷。
 
 秉性耿介,遇事直陈,为同僚所钦服。主张为官求才,不拘一格。延昌二年(513年),大考百官,乘机向朝廷建议对“绩效能官,才必称位者,朝升夕进,岂拘一阶半级者哉?”崔鸿聪明好学,少时就有著述。景明元年(500岁年)开始,于公务之暇搜集整理旧史资料。正始元年(504年),着手编纂《十六国春秋》,历时三载撰写《十六国春秋》95卷。收集到成汉国的史料,补充成一百卷。唯恐书中内容有悖朝廷之处,故未敢刊印。孝庄帝永安元年(528年),其子崔子元将其父所撰《十六国春秋》,缮写一本,奏献朝廷,藏于史馆。后因世事沧桑,原本失没,今有清朝汤球《十六国春秋辑补》传世。
 
 秉性耿介,遇事直陈,为同僚所钦服。主张为官求才,不拘一格。延昌二年(513年),大考百官,乘机向朝廷建议对“绩效能官,才必称位者,朝升夕进,岂拘一阶半级者哉?”崔鸿聪明好学,少时就有著述。景明元年(500岁年)开始,于公务之暇搜集整理旧史资料。正始元年(504年),着手编纂《十六国春秋》,历时三载撰写《十六国春秋》95卷。收集到成汉国的史料,补充成一百卷。唯恐书中内容有悖朝廷之处,故未敢刊印。孝庄帝永安元年(528年),其子崔子元将其父所撰《十六国春秋》,缮写一本,奏献朝廷,藏于史馆。后因世事沧桑,原本失没,今有清朝汤球《十六国春秋辑补》传世。
 
==<small>人物作品</small>==
 
==<small>人物作品</small>==
 其先人仕南燕和刘宋,伯父崔光是著名史学家,仕北魏,官至太子少傅、司徒、侍中、国子祭酒镶著作,曾参与撰修北魏国书。崔鸿“弱冠便有著述志”,他的志向就是要修撰一部全面的、系统的记述十六国历史的著作。他认为自从西晋“八王之乱”以后,虽然“所在称兵,竞自尊树”,但“能建邦命氏成为战国者,十有六家”。他们虽然都是少数民族所建的政权,但他们是这一时代的政治代表和象征,是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总结这一时代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其“善恶兴灭之形,用兵乘会之势,亦足以垂之将来,昭明劝戒”。此外,虽然十六国各有国书,记载本国史事,但“诸史残缺,体例不全,编录纷谬,繁略失所”。亟需加以“审正不同,定为一书”,编撰出一部记录这一时代的全史。
+
 其先人仕南燕和刘宋,伯父崔光是著名史学家,仕北魏,官至[[ 太子少傅]] 、司徒、[[ 侍中]] 、国子祭酒镶著作,曾参与撰修北魏国书。崔鸿“弱冠便有著述志”,他的志向就是要修撰一部全面的、系统的记述十六国历史的著作。他认为自从西晋“[[ 八王之乱]] ”以后,虽然“所在称兵,竞自尊树”,但“能建邦命氏成为战国者,十有六家”。他们虽然都是少数民族所建的政权,但他们是这一时代的政治代表和象征,是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总结这一时代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其“善恶兴灭之形,用兵乘会之势,亦足以垂之将来,昭明劝戒”。此外,虽然十六国各有国书,记载本国史事,但“诸史残缺,体例不全,编录纷谬,繁略失所”。亟需加以“审正不同,定为一书”,编撰出一部记录这一时代的全史。
 从景明元年(500年)开始,崔鸿便开始搜集十六国的旧史及其他资料。由于当时北魏刚迁都洛阳不久,各种书籍“率多分散”,他不得不“求之公私,驱驰数岁”,做到详细占有材料。为了抄录、搜集史料,他几乎竭尽了家产和俸禄,有时甚至没有买纸的钱,可见他是在生活清苦的情况下从事著述的。
+
 从[[ 景明]] 元年(500年)开始,崔鸿便开始搜集十六国的旧史及其他资料。由于当时北魏刚迁都洛阳不久,各种书籍“率多分散”,他不得不“求之公私,驱驰数岁”,做到详细占有材料。为了抄录、搜集史料,他几乎竭尽了家产和俸禄,有时甚至没有买纸的钱,可见他是在生活清苦的情况下从事著述的。
 到正始三年(506年),《十六国春秋》初稿已基本完成,但为了撰写最后的5卷“蜀录”,他四处访购常璩所撰记载蜀国历史的《蜀书》,但久求不得,为此他又一直耐心等待了近20年,直到得到此书,才补写了最后5卷。由此也可见作者著述之严谨。这样,直到正光三年(522年),《十六国春秋》才最后完成。
+
 到[[ 正始]] 三年(506年),《十六国春秋》初稿已基本完成,但为了撰写最后的5卷“蜀录”,他四处访购常璩所撰记载[[ 蜀国]] 历史的《蜀书》,但久求不得,为此他又一直耐心等待了近20年,直到得到此书,才补写了最后5卷。由此也可见作者著述之严谨。这样,直到[[ 正光]] 三年(522年),《十六国春秋》才最后完成。
 
 崔鸿编纂的《十六国春秋》,体例比较完备,改各国书为录,主为纪,臣为传,又有序例1卷,年表1卷,合计102卷。因为这部史书的叙事以晋为正统,怕忤犯了北魏朝廷,所以当崔鸿在世时,它没有公开传布。崔鸿死后,其子子元才缮写一部,于永安年间奏上朝廷。由于书中刊著了各国遗事,内容丰富,其中虽不免有疏略讹误等缺点,但在当时它仍是一部有价值之作。唐代修《晋书》时,曾征引了本书许多资料,唐宋类书也收录了不少。可惜这部书从北宋以后就亡佚了,现行的辑本有两种;一为明代屠侨孙等辑缀的《十六国春秋补遗辑佚》;一为清代汤球的《十六国春秋辑补》。
 
