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布朗大學」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布朗大学'''({{lang-en|'''Brown University'''}},{{lang-la|'''Universitas Brunensis'''}}),简称'''布朗'''({{lang-en|'''Brown'''}}),位于美…”)
 
(removed Category:非營利機構 using HotCat
 
(未顯示由 3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8 次修訂)
行 1: 行 1:
''' 布朗大学''' ({{lang-en|'''Brown University'''}},{{lang-la|'''Universitas Brunensis'''}} ),简称'''布朗'''({{lang-en|'''Brown'''}} ),位于[[美国]][[罗德岛州]][[普罗维登斯 (罗德岛州)|普罗维登斯]]市,是美国八所著名[[常春藤盟校]]之一。布朗大学也是美国第一所可以接受任何宗教背景的学生入学的高校。学校前身为1764年创建的'''美洲新英格兰英属罗德岛和普罗维登斯殖民地学院'''({{lang-en|'''College in the English Colony of Rhode Island and Providence Plantations, In New England, In America'''}})。布朗大学的入学竞争极为激烈,本科生入学率仅为7%,部分专业录取率不足5%,这是全美所有具有博士授予权的高校中列于第6最低的接受率。
+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20px;">
 +
{| class="wikitable"
 +
|-
 +
!布朗大學 <br> Brown University
 +
|-
 +
| <center><img src="http://image.liuxue360.com/album/2011/04/01/20110401114047003.jpg" width="300" ><br>[http://photo.liuxue360.com/00000156/3.html <small>圖片來源liuxue360</small>] </center>
 +
<center><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0/07/BrownU-CoA.svg/340px-BrownU-CoA.svg.png" width="150" ><br><small>校徽</small>
 +
|-
 +
|'''創建時間'''  1805年
 +
|-
 +
|'''校址'''   [[美國]][[羅得島州]][[普羅維登斯]]
 +
|-
 +
|'''校長'''   Christina Hull Paxson
 +
|-
 +
|'''學校類型'''  私立大學
 +
|-
 +
|''' 校區'''    都市,143英畝(58公頃)
 +
|-
 +
||''' 網站'''    {{URL|brown.edu}}
 +
|-
 +
|}
 +
</div>
 +
 
 +
'''布朗 大学''' 布朗大學 英語:'''Brown University''',拉丁語:'''Universitas Brunensis'''),位于[[美国]][[罗德岛州]][[普罗维登斯 (罗德岛州)|普罗维登斯]]市,是美国八所著名[[常春藤盟校]]之一。布朗大学也是美国第一所可以接受任何宗教背景的学生入学的高校。学校前身为1764年创建的'''美洲新英格兰英属罗德岛和普罗维登斯殖民地学院'''({{lang-en|'''College in the English Colony of Rhode Island and Providence Plantations, In New England, In America'''}})。布朗大学的入学竞争极为激烈,本科生入学率仅为7%,部分专业录取率不足5%,这是全美所有具有博士授予权的高校中列于第6最低的接受率。
  
 
 布朗大学的资金资助项目每年以[[奖学金]]、[[助学金]]、贷款等形式向学生提供大约7亿[[美元]]的资助,这使得超过50%的学生可以获得资助。布朗大学于1847年在所有常春藤盟校中最早成立了面向本科生的[[工程]]系,它同时也是最早开始重视传媒教育的高校。截止2017年,共有[[各大學諾貝爾獎得主列表|7位校友及教职工]]曾获得[[诺贝尔奖]](其中1位校友)。
 
