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布尔津县」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3 次修訂)
行 1: 行 1:
 
[[File:布尔津县.jpg|350px|缩略图|右|<big>布尔津县</big>[http://photocdn.sohu.com/20160105/Img433504253.jpg 原图链接][http://roll.sohu.com/20160105/n433504239.shtml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File:布尔津县.jpg|350px|缩略图|右|<big>布尔津县</big>[http://photocdn.sohu.com/20160105/Img433504253.jpg 原图链接][http://roll.sohu.com/20160105/n433504239.shtml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布尔津县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下辖的一个县。面积10362平方千米,人口7万。邮政编码836600。县人民政府驻布尔津镇。
+
''' 布尔津县''' 是中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阿勒泰]] 地区下辖的一个县。面积10362平方千米,人口7万。邮政编码836600。县人民政府驻布尔津镇。
  
 县城西北有著名旅游景点喀纳斯和喀纳斯湖。
+
 县城西北有著名旅游景点喀纳斯和[[ 喀纳斯湖]]
  
 
==名称由来==
 
==名称由来==
  
 县因布尔津河而得名。“布尔津”,蒙古语。在蒙古语,把三岁公骆驼称为“布尔”,“津”则为放牧者之意。当地哈萨克语还称此地为“奎干”(为汇合处之意),因布尔津河在这里汇入额尔齐斯河。
+
 县因[[ 布尔津河]] 而得名。“布尔津”,蒙古语。在蒙古语,把三岁公骆驼称为“布尔”,“津”则为放牧者之意<ref>[https://new.qq.com/omn/20180202/20180202B05BAL.html 布尔津许你一场雾凇情缘],腾讯网,2018-02-02</ref> 。当地哈萨克语还称此地为“奎干”(为汇合处之意),因布尔津河在这里汇入[[ 额尔齐斯河]]
  
 在西汉时期是西匈奴的游牧地。三国时属鲜卑,隋唐时期属突厥。清朝在平定准噶尔部后,布尔津一带属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军节制下的科布多参赞大臣管辖,同时这里也是阿尔泰乌梁海左翼属下的游牧地。
+
 在[[ 西汉]] 时期是西匈奴的游牧地。[[ 三国]] 时属鲜卑,隋唐时期属突厥。清朝在平定准噶尔部后,布尔津一带属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军节制下的科布多参赞大臣管辖,同时这里也是阿尔泰乌梁海左翼属下的游牧地。
  
 
==管辖记载==
 
==管辖记载==
  
 布尔津县高山逶迤,草原辽阔,水草丰美,自古以来就是中国西部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
+
 布尔津县高山逶迤,[[ 草原]] 辽阔,水草丰美,自古以来就是中国西部[[ 游牧民族]] 繁衍生息的地方。
  
 据史料记载,布尔津隶属阿勒泰地区,古称蒙古西部草原。历代建制均属中国地方政权,秦代与两汉时期均属匈奴,三国时期属鲜卑,宋朝后,布尔津一带归铁木真统有,是成吉思汗三子窝阔台的封地。
+
 据[[ 史料]] 记载,布尔津隶属阿勒泰地区,古称蒙古西部草原。历代建制均属中国地方政权,秦代与两汉时期均属匈奴,三国时期属鲜卑,[[ 宋朝]] 后,布尔津一带归铁木真统有,是[[ 成吉思汗]] 三子窝阔台的封地。
  
 
 元朝,属元朝中央政府管辖。明代属卫拉特部首领管辖。
 
 元朝,属元朝中央政府管辖。明代属卫拉特部首领管辖。
  
 清代,以满族为代表的中国中央王朝统辖蒙古草原和西域。清政府在漠北、职权勒泰山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府、科布多参赞大臣行使军政权力。清光绪三十年,科布多、阿勒泰分治,设阿勒泰办事大臣,归清廷理藩院节制,布尔津归阿勒泰办事大臣管辖。民国初期,沿袭清朝旧制,阿勒泰作为特区,直属北京中央政府管辖。
+
 清代,以[[ 满族]] 为代表的中国中央王朝统辖蒙古草原和[[ 西域]] 。清政府在漠北、职权勒泰山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府、科布多参赞大臣行使军政权力。清[[ 光绪]] 三十年,科布多、阿勒泰分治,设阿勒泰办事大臣,归清廷理藩院节制,布尔津归阿勒泰办事大臣管辖。民国初期,沿袭清朝旧制,阿勒泰作为特区,直属北京中央政府管辖。
  
 
 光绪三十一年(1905)是阿尔泰办事大臣的管辖地。
 
 光绪三十一年(1905)是阿尔泰办事大臣的管辖地。
  
民国元年,北京中央政府设阿勒泰办事长官公署,为一特别行政区。
+
[[ 民国]] 元年,[[ 北京]] 中央政府设阿勒泰办事长官公署,为一特别行政区。
  
 
 民国八年阿尔泰划归新疆省,设阿山道。同年,布尔津正式设县,先后属阿山道、阿山行政区、阿山专区、阿勒泰专区辖。
 
 民国八年阿尔泰划归新疆省,设阿山道。同年,布尔津正式设县,先后属阿山道、阿山行政区、阿山专区、阿勒泰专区辖。
行 29: 行 29:
 