 崔鸿编纂的《十六国春秋》,体例比较完备,改各国书为录,主为纪,臣为传,又有序例1卷,年表1卷,合计102卷。因为这部史书的叙事以晋为正统,怕忤犯了北魏朝廷,所以当崔鸿在世时,它没有公开传布。崔鸿死后,其子子元才缮写一部,于永安年间奏上朝廷。由于书中刊著了各国遗事,内容丰富,其中虽不免有疏略讹误等缺点,但在当时它仍是一部有价值之作。唐代修《晋书》时,曾征引了本书许多资料,唐宋类书也收录了不少。可惜这部书从北宋以后就亡佚了,现行的辑本有两种;一为明代屠侨孙等辑缀的《十六国春秋补遗辑佚》;一为清代汤球的《十六国春秋辑补》。
 正光五年(524年),崔鸿伯父崔光病危。崔光掌修北魏国史多年,但他认为本朝历史不是本朝人所能修成的,史官只需记录时事,编著卷目,便算尽责了。所以直到他临终前,魏史仍“阙略尤多”。崔光把修撰国史的希望寄托于崔鸿,对鸿表示“群才非君莫可”,并向孝明帝推荐了崔鸿。
+
 正光五年(524年),崔鸿伯父[[ 崔光]] 病危。崔光掌修北魏国史多年,但他认为本朝历史不是本朝人所能修成的,史官只需记录时事,编著卷目,便算尽责了。所以直到他临终前,魏史仍“阙略尤多”。崔光把修撰国史的希望寄托于崔鸿,对鸿表示“群才非君莫可”,并向孝明帝推荐了崔鸿。
 
 正光五年(524年),崔鸿受诏撰修国史,可惜他不幸染病,第二年便病逝了。死时崔鸿年仅48岁。
 
 正光五年(524年),崔鸿受诏撰修国史,可惜他不幸染病,第二年便病逝了。死时崔鸿年仅48岁。
  
 
==<small>作品评价</small>==
 
==<small>作品评价</small>==
 
 崔鸿是第一个为少数民族政权写史的人。他把十六国时期当作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把少数民族政权的历史提高到正史地位,并为此倾注了毕生心血,他的《十六国春秋》,不仅有宝贵的史料价值,而且在史学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开日后北魏史、辽金史、元史、清史之先河,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象征。
 
 崔鸿是第一个为少数民族政权写史的人。他把十六国时期当作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把少数民族政权的历史提高到正史地位,并为此倾注了毕生心血,他的《十六国春秋》,不仅有宝贵的史料价值,而且在史学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开日后北魏史、辽金史、元史、清史之先河,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象征。
 北魏崔鸿所著的《十六国春秋》,是研究十六国史的重要文献。看到《十六国春秋》,是明万历年间出现的残本。《十六国春秋》散佚的时间,清代学者多有猜测。王鸣盛认为,“盖当五代及宋初而亡。”钱大昕认为,“宋人已无见此书者。”然王、钱二位均未做深入考证。其实,《十六国春秋》于宋时仍存。如北宋初编成的大型类书《太平御览》,即是抄录《十六国春秋》最多的一部类书。北宋中后期司马光编就的史学名著《资治通鉴》,亦大量抄录了《十六国春秋》的史料。在南宋还是可以找到《十六国春秋》存在的痕迹。如南宋初孔传的《东家杂记》提到,他读过《十六国春秋》。号称宋代四部目录书之一的《遂初堂书目》著录有《十六国春秋》。甚至明中期学者杨升庵也看到过《十六国春秋》,这比此后万历年间出现的《十六国春秋》残本要早。这说明到明中期,《十六国春秋》仍存在。
+
 北魏崔鸿所著的《十六国春秋》,是研究十六国史的重要文献。看到《十六国春秋》,是明万历年间出现的残本。《十六国春秋》散佚的时间,清代学者多有猜测。[[ 王鸣盛]] 认为,“盖当五代及宋初而亡。”[[ 钱大昕]] 认为,“宋人已无见此书者。”然王、钱二位均未做深入考证。其实,《十六国春秋》于宋时仍存。如北宋初编成的大型类书《太平御览》,即是抄录《十六国春秋》最多的一部类书。北宋中后期[[ 司马光]] 编就的史学名著《资治通鉴》,亦大量抄录了《十六国春秋》的史料。在南宋还是可以找到《十六国春秋》存在的痕迹。如南宋初[[ 孔传]] 的《东家杂记》提到,他读过《十六国春秋》。号称宋代四部目录书之一的《遂初堂书目》著录有《十六国春秋》。甚至明中期学者杨升庵也看到过《十六国春秋》,这比此后万历年间出现的《十六国春秋》残本要早。这说明到明中期,《十六国春秋》仍存在。
 《十六国春秋》是北魏崔鸿所撰的一部记述自西晋灭亡至北魏统一北方前,北方十六个政权兴亡历史的断代史。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个动乱的时代,而对于史学,却是个发展的时代。这一时期,“正史”名称开始出现,并且在图书分类中,“史部目录”正式形成,使得史学由作为经学的附庸上升为同经学并立的独立科目,并且确立了仅次于经学的重要地位。可以说,前承秦汉大一统之余绪,后启隋唐盛世之端倪的魏晋南北朝,在史学的进展上,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
 《十六国春秋》是北魏崔鸿所撰的一部记述自西晋灭亡至北魏统一北方前,北方十六个政权兴亡历史的断代史。[[ 魏晋南北朝]] 时代是个动乱的时代,而对于史学,却是个发展的时代。这一时期,“正史”名称开始出现,并且在图书分类中,“史部目录”正式形成,使得史学由作为经学的附庸上升为同经学并立的独立科目,并且确立了仅次于经学的重要地位。可以说,前承秦汉大一统之余绪,后启隋唐盛世之端倪的魏晋南北朝,在史学的进展上,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崔鸿的家世背景,不但富于史学的传统,而且其高门大姓的出身,更是为其成书提供了优越条件。北魏时期,崔氏为北方地区的高门大族。崔鸿所属的这一支原居河北清河郡,其曾祖崔旷早年随南燕主慕容德南渡黄河,迁居于青州。崔旷在宋文帝时曾官至乐陵太守,崔鸿祖父崔灵延在宋孝武帝时为龙骧将军、长广太守、受封关内侯。孝文帝太和二十年(496年),北魏征南大将军慕容白曜平定三齐,崔灵延以败军之将被俘并迁至北魏代京附近。崔鸿的伯父崔光也一同被迁。崔光后来出仕北魏,参与机要,成为拓跋王朝倚重的元老重臣。崔鸿的父亲崔敬友是崔光之弟,曾出任本州治中、梁郡太守。更为重要的是,崔光也是北魏重要的史学家。从30岁起任著作郎,参与修撰北魏国史,到73岁病故,崔光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史职,这或许影响到了崔鸿的史学撰述。
+
 崔鸿的家世背景,不但富于史学的传统,而且其高门大姓的出身,更是为其成书提供了优越条件。北魏时期,崔氏为北方地区的高门大族。崔鸿所属的这一支原居河北清河郡,其曾祖崔旷早年随南燕主慕容德南渡黄河,迁居于青州。崔旷在宋文帝时曾官至乐陵太守,崔鸿祖父崔灵延在宋孝武帝时为龙骧将军、长广太守、受封关内侯。孝文帝太和二十年(496年),北魏[[ 征南大将军慕容白曜]] 平定三齐,崔灵延以败军之将被俘并迁至北魏代京附近。崔鸿的伯父崔光也一同被迁。崔光后来出仕北魏,参与机要,成为拓跋王朝倚重的元老重臣。崔鸿的父亲崔敬友是崔光之弟,曾出任本州治中、梁郡太守。更为重要的是,崔光也是北魏重要的史学家。从30岁起任著作郎,参与修撰北魏国史,到73岁病故,崔光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史职,这或许影响到了崔鸿的史学撰述。
 
