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工作介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工作介质
圖片來自百度

各种热机中借以完成能量转化的媒介物质

工作介质,简称“工质”,是各种热机中借以完成能量转化的媒介物质。这些物质通常以可逆的相变(如气-液相变)来增大功率。如蒸汽引擎中的蒸汽、制冷机中的雪种等等。

  • 简 称:工质
  • 物理性质:良好的热力学性能、具有化学惰性
  • 化学性质:是否具有毒性或可燃性

基本介绍

一般的蒸汽机在工作时,将蒸汽的热能释放出来,转化为机械能以产生原动力;而制冷机的雪种则用来降低温处的热量传动到高温处。

传统工业及生活中较常见的工质是部分卤代烃(尤其是氯氟烃),但现在由于它们具有臭氧消耗效应而逐渐被淘汰。其他应用较广的工质有氨气、二氧化硫和非卤代烃(例如甲烷

物理性质

理想的工质具有良好的热力学性能、具有化学惰性、安全环保且易于获取。所应满足的热力学性质条件有:沸点稍低于目标温度、具有较高汽化热[1] 、处于液态时密度中等、变成气态时密度相对较高兵器仍具有较高的临界温度。由于沸点和气体密度与压强有关,一般要根据特定的运行压强选择合适的工质。现在满足这些条件的、性能优异的工质主要是氯氟烃。

化学性质

工质材料与某些机械部件(如压缩机、管道、蒸发器冷凝器)间的兼容性高低需要考虑工质的腐蚀性。在安全方面,则需要考虑到工质是否具有毒性或可燃性

历史

在20世纪80年代臭氧层空洞问题暴露之前,世界上应用的最广泛的工质是卤代甲烷——二氯二氟甲烷(R-12)及氯二氟甲烷(R-22)。R-12较常运用于汽车空调和小型冰箱上,而R-22较常运用于住宅空调和轻型商用空调、冰箱和冷冻机上。一些较老的系统中还运用了三氯氟甲烷(R-11),因为它具有相对较高的沸点使得低压系统得以被制造出来,减轻了系统所需的组件的机械强度。美国于1995年停止生产新的R-12,且将于2020年淘汰R-22。[[1,1,1,2[四氟乙烷]](R-134a)及某些混合物正在取代氯代烃。一种常见的由二氟甲烷(R-32)与五氟乙烷(R-125,即“氟利昂”)以1:1的比例混合而成的称为R-410A的近共沸混合物正在越来越快地取代R-22。R-410A通常在市场上以商品名“Puron”销售。

视频

空调制冷剂:制冷循环的工作介质

好看视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