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布农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布农族
Bunun

原图链结图片来自formosaimage
总人口
约58,944人(2019年1月)
分布地区
语言
相关民族
  • 和其他台湾原住民都属于台湾南岛民族
  • 和岛屿东南亚、非洲马达加斯加岛
    以及大洋洲密克罗尼西亚、美拉尼西亚
    波里尼西亚的“南岛民族”相关


布农族布农语Bunun),旧称布嫩,清代文献称为武仑族台湾原住民的一个族群,主要居住在海拔1,500公尺以上的高山上,现在的人口约五万馀人。

简介

布农族,全族人口约58,759人。就迁移而言,布农人是台湾的原住民当中,人口移动幅度最大、伸展力最强的一族。 在日本殖民时期布农族是台湾原住民族中,最后归顺日本的一族,也是抗日时间最长的一族。抗日事件频传,如丹大、逢板、雾鹿、初来、 内本鹿[1]、大关山及大分事件的英勇事迹[2][3]

地理分布

布农族居住于中央山脉两侧,是典型的高山民族。依据布农族口传历史,该族最早居住地可能是在现今彰化县鹿港镇云林县斗六市南投县竹山镇南投市等地[4],后来才渐渐往高山迁移。目前所知的最早的居住地是南投县的仁爱乡信义乡

十八世纪时,世居南投的布农族开始大量的迁移[5],一是往东迁至花莲的卓溪乡、万荣乡,再从花莲移至台东的海端乡与延平乡。另一支沿著中央山脉南移至高雄的那玛夏乡与桃源乡以及台东县海端乡的山区。由于民族大迁移的结果,该族的分布范围也因此扩展遍布于南投、高雄、花莲、台东等县境内。

布农族共分为六个群,均居住于南投一带,分别是卓社群、郡社群、卡社群、丹社群、峦社群以及已被邹族同化的兰社群(Takipulan)。目前各群居住地分别如下:

文化特色

在台湾的原住民中,布农族是传统祭仪最多的一族。由于对于小米收获的重视,因而发展出一系列繁复而长时间的祭祀仪式。一些比较常被学者提到的仪式,包括“小米开垦祭”(Mapulaho)、“小米播种祭”(Igbinagan)、“除草祭”(Inholawan)、“收获祭”(Sodaan)、“入仓祭”(Andagaan)、“射耳祭”(Malahodaigian) 等。对于农事或狩猎行事的时间,布农人依著植物的枯荣与月亮的盈缺来决定。例如李花盛开时,适合播种小米;月缺时适合驱虫、除草;满月时适合收割举行收获祭。由月亮的圆满来象征人生的圆满与小米的丰收,以月缺来表示怯除不好的事物,希望它快快消失。在除草祭仪结束后,布农人打起陀螺,祈望小米像陀螺快速旋转 (快速成长)。并在空地上架起秋千,希望小米如秋千荡(长)得一样高。因此,我们可以说,布农人是一个充满想像力、生活态度充满象征意味的民族。

八部合音

布农人不但祭仪的繁复,在音乐上也发展出相当复杂的和音唱法,配合祭礼的进行。早时西方音乐学者认为音乐发展的程序是由单音复音而至和声,至1952年日本的音乐学者黑泽隆朝将布农族的“祈祷小米丰收歌”(Pasibutbut) 寄交联合国的文教组织于年度大会上发表,与会学者听了之后,惊讶于古老的部落会有如此繁复的和音,因而重新审视音乐起源说的论点。

这首歌是以多声部和音唱法,由低渐渐上升,一直唱到最高音域的和谐音,以美妙的和声娱悦天神,同时也依此判断当年小米之收成。为了祈求小米能够丰收,布农族社里的男子围成一圈(一般是六至十二人,偶数),一起合唱“祈祷小米丰收歌”。族人相信,歌声越好天神越高兴,今年的小米就会结实累累。因此,每一个人都以虔敬的心情唱著。歌声一开始,其实只有四部合音(mabungbung、maidadu、mandaza以及mahosngas),但是透过加强胸腔共鸣并拉开后口腔的方式,强化基音声部以上的泛音,耳朵敏锐的人可以听到五度泛音,当献唱群的声音尚未到达自然泛音大三和弦的位置时,在声谱仪分析中,就可以看到八部的效果,详见吴荣顺于〈偶然与意图〉(美育双月刊第140期,2004年,第24-25页) 。