 崔鸿自身亦富有才学。《魏书》称其“少好读书,博综经史”,以才学闻名于洛阳。他一生,历仕孝文、宣武、孝明三朝,仕途相对平坦,职事之余,被委以史任。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496年),崔鸿被拜为彭城王国左常侍,开始了其政治生涯。宣武帝景明三年,迁员外郎,兼尚书虞曹郎中,敕撰起居。又迁给事中兼祠部郎,转尚书都兵郎中。永平初,徙三公郎中,加轻车将军,又迁员外散骑常侍,领郎中。延昌四年(515年),迁中散大夫、高阳王友,又为司徒长史。 正光三年(520年),加前将军,参修孝文帝、宣武帝起居。正光五年(524年),以本官修缉国史。孝昌初,拜黄门侍郎,寻加散骑常侍、齐州大中正。
 
 崔鸿自身亦富有才学。《魏书》称其“少好读书,博综经史”,以才学闻名于洛阳。他一生,历仕孝文、宣武、孝明三朝,仕途相对平坦,职事之余,被委以史任。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496年),崔鸿被拜为彭城王国左常侍,开始了其政治生涯。宣武帝景明三年,迁员外郎,兼尚书虞曹郎中,敕撰起居。又迁给事中兼祠部郎,转尚书都兵郎中。永平初,徙三公郎中,加轻车将军,又迁员外散骑常侍,领郎中。延昌四年(515年),迁中散大夫、高阳王友,又为司徒长史。 正光三年(520年),加前将军,参修孝文帝、宣武帝起居。正光五年(524年),以本官修缉国史。孝昌初,拜黄门侍郎,寻加散骑常侍、齐州大中正。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家世背景下,崔鸿最终成就了《十六国春秋》这部史学名著。史称崔鸿“弱冠便有著述之志”,他见晋、魏前史皆自成一家,无所措意,乃转而综合十六国史,“定为一书”,名曰《十六国春秋》。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家世背景下,崔鸿最终成就了《十六国春秋》这部史学名著。史称崔鸿“弱冠便有著述之志”,他见晋、魏前史皆自成一家,无所措意,乃转而综合十六国史,“定为一书”,名曰《十六国春秋》。
行 55: 行 57:
 
 《北史列传第三十二》  
 
 《北史列传第三十二》  
 
 崔鸿,字彦鸾,少好读书,博综经史,稍迁尚书都兵郎中。诏太师、彭城王勰以下公卿朝士儒学才明者三十人,议定律令于尚书上省,鸿与光俱在其中,时论荣之。后为三公郎中,加员外散骑常侍。
 