 布朗大学的资金资助项目每年以[[奖学金]]、[[助学金]]、贷款等形式向学生提供大约7亿[[美元]]的资助,这使得超过50%的学生可以获得资助。布朗大学于1847年在所有常春藤盟校中最早成立了面向本科生的[[工程]]系,它同时也是最早开始重视传媒教育的高校。截止2017年,共有[[各大學諾貝爾獎得主列表|7位校友及教职工]]曾获得[[诺贝尔奖]](其中1位校友)。
 +
 +
== 學校排名 ==
 +
布朗大學是美國的頂尖大學之一,2005年[[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按高中生[[顯示性偏好]]將其排在全美第7位,<ref>{{cite web|url=http://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601105 |title=SSRN-A Revealed Preference Ranking of U.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y Christopher Avery, Mark Glickman, Caroline Hoxby, Andrew Metrick |publisher=Papers.ssrn.com |accessdate=February 22, 2010}}</ref> 此外因為有眾多的[[羅德獎學金]]、[[杜魯門獎學金]]、[[馬歇爾獎學金]]、[[蓋茨獎學金]]得主而列在[[新聞週刊]]/[[每日野獸]]的“美國聰明人士最多學校”(America's Brainiac Schools)中第5位。<ref>{{cite web|title=America's Brainiac Colleges|url=http://www.thedailybeast.com/newsweek/features/college-rankings/2011/brainiacs.all.html|publisher=The Daily Beast|accessdate=January 28, 2012}}</ref>
 +
 +
== 校園 ==
 +
1764年建校时取名为罗德岛学院,是[[新英格兰]]地区第三古老,全美第七古老的高校,離哈佛大学(位于剑桥)有90公里左右,大约1小时25分钟車程。
 +
 +
== 教学 ==
 +
 +
=== 布朗/RISD双学位项目 ===
 +
布朗与[[罗德岛设计学院]](RISD)毗邻,后者是全美一流的艺术学院<ref>{{cite web|title=RISD Ranks #1 for Fine Arts Grad Programs|url=http://www.risd.edu/About/News/RISD_Ranks_1.aspx|accessdate=9 March 2015|date=15 March 2011|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727031422/http://www.risd.edu/about/news/risd_ranks_1.aspx|archivedate=2015年7月27日}}</ref>。布朗与RISD的学生可以自由选修对方学校的课。布朗的学生可以将最多四门RISD课程计入自己的学位课程之内。
 +
 +
布朗/RISD双学位项目2015年秋季录取了512名申请者中的17位,录取率为3.3%。<ref name="ReferenceC">news.brown.edu/articles/2015/03/admission; sourcing admissions dean James Miller</ref>被录入该项目的学生将在五年内完成学业,届时将同时获得布朗的文学学士学位(A.B.)以及RISD的艺术学士学位(B.F.A.)。
 +
修读双学位的学生可以选择独特的跨学科教育方向,例如工业设计与工程,哲学与雕塑,或者建筑学与城市研究。
 +
 +
== 著名校友 ==
 +
* [[龐建國]],[[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曾任台北市議員與立法委員。
 +
* [[杨卫]],[[浙江大学]]校长, [[固體力学]]专家,[[中國科学院]]院士。
 +
* [[王仁 (消歧义)|王仁]], 中國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大陆力学与[[地质学]]和固体[[地球物理学]]相结合的先驱者。
 +
* [[金墉]], [[世界銀行]]行長。
 +
* {{tsl|en|Brian Moynihan||Brian Moynihan}}, [[美国银行]]主席兼CEO。
 +
* [[安迪·赫兹菲尔德]], 美國计算机科学家与程式员,是麦金塔电脑开发小组最早的成员之一。现服务于Google。
 +
* [[小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 美国著名慈善家、[[洛克菲勒家族]]的重要人物。
 +
* [[約翰·海]], [[林肯]]總統的私人秘書。
 +
* [[小約翰‧肯尼迪]],[[肯尼迪]]總統的兒子。
 +
* [[艾美·卡特]], [[卡特]]總統的女兒。
 +
* [[丁启财]],美國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教授,[[固體力学]]专家。
 +
* [[蔡斯 (美國陸軍將領)|蔡斯]],[[美國陸軍]]少將,擔任過[[太平洋戰爭]]戰場指揮官、[[美軍顧問團 (中華民國)|駐台美軍顧問團]]團長。
 +
* [[艾瑪·華森]],英國女演員,因出演電影《[[哈利波特]]》系列而聞名。
 +
* [[岡政偉]],美劇《英雄》中的男主角之一。
 +
* {{tsl|en|Lorraine Nicholson||Lorraine Nicholson}},美國女演員
 +
 +
== 外部連結 ==
 +
* [http://www.brown.edu/ 布朗大學]
 +
 +
== 資料來源 ==
 +
<references/>
 +
 +
 +
{{Authority control}}
 +
{{DEFAULTSORT:Brown University}}
 +
 +
[[Category:大專院校‎]]