 民国八年后,人们省去“河”字称为“布尔津县”,属阿山道管辖。同年8月委任鲁效祖为县治委员。翌年,任命鲁效祖为县知事。
 
 民国八年后,人们省去“河”字称为“布尔津县”,属阿山道管辖。同年8月委任鲁效祖为县治委员。翌年,任命鲁效祖为县知事。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9月1日,伊、塔、职权三区革命,阿勒泰民族军击败国民党军他占领布尔津,建立了布尔津县政府,阿克扎木被任命为县长。
+
[[ 中华民国]] 三十四年9月1日,伊、塔、职权三区革命,阿勒泰民族军击败[[ 国民党]] 军他占领布尔津,建立了布尔津县政府,阿克扎木被任命为县长。
  
1949年9月25、26日新疆和平解放后,伊、塔、阿三区组建的布尔津县政府继续行使管理权,1950年8月,在布尔津县城召开了首次各民族各界人民代表会 ,选举产生了布尔津县人民政府。
+
1949年9月25、26日新疆和平解放后,伊、塔、阿三区组建的布尔津县政府继续行使管理权,1950年8月,在布尔津县城召开了首次各民族各界人民代表[[ 议]] ,选举产生了布尔津县[[ 人民政府]]<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d0d2c50100im8w.html 童话边城----布尔津县],新浪博客, 2010-6-2 </ref>
  
1970年后属阿勒泰地区。[2]
+
1970年后属阿勒泰地区。
 +
 
 +
==视频==
 +
===<center> 布尔津县 相关视频</center>===
 +
<center> 新疆布尔津旅游局宣传视频 </center>
 +
<center>{{#iDisplay:o08119svpyx|560|390|qq}}</center>
 +
<center>一分钟带你游新疆 布尔津县! </center>
 +
<center>{{#iDisplay:b3011des8pz|560|390|qq}}</center>
 +
 
 +
==参考文献==
 +
 
 +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於 2020年6月18日 (四) 03:41 的最新修訂

布爾津縣是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地區下轄的一個縣。面積10362平方千米,人口7萬。郵政編碼836600。縣人民政府駐布爾津鎮。

縣城西北有著名旅遊景點喀納斯和喀納斯湖

名稱由來

縣因布爾津河而得名。「布爾津」,蒙古語。在蒙古語,把三歲公駱駝稱為「布爾」,「津」則為放牧者之意[1]。當地哈薩克語還稱此地為「奎干」(為匯合處之意),因布爾津河在這裡匯入額爾齊斯河

西漢時期是西匈奴的遊牧地。三國時屬鮮卑,隋唐時期屬突厥。清朝在平定準噶爾部後,布爾津一帶屬烏里雅蘇台定邊左副將軍節制下的科布多參贊大臣管轄,同時這裡也是阿爾泰烏梁海左翼屬下的遊牧地。

管轄記載

布爾津縣高山逶迤,草原遼闊,水草豐美,自古以來就是中國西部遊牧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

史料記載,布爾津隸屬阿勒泰地區,古稱蒙古西部草原。歷代建制均屬中國地方政權,秦代與兩漢時期均屬匈奴,三國時期屬鮮卑,宋朝後,布爾津一帶歸鐵木真統有,是成吉思汗三子窩闊台的封地。

元朝,屬元朝中央政府管轄。明代屬衛拉特部首領管轄。

清代,以滿族為代表的中國中央王朝統轄蒙古草原和西域。清政府在漠北、職權勒泰山設烏里雅蘇台將軍府、科布多參贊大臣行使軍政權力。清光緒三十年,科布多、阿勒泰分治,設阿勒泰辦事大臣,歸清廷理藩院節制,布爾津歸阿勒泰辦事大臣管轄。民國初期,沿襲清朝舊制,阿勒泰作為特區,直屬北京中央政府管轄。

光緒三十一年(1905)是阿爾泰辦事大臣的管轄地。

民國元年,北京中央政府設阿勒泰辦事長官公署,為一特別行政區。

民國八年阿爾泰劃歸新疆省,設阿山道。同年,布爾津正式設縣,先後屬阿山道、阿山行政區、阿山專區、阿勒泰專區轄。

民國八年後,人們省去「河」字稱為「布爾津縣」,屬阿山道管轄。同年8月委任魯效祖為縣治委員。翌年,任命魯效祖為縣知事。

中華民國三十四年9月1日,伊、塔、職權三區革命,阿勒泰民族軍擊敗國民黨軍他占領布爾津,建立了布爾津縣政府,阿克扎木被任命為縣長。

1949年9月25、26日新疆和平解放後,伊、塔、阿三區組建的布爾津縣政府繼續行使管理權,1950年8月,在布爾津縣城召開了首次各民族各界人民代表會議,選舉產生了布爾津縣人民政府[2]

1970年後屬阿勒泰地區。

視頻

布爾津縣 相關視頻

新疆布爾津旅遊局宣傳視頻
一分鐘帶你游新疆 布爾津縣!

參考文獻

  1. 布爾津許你一場霧凇情緣,騰訊網,2018-02-02
  2. 童話邊城----布爾津縣,新浪博客, 201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