 崔鸿,字彦鸾,少好读书,博综经史,稍迁尚书都兵郎中。诏太师、彭城王勰以下公卿朝士儒学才明者三十人,议定律令于尚书上省,鸿与光俱在其中,时论荣之。后为三公郎中,加员外散骑常侍。
延昌二年,将大考百寮,鸿以考令于体例不通,乃建议曰:“窃惟昔者为官求才,使人以器,黜陟幽明,扬清激浊。故绩效能官,才必称位者,朝升夕进,岂拘一阶半级者哉。二汉以降,太和以前,苟必官须此人,人称此职,或超腾升陟,数岁而至公卿,或长兼、试守称允当迁进者,披卷则人人而是,举目则朝贵皆然。故能时收多士之誉,国号丰贤之美。窃见景明以来考格,三年成一考,一考转一阶。贵贱内外,万有余人,自非犯罪,不问贤愚,莫不上中,才与不肖,比肩同转。虽有善政如黄、龚,儒学如王、郑,才史如班、马,文章如张、蔡,得一分一寸,必为常流所攀,选曹亦抑为一概,不曾甄别。琴瑟不调,改而更张,虽明旨已行,犹宜消息。”武帝不从。三年,鸿以父忧解任,甘露降其庐前树。十一月,宣武以本官征鸿。四年,复有甘露降其京兆宅之庭树。后迁中散大夫、高阳王友,仍领郎中。正光元年,加前将军,修孝文、宣武《起居注》。光撰魏史,徒有卷目,初未考正,阙略尤多,每云:“此史会非我世所成,但须记录时事,以待后人。”临薨,言鸿于孝明。五年,诏鸿以本官修缉国史。孝昌初,拜给事黄门侍郎,寻加散骑常侍、齐州大中正。鸿在史甫尔,未有所就。寻卒,赠镇东将军、度支尚书、青州刺史。鸿弱冠便有著述志。见晋、魏前史,皆成一家,无所措意。以刘元海、石勒、慕容俊、苻健、慕容垂、姚苌、慕容德、赫连屈丐、张轨、李雄、吕光、乞伏国仁、秃发乌孤、李皓、沮渠蒙逊、冯跋等并因世故,跨僭一方,各有国书,未有统一,鸿乃撰为《十六国春秋》,勒成百卷,因其旧记,时有增损褒贬焉。鸿二世仕江左,故不录僭晋、刘、萧之书,又恐识者责之,未敢出行于外。宣武闻其撰录,遣散骑常侍赵邕诏鸿曰:“闻卿撰定诸史,甚有条贯,便可随成者送至,朕当于机事之暇览之。”鸿以其书有与国初相涉,言多失体,且既讫,不奏闻。鸿后典起居,乃妄载其表曰:臣闻帝王之兴也,虽诞应图箓,然必有驱除,盖所以翦彼厌政,成此乐推。故战国纷纭,年过十纪,而汉祖夷殄群豪,开四百之业。历文、景之怀柔蛮夏,世宗之奋扬威武,始得凉、朔同文,牂、越一轨。于是司马谈、司马迁感汉德之盛,痛诸史放绝,乃钤括旧书,著成《太史》,所谓缉兹人事,光彼天时之义也。昔晋惠不竞,华戎乱起,三帝受制于奸臣,二皇晏驾于非所,五都萧条,鞠为煨烬。赵、燕既为长蛇,辽海缅成殊域,中原无主,八十余年。遗晋僻远,势略孤微,人残兵革,靡所归控。皇魏龙潜幽、代,内修德政,外抗诸伪,并、冀之人,怀宝之士,襁负而至者日月相寻。太祖道武皇帝以神武之姿,接金行之运,应天顺人,龙飞受命。太宗必世重光,业隆玄默。世祖雄才力睿略,阐曜威灵,农战兼修,扫清氛秽。岁垂四纪,而寰宇一同,百姓始得陶然苏息,欣于尧、舜之代。
+
[[ 延昌]] 二年,将大考百寮,鸿以考令于体例不通,乃建议曰:“窃惟昔者为官求才,使人以器,黜陟幽明,扬清激浊。故绩效能官,才必称位者,朝升夕进,岂拘一阶半级者哉。二汉以降,太和以前,苟必官须此人,人称此职,或超腾升陟,数岁而至公卿,或长兼、试守称允当迁进者,披卷则人人而是,举目则朝贵皆然。故能时收多士之誉,国号丰贤之美。窃见景明以来考格,三年成一考,一考转一阶。贵贱内外,万有余人,自非犯罪,不问贤愚,莫不上中,才与不肖,比肩同转。虽有善政如黄、龚,儒学如王、郑,才史如班、马,文章如张、蔡,得一分一寸,必为常流所攀,选曹亦抑为一概,不曾甄别。琴瑟不调,改而更张,虽明旨已行,犹宜消息。”武帝不从。三年,鸿以父忧解任,甘露降其庐前树。十一月,宣武以本官征鸿。四年,复有甘露降其京兆宅之庭树。后迁中散大夫、高阳王友,仍领郎中。正光元年,加前将军,修孝文、宣武《起居注》。光撰魏史,徒有卷目,初未考正,阙略尤多,每云:“此史会非我世所成,但须记录时事,以待后人。”临薨,言鸿于孝明。五年,诏鸿以本官修缉国史。孝昌初,拜给事黄门侍郎,寻加散骑常侍、齐州大中正。鸿在史甫尔,未有所就。寻卒,赠镇东将军、度支尚书、青州刺史。鸿弱冠便有著述志。见晋、魏前史,皆成一家,无所措意。以刘元海、石勒、慕容俊、苻健、慕容垂、姚苌、慕容德、赫连屈丐、张轨、李雄、吕光、乞伏国仁、秃发乌孤、李皓、沮渠蒙逊、冯跋等并因世故,跨僭一方,各有国书,未有统一,鸿乃撰为《十六国春秋》,勒成百卷,因其旧记,时有增损褒贬焉。鸿二世仕江左,故不录僭晋、刘、萧之书,又恐识者责之,未敢出行于外。宣武闻其撰录,遣[[ 散骑常侍赵邕]] 诏鸿曰:“闻卿撰定诸史,甚有条贯,便可随成者送至,朕当于机事之暇览之。”鸿以其书有与国初相涉,言多失体,且既讫,不奏闻。鸿后典起居,乃妄载其表曰:臣闻帝王之兴也,虽诞应图箓,然必有驱除,盖所以翦彼厌政,成此乐推。故战国纷纭,年过十纪,而汉祖夷殄群豪,开四百之业。历文、景之怀柔蛮夏,世宗之奋扬威武,始得凉、朔同文,牂、越一轨。于是[[ 司马谈]] [[ 司马迁]] 感汉德之盛,痛诸史放绝,乃钤括旧书,著成《太史》,所谓缉兹人事,光彼天时之义也。昔晋惠不竞,华戎乱起,三帝受制于奸臣,二皇晏驾于非所,五都萧条,鞠为煨烬。赵、燕既为长蛇,辽海缅成殊域,中原无主,八十余年。遗晋僻远,势略孤微,人残兵革,靡所归控。皇魏龙潜幽、代,内修德政,外抗诸伪,并、冀之人,怀宝之士,襁负而至者日月相寻。太祖道武皇帝以神武之姿,接金行之运,应天顺人,龙飞受命。太宗必世重光,业隆玄默。世祖雄才力睿略,阐曜威灵,农战兼修,扫清氛秽。岁垂四纪,而寰宇一同,百姓始得陶然苏息,欣于尧、舜之代。
 自晋永宁以后,虽所在称兵,竞自尊树,而能建邦命氏,成为战国者,十有六家。善恶兴灭之形,用兵乖会之道,亦足以垂之将来,昭明劝戒。但诸史残缺,体例全亏,编录纷谬,繁略失所,宜审正同异,定为一书。诚知敏谢允南,才非承祚,然《国志》、《史考》之美,窃亦辄所庶几。始自景明之初,搜集诸国旧史,属迁京甫尔,率多分散,求诸公私,驱驰数岁。及臣家贫禄微,唯任孤力,至于书写所资,每不周接。暨正始元年,写乃向备。谨于吏案之暇,草构此书,区分时事,各系本录。稽以长历,考诸旧志,删正差谬,定为实录,商较大略,著《春秋》百篇。至三年之末,草成九十五卷。唯常琚所撰李雄父子据蜀时书,寻访不获,所以未及善成。辍笔私求,七载于今。此书本江南撰录,恐中国所无,非臣私力所能终得。其起兵僭号,事之始末,乃亦颇有,但不得此书,惧简略不成。久思陈奏,乞敕缘边求采,但愚贱无因,不敢轻辄。散骑常侍、太常少卿、荆州大中正赵邕忽宣明旨,敕臣送呈,不悟九皋微志,乃得上闻。奉敕欣惶,庆惧兼至。今谨以所讫者附臣邕呈奏。
+
 自晋[[ 永宁]] 以后,虽所在称兵,竞自尊树,而能建邦命氏,成为战国者,十有六家。善恶兴灭之形,用兵乖会之道,亦足以垂之将来,昭明劝戒。但诸史残缺,体例全亏,编录纷谬,繁略失所,宜审正同异,定为一书。诚知敏谢允南,才非承祚,然《国志》、《史考》之美,窃亦辄所庶几。始自[[ 景明]] 之初,搜集诸国旧史,属迁京甫尔,率多分散,求诸公私,驱驰数岁。及臣家贫禄微,唯任孤力,至于书写所资,每不周接。暨正始元年,写乃向备。谨于吏案之暇,草构此书,区分时事,各系本录。稽以长历,考诸旧志,删正差谬,定为实录,商较大略,著《春秋》百篇。至三年之末,草成九十五卷。唯常琚所撰李雄父子据蜀时书,寻访不获,所以未及善成。辍笔私求,七载于今。此书本江南撰录,恐中国所无,非臣私力所能终得。其起兵僭号,事之始末,乃亦颇有,但不得此书,惧简略不成。久思陈奏,乞敕缘边求采,但愚贱无因,不敢轻辄。散骑常侍、太常少卿、荆州大中正赵邕忽宣明旨,敕臣送呈,不悟九皋微志,乃得上闻。奉敕欣惶,庆惧兼至。今谨以所讫者附臣邕呈奏。
 