於 2020年8月14日 (五) 21:03 的最新修訂

布朗大學
Brown University

圖片來源liuxue360

校徽
創建時間 1805年
校址   美國羅得島州普羅維登斯
校長   Christina Hull Paxson
學校類型 私立大學
校區   都市,143英畝(58公頃)
網站   brown.edu

布朗大學布朗大學(英語:Brown University,拉丁語:Universitas Brunensis),位於美國羅德島州普羅維登斯市,是美國八所著名常春藤盟校之一。布朗大學也是美國第一所可以接受任何宗教背景的學生入學的高校。學校前身為1764年創建的美洲新英格蘭英屬羅德島和普羅維登斯殖民地學院英語:College in the English Colony of Rhode Island and Providence Plantations, In New England, In America)。布朗大學的入學競爭極為激烈,本科生入學率僅為7%,部分專業錄取率不足5%,這是全美所有具有博士授予權的高校中列於第6最低的接受率。

布朗大學的資金資助項目每年以獎學金助學金、貸款等形式向學生提供大約7億美元的資助,這使得超過50%的學生可以獲得資助。布朗大學於1847年在所有常春藤盟校中最早成立了面向本科生的工程系,它同時也是最早開始重視傳媒教育的高校。截止2017年,共有7位校友及教職工曾獲得諾貝爾獎(其中1位校友)。

學校排名

布朗大學是美國的頂尖大學之一,2005年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按高中生顯示性偏好將其排在全美第7位,[1] 此外因為有眾多的羅德獎學金杜魯門獎學金馬歇爾獎學金蓋茨獎學金得主而列在新聞週刊/每日野獸的「美國聰明人士最多學校」(America's Brainiac Schools)中第5位。[2]

校園

1764年建校時取名為羅德島學院,是新英格蘭地區第三古老,全美第七古老的高校,離哈佛大學(位於劍橋)有90公里左右,大約1小時25分鐘車程。

教學

布朗/RISD雙學位項目

布朗與羅德島設計學院(RISD)毗鄰,後者是全美一流的藝術學院[3]。布朗與RISD的學生可以自由選修對方學校的課。布朗的學生可以將最多四門RISD課程計入自己的學位課程之內。

布朗/RISD雙學位項目2015年秋季錄取了512名申請者中的17位,錄取率為3.3%。[4]被錄入該項目的學生將在五年內完成學業,屆時將同時獲得布朗的文學學士學位(A.B.)以及RISD的藝術學士學位(B.F.A.)。 修讀雙學位的學生可以選擇獨特的跨學科教育方向,例如工業設計與工程,哲學與雕塑,或者建築學與城市研究。

著名校友

外部連結

資料來源

  1. SSRN-A Revealed Preference Ranking of U.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y Christopher Avery, Mark Glickman, Caroline Hoxby, Andrew Metrick. Papers.ssrn.com. [February 22, 2010]. 
  2. America's Brainiac Colleges. The Daily Beast. [January 28, 2012]. 
  3. RISD Ranks #1 for Fine Arts Grad Programs. 15 March 2011 [9 March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7月27日). 
  4. news.brown.edu/articles/2015/03/admission; sourcing admissions dean James Mil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