 臣又别作《序例》一卷、《年志》一卷,仰表皇朝统括大义,俯明愚臣著录微体。徒窃慕古人立言美意,文致疏鄙,无一可观,简御之日,伏深惭悸。
 
 臣又别作《序例》一卷、《年志》一卷,仰表皇朝统括大义,俯明愚臣著录微体。徒窃慕古人立言美意,文致疏鄙,无一可观,简御之日,伏深惭悸。
 崔鸿意如此。自正光以前,不敢显行其书。自后以其伯崔光贵重当朝,知时人未能发明其事,乃颇传读。然鸿经综既广,多有违谬。天兴二年,姚兴改号鸿始,而鸿以为改在元年;明元永兴二年,慕容超禽于广固,鸿又以为在元年;太常二年,姚泓败于长安,而鸿亦以为灭在元年。如此之失,多不考正。
+
 崔鸿意如此。自正光以前,不敢显行其书。自后以其伯崔光贵重当朝,知时人未能发明其事,乃颇传读。然鸿经综既广,多有违谬。[[ 天兴]] 二年,姚兴改号鸿始,而鸿以为改在元年;明元永兴二年,[[ 慕容超]] 禽于广固,鸿又以为在元年;[[ 太常]] 二年,[[ 姚泓]] 败于长安,而鸿亦以为灭在元年。如此之失,多不考正。
  
 
==<small>亲属成员</small>==
 
==<small>亲属成员</small>==
 
 崔业传承至崔温、崔林(《广韵》说)
 
 崔业传承至崔温、崔林(《广韵》说)
{| class="wikitable"
+
 崔业   崔昱 崔绍   崔雅   崔忠   崔泰   崔恪   崔因   崔双 崔邯 崔寓   崔林 崔景 崔琏   崔权   崔济 崔湫 崔融 崔温
|-
 
| 崔业 ||  崔昱 || 崔绍 ||  崔雅 ||  崔忠 ||  崔泰 ||  崔恪 ||  崔因 ||  崔双 ||  ||  ||  ||
 
|-
 
|  ||  ||  ||  ||  || ||  ||  || 崔邯 ||  ||  ||  ||
 
|-
 
|  ||  ||  ||  ||  ||  ||  ||  || 崔寓 || 不祥 || 不祥 || 不祥 ||  崔林
 
|-
 
|  ||  ||  ||  ||  ||  || 崔景 || 崔琏 ||  崔权 ||  崔济 || 崔湫 || 崔融 || 崔温
 
|}
 
  
 
==<small>崔鸿墓志</small>==
 
==<small>崔鸿墓志</small>==
行 91: 行 84: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北魏史学家崔鸿有哪些故事?]]
 
  
2.[[崔鸿墓志]]
 
  
3.[[崔鸿 北魏史学家]]
 
  
 
[[Category:魏国军政人物]]
 
[[Category:魏国军政人物]]

於 2019年10月6日 (日) 10:43 的最新修訂

崔鴻
出生 478年*月*日
齊州清河
職業 北魏史學家

崔鴻(478~525年),字彥鸞,東清河郡鄃縣(今山東省夏津縣)人。北魏大臣、史學家,長廣太守崔靈延之孫,梁郡太守崔敬友之子。[1] 關於崔鴻的父親崔敬友及其子崔子元,在《北史》中均有載述,可是在《崔氏族譜》中卻沒有載記崔敬友及崔子元。崔鴻在《崔氏族譜》中為「六世」,而在「五世」中沒有載錄崔鴻之父崔敬友;在「七世」中也沒有載錄崔鴻的兒子崔子元。據《魏書》卷67及《北史》卷44載:(崔敬友)崔光之弟,性好佛道,晝夜誦經。初為本州治中(為州官的助理,主管文書事務)頗受賄,為御史所案,逃免。後除梁郡太守,以母喪不拜。又據《魏書》卷67及《北史》卷44載:(崔子元)崔鴻子。仕為秘書郎,……後謀反,事泄逃竄,會赦免,旋為其叔父鵾所殺。通過上述,可知《崔氏族譜》中沒有載錄崔鴻之父崔敬友,是因其犯「受賄」罪的緣故;未載崔鴻之子崔子元是因其犯「謀反罪」的緣故。在我國各氏族的譜牒撰修中,凡犯過罪或德行不佳者,均不得入譜,這是通例,各氏族無不恪遵。崔鴻的胞弟叫崔鵾,在《北史》中有要略記載,而《崔氏族譜》中則沒有載錄。崔鴻之弟崔鵾殺侄子崔子元的原因,大概是因其犯「謀反」的大逆罪,懼其辱沒門庭。至於崔子元有無子嗣,在《崔氏族譜》崔鴻名下及「八世」中均未有載錄,只好留待後考了。

出身清河崔氏烏水房,少好讀書,博綜經史。歷任兵部郎中、司徒左長史,奉命參修國史,撰寫孝文帝和宣武帝世宗《起居注》,遷前將軍。 孝昌初年(525年),拜給事黃門侍郎、散騎常侍齊州大中正。卒於任上,追贈鎮東將軍、度支尚書、青州刺史。[2] 台閣大臣崔光的侄子(世居今夏津縣]白馬湖鎮西部崔樓,崔莊,南店三村有一處)。仕魏為中散大夫,郎中加前將軍。以本官修輯國史,後累官至給事黃門侍郎,加授散騎常侍、齊州大中正。 崔鴻秉性耿介,遇事直陳,為同僚所欽服,主張為官求才,不拘一格。公元513年(北魏孝武帝延昌二年)大考百官,崔鴻乘機向朝廷建議對「績效能官,才必稱位者,朝升夕進,豈拘一階半級者哉?」 崔鴻聰明好學,少時就有著述。自公元500年(北魏宣武帝景明元年)開始,於公務之暇搜集整理舊史資料,於公元504年(北魏宣武帝正始元年)着手編纂《十六國春秋》,歷時三載撰《十六國春秋》95卷,唯恐書中內容有悖朝廷之處,故未敢刊印。迄於公元528年(孝莊帝永安元年)其子崔子元,將其父所撰《十六國春秋》,繕寫一本,奏獻朝廷,藏於史館。後因世事滄桑,原本失沒,今僅有清人湯球《十六國春秋輯補》傳世。

十六國時期,漢地江南、荊湘地區有東晉控制,而漢地北部和西南部則先後建立了二十多個國家。其中的成漢、前趙、後趙、前涼、北涼、西涼、後涼、南涼、前燕、後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後秦十六個國家實力強勁,北魏史學家崔鴻取其中十六個國家來代表這段時期,稱這時期為「十六國」。範圍大致上涵蓋漢地中部、東部、西部,最遠可達漠北及西域。


本 名 崔鴻 出生時間 478年
字 號 字彥鸞 去世時間 525年
所處時代 北魏 主要作品 《十六國春秋》
民族族群 漢族 主要成就 史學家 前將軍 散騎常侍
出 生 地 齊州清河 封 贈 鎮東將軍 度支尚書 青州刺史


人物生平

崔鴻,崔光之弟崔敬友之子,世居東清河郡(今夏津縣白馬湖鎮)。太和末年,為彭城王(元勰)國左常侍。景明中,遷員外郎、兼尚書虞曹郎中,典起居注。遷給事中,兼祠部郎中,轉尚書都兵郎中。永平初年,為鎮南將軍(邢巒)行台長史。徙三公郎中,加輕車將軍,遷員外散騎常侍。延昌末,加中堅將軍,遷中散大夫、高陽王(元雍)友、司徒長史。正光初,加前將軍。撰高祖世宗《起居注》。孝昌初,拜給事黃門侍郎,加散騎常侍、齊州大中正。卒,贈鎮東將軍、度支尚書、青州刺史。著作有《十六國春秋》一百零二卷。 秉性耿介,遇事直陳,為同僚所欽服。主張為官求才,不拘一格。延昌二年(513年),大考百官,乘機向朝廷建議對「績效能官,才必稱位者,朝升夕進,豈拘一階半級者哉?」崔鴻聰明好學,少時就有著述。景明元年(500歲年)開始,於公務之暇搜集整理舊史資料。正始元年(504年),着手編纂《十六國春秋》,歷時三載撰寫《十六國春秋》95卷。收集到成漢國的史料,補充成一百卷。唯恐書中內容有悖朝廷之處,故未敢刊印。孝莊帝永安元年(528年),其子崔子元將其父所撰《十六國春秋》,繕寫一本,奏獻朝廷,藏於史館。後因世事滄桑,原本失沒,今有清朝湯球《十六國春秋輯補》傳世。

人物作品

其先人仕南燕和劉宋,伯父崔光是著名史學家,仕北魏,官至太子少傅、司徒、侍中、國子祭酒鑲著作,曾參與撰修北魏國書。崔鴻「弱冠便有著述志」,他的志向就是要修撰一部全面的、系統的記述十六國歷史的著作。他認為自從西晉「八王之亂」以後,雖然「所在稱兵,競自尊樹」,但「能建邦命氏成為戰國者,十有六家」。他們雖然都是少數民族所建的政權,但他們是這一時代的政治代表和象徵,是中國歷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總結這一時代歷史的經驗和教訓,同樣具有重要意義。其「善惡興滅之形,用兵乘會之勢,亦足以垂之將來,昭明勸戒」。此外,雖然十六國各有國書,記載本國史事,但「諸史殘缺,體例不全,編錄紛謬,繁略失所」。亟需加以「審正不同,定為一書」,編撰出一部記錄這一時代的全史。 從景明元年(500年)開始,崔鴻便開始搜集十六國的舊史及其他資料。由於當時北魏剛遷都洛陽不久,各種書籍「率多分散」,他不得不「求之公私,驅馳數歲」,做到詳細占有材料。為了抄錄、搜集史料,他幾乎竭盡了家產和俸祿,有時甚至沒有買紙的錢,可見他是在生活清苦的情況下從事著述的。 到正始三年(506年),《十六國春秋》初稿已基本完成,但為了撰寫最後的5卷「蜀錄」,他四處訪購常璩所撰記載蜀國歷史的《蜀書》,但久求不得,為此他又一直耐心等待了近20年,直到得到此書,才補寫了最後5卷。由此也可見作者著述之嚴謹。這樣,直到正光三年(522年),《十六國春秋》才最後完成。 崔鴻編纂的《十六國春秋》,體例比較完備,改各國書為錄,主為紀,臣為傳,又有序例1卷,年表1卷,合計102卷。因為這部史書的敘事以晉為正統,怕忤犯了北魏朝廷,所以當崔鴻在世時,它沒有公開傳布。崔鴻死後,其子子元才繕寫一部,於永安年間奏上朝廷。由於書中刊著了各國遺事,內容豐富,其中雖不免有疏略訛誤等缺點,但在當時它仍是一部有價值之作。唐代修《晉書》時,曾徵引了本書許多資料,唐宋類書也收錄了不少。可惜這部書從北宋以後就亡佚了,現行的輯本有兩種;一為明代屠僑孫等輯綴的《十六國春秋補遺輯佚》;一為清代湯球的《十六國春秋輯補》。 正光五年(524年),崔鴻伯父崔光病危。崔光掌修北魏國史多年,但他認為本朝歷史不是本朝人所能修成的,史官只需記錄時事,編著卷目,便算盡責了。所以直到他臨終前,魏史仍「闕略尤多」。崔光把修撰國史的希望寄託於崔鴻,對鴻表示「群才非君莫可」,並向孝明帝推薦了崔鴻。 正光五年(524年),崔鴻受詔撰修國史,可惜他不幸染病,第二年便病逝了。死時崔鴻年僅48歲。

作品評價

崔鴻是第一個為少數民族政權寫史的人。他把十六國時期當作一個重要的歷史階段,把少數民族政權的歷史提高到正史地位,並為此傾注了畢生心血,他的《十六國春秋》,不僅有寶貴的史料價值,而且在史學史上具有特殊的意義,開日後北魏史、遼金史、元史、清史之先河,是中國古代民族關係發展到一個新階段的象徵。 北魏崔鴻所著的《十六國春秋》,是研究十六國史的重要文獻。看到《十六國春秋》,是明萬曆年間出現的殘本。《十六國春秋》散佚的時間,清代學者多有猜測。王鳴盛認為,「蓋當五代及宋初而亡。」錢大昕認為,「宋人已無見此書者。」然王、錢二位均未做深入考證。其實,《十六國春秋》於宋時仍存。如北宋初編成的大型類書《太平御覽》,即是抄錄《十六國春秋》最多的一部類書。北宋中後期司馬光編就的史學名著《資治通鑑》,亦大量抄錄了《十六國春秋》的史料。在南宋還是可以找到《十六國春秋》存在的痕跡。如南宋初孔傳的《東家雜記》提到,他讀過《十六國春秋》。號稱宋代四部目錄書之一的《遂初堂書目》著錄有《十六國春秋》。甚至明中期學者楊升庵也看到過《十六國春秋》,這比此後萬曆年間出現的《十六國春秋》殘本要早。這說明到明中期,《十六國春秋》仍存在。 《十六國春秋》是北魏崔鴻所撰的一部記述自西晉滅亡至北魏統一北方前,北方十六個政權興亡歷史的斷代史。魏晉南北朝時代是個動亂的時代,而對於史學,卻是個發展的時代。這一時期,「正史」名稱開始出現,並且在圖書分類中,「史部目錄」正式形成,使得史學由作為經學的附庸上升為同經學並立的獨立科目,並且確立了僅次於經學的重要地位。可以說,前承秦漢大一統之餘緒,後啟隋唐盛世之端倪的魏晉南北朝,在史學的進展上,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繁榮。 崔鴻的家世背景,不但富於史學的傳統,而且其高門大姓的出身,更是為其成書提供了優越條件。北魏時期,崔氏為北方地區的高門大族。崔鴻所屬的這一支原居河北清河郡,其曾祖崔曠早年隨南燕主慕容德南渡黃河,遷居於青州。崔曠在宋文帝時曾官至樂陵太守,崔鴻祖父崔靈延在宋孝武帝時為龍驤將軍、長廣太守、受封關內侯。孝文帝太和二十年(496年),北魏征南大將軍慕容白曜平定三齊,崔靈延以敗軍之將被俘並遷至北魏代京附近。崔鴻的伯父崔光也一同被遷。崔光後來出仕北魏,參與機要,成為拓跋王朝倚重的元老重臣。崔鴻的父親崔敬友是崔光之弟,曾出任本州治中、梁郡太守。更為重要的是,崔光也是北魏重要的史學家。從30歲起任著作郎,參與修撰北魏國史,到73歲病故,崔光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史職,這或許影響到了崔鴻的史學撰述。 崔鴻自身亦富有才學。《魏書》稱其「少好讀書,博綜經史」,以才學聞名於洛陽。他一生,歷仕孝文、宣武、孝明三朝,仕途相對平坦,職事之餘,被委以史任。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496年),崔鴻被拜為彭城王國左常侍,開始了其政治生涯。宣武帝景明三年,遷員外郎,兼尚書虞曹郎中,敕撰起居。又遷給事中兼祠部郎,轉尚書都兵郎中。永平初,徙三公郎中,加輕車將軍,又遷員外散騎常侍,領郎中。延昌四年(515年),遷中散大夫、高陽王友,又為司徒長史。 正光三年(520年),加前將軍,參修孝文帝、宣武帝起居。正光五年(524年),以本官修緝國史。孝昌初,拜黃門侍郎,尋加散騎常侍、齊州大中正。 正是在這樣的時代、家世背景下,崔鴻最終成就了《十六國春秋》這部史學名著。史稱崔鴻「弱冠便有著述之志」,他見晉、魏前史皆自成一家,無所措意,乃轉而綜合十六國史,「定為一書」,名曰《十六國春秋》。

史書記載

《北史列傳第三十二》 崔鴻,字彥鸞,少好讀書,博綜經史,稍遷尚書都兵郎中。詔太師、彭城王勰以下公卿朝士儒學才明者三十人,議定律令於尚書上省,鴻與光俱在其中,時論榮之。後為三公郎中,加員外散騎常侍。 延昌二年,將大考百寮,鴻以考令於體例不通,乃建議曰:「竊惟昔者為官求才,使人以器,黜陟幽明,揚清激濁。故績效能官,才必稱位者,朝升夕進,豈拘一階半級者哉。二漢以降,太和以前,苟必官須此人,人稱此職,或超騰升陟,數歲而至公卿,或長兼、試守稱允當遷進者,披卷則人人而是,舉目則朝貴皆然。故能時收多士之譽,國號豐賢之美。竊見景明以來考格,三年成一考,一考轉一階。貴賤內外,萬有餘人,自非犯罪,不問賢愚,莫不上中,才與不肖,比肩同轉。雖有善政如黃、龔,儒學如王、鄭,才史如班、馬,文章如張、蔡,得一分一寸,必為常流所攀,選曹亦抑為一概,不曾甄別。琴瑟不調,改而更張,雖明旨已行,猶宜消息。」武帝不從。三年,鴻以父憂解任,甘露降其廬前樹。十一月,宣武以本官征鴻。四年,復有甘露降其京兆宅之庭樹。後遷中散大夫、高陽王友,仍領郎中。正光元年,加前將軍,修孝文、宣武《起居注》。光撰魏史,徒有卷目,初未考正,闕略尤多,每云:「此史會非我世所成,但須記錄時事,以待後人。」臨薨,言鴻於孝明。五年,詔鴻以本官修緝國史。孝昌初,拜給事黃門侍郎,尋加散騎常侍、齊州大中正。鴻在史甫爾,未有所就。尋卒,贈鎮東將軍、度支尚書、青州刺史。鴻弱冠便有著述志。見晉、魏前史,皆成一家,無所措意。以劉元海、石勒、慕容俊、苻健、慕容垂、姚萇、慕容德、赫連屈丐、張軌、李雄、呂光、乞伏國仁、禿髮烏孤、李皓、沮渠蒙遜、馮跋等並因世故,跨僭一方,各有國書,未有統一,鴻乃撰為《十六國春秋》,勒成百卷,因其舊記,時有增損褒貶焉。鴻二世仕江左,故不錄僭晉、劉、蕭之書,又恐識者責之,未敢出行於外。宣武聞其撰錄,遣散騎常侍趙邕詔鴻曰:「聞卿撰定諸史,甚有條貫,便可隨成者送至,朕當於機事之暇覽之。」鴻以其書有與國初相涉,言多失體,且既訖,不奏聞。鴻後典起居,乃妄載其表曰:臣聞帝王之興也,雖誕應圖籙,然必有驅除,蓋所以翦彼厭政,成此樂推。故戰國紛紜,年過十紀,而漢祖夷殄群豪,開四百之業。歷文、景之懷柔蠻夏,世宗之奮揚威武,始得涼、朔同文,牂、越一軌。於是司馬談司馬遷感漢德之盛,痛諸史放絕,乃鈐括舊書,著成《太史》,所謂緝茲人事,光彼天時之義也。昔晉惠不競,華戎亂起,三帝受制於奸臣,二皇晏駕於非所,五都蕭條,鞠為煨燼。趙、燕既為長蛇,遼海緬成殊域,中原無主,八十餘年。遺晉僻遠,勢略孤微,人殘兵革,靡所歸控。皇魏龍潛幽、代,內修德政,外抗諸偽,並、冀之人,懷寶之士,襁負而至者日月相尋。太祖道武皇帝以神武之姿,接金行之運,應天順人,龍飛受命。太宗必世重光,業隆玄默。世祖雄才力睿略,闡曜威靈,農戰兼修,掃清氛穢。歲垂四紀,而寰宇一同,百姓始得陶然蘇息,欣於堯、舜之代。 自晉永寧以後,雖所在稱兵,競自尊樹,而能建邦命氏,成為戰國者,十有六家。善惡興滅之形,用兵乖會之道,亦足以垂之將來,昭明勸戒。但諸史殘缺,體例全虧,編錄紛謬,繁略失所,宜審正同異,定為一書。誠知敏謝允南,才非承祚,然《國志》、《史考》之美,竊亦輒所庶幾。始自景明之初,搜集諸國舊史,屬遷京甫爾,率多分散,求諸公私,驅馳數歲。及臣家貧祿微,唯任孤力,至於書寫所資,每不周接。暨正始元年,寫乃向備。謹於吏案之暇,草構此書,區分時事,各系本錄。稽以長曆,考諸舊志,刪正差謬,定為實錄,商較大略,著《春秋》百篇。至三年之末,草成九十五卷。唯常琚所撰李雄父子據蜀時書,尋訪不獲,所以未及善成。輟筆私求,七載於今。此書本江南撰錄,恐中國所無,非臣私力所能終得。其起兵僭號,事之始末,乃亦頗有,但不得此書,懼簡略不成。久思陳奏,乞敕緣邊求采,但愚賤無因,不敢輕輒。散騎常侍、太常少卿、荊州大中正趙邕忽宣明旨,敕臣送呈,不悟九皋微志,乃得上聞。奉敕欣惶,慶懼兼至。今謹以所訖者附臣邕呈奏。 臣又別作《序例》一卷、《年志》一卷,仰表皇朝統括大義,俯明愚臣著錄微體。徒竊慕古人立言美意,文致疏鄙,無一可觀,簡御之日,伏深慚悸。 崔鴻意如此。自正光以前,不敢顯行其書。自後以其伯崔光貴重當朝,知時人未能發明其事,乃頗傳讀。然鴻經綜既廣,多有違謬。天興二年,姚興改號鴻始,而鴻以為改在元年;明元永興二年,慕容超禽於廣固,鴻又以為在元年;太常二年,姚泓敗於長安,而鴻亦以為滅在元年。如此之失,多不考正。

親屬成員

崔業傳承至崔溫、崔林(《廣韻》說) 崔業 崔昱 崔紹 崔雅 崔忠 崔泰 崔恪 崔因 崔雙 崔邯 崔寓 崔林 崔景 崔璉 崔權 崔濟 崔湫 崔融 崔溫

崔鴻墓誌

《崔鴻墓誌》,北魏孝昌二年(公元526年)9月造,敘述了北魏著名史學家崔鴻的生平、著述等。該墓誌的書法反映了魏書在當時的特點,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文物價值。

原圖來源 崔鴻圖冊


中文名 崔鴻墓誌 主人公 崔鴻
所在地 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質 地 青石
年 代 南北朝 形 狀 正方形
出土地 山東臨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