“八部合音”系某位布农人自称

成功大学台湾文学系布农族裔阿诺.伊斯巴利达夫老师于2010年12月14日写给杨金峯的信件中表示:“‘八部合音’之说是不切实际的,的确是族人不太熟谙乐理者所自称的名词,又加上采访者也不明就里,且顺理成章的报导起来。”因为,加重低音共鸣产生泛音的做法,某些听觉敏锐者可以听到两部的“平行复音”,四个声部的演唱就形成四组平行复音的繁复声响现象,因而加意予以名之,此不合学术规范:一则,这个名称不是布农族人普遍性的称呼;再则,不能因为少数人才能听到的声音,而由他人为布农族的文化瑰宝取一新名;最后,若是因为人声中的自然泛音被加重,而视为多个声部现象,如此一来,大多数的合唱到底是几部合音,就很难定义之。

各传统民族复音唱法大多是复旋律的织体,罕见“泛音和声合唱”,此堪称为世界音乐之瑰宝。

洪水传说

太古时代洪水淹没了大地,形成了一片茫茫大海,仅剩玉山、峦大山、郡大山、shilubiya山的山顶露在水面上。 人们避难到玉山的山顶上,可是所有的粟谷尽失,无以为炊。还好山上有很多兽类,于是捕猎生食充饥。由于没有火,生活很不方便,只好到处寻火,有一天终于发现卓社大山上有火光。于是立刻派一只鸟去索火,可是在回程途中熄火了;再改派长尾鸟去,长尾鸟却在飞行途中落水淹死。最后,人们派出haipiji鸟去,这才如愿以偿,得火而归。

后来,有一次螃蟹和大蛇争斗,螃蟹剪破了大蛇的肚子,大蛇痛得向西逃窜而去,其经过之处形成一道溪流,积水顺溪而退,又露出原来的陆地来。人们大喜,纷纷下山求美地,而离散四方,各自组织部社,以至于今。

知名人物

参见“台湾原住民人物列表

政治

  • 拉马达·星星
  • 拉荷·阿雷,率领族人抗日十多年的英雄。
  • 林清水,1908年-1993年,创建古努安部落(马远部落),曾任马远村村长,万荣乡乡长。
  • 吕必贤,东台湾布农八部合音推动者,教育家,曾任花莲县议员,现任卓溪乡长。
  • 尤哈尼.伊斯卡卡夫特:台湾基督长老教会传道师、社会运动家,原住民族自治重要推动者之一,曾任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主任委员、总统府国策顾问、台湾驻斐济代表处代表。

歌手、演艺人员

  • 王宏恩,知名男歌手。族名Biung Sauhluman Tankisia Takisvislainan Tak-Banuaz
  • 高胜美,知名女歌手。
  • 高靖榕,电影演员,1/2布农族血统。
  • 秀兰玛雅,知名女歌手,1/2竹东人布农族血统。
  • 胡元恺,创作歌手,1/2血统(布农族+排湾族)。
  • 朗蔚‧玛拉斯拉散,音乐制作人,原住民音乐研究,古谣教学传唱。
  • 司阿定,南投地区布农耆老的“天籁合声”保存者。
  • 南投县信义乡布农文化协会,为pasibutbut~布农音乐--国家指定重要无形文化保存团体,103年第25届传艺金曲奖最佳专辑制作人奖。
  • 幸益真:高山向导,人称“蓝教官”,曾参与拍摄《MIT台湾志》。

体育界

学界、教育界

  • 江冠荣,原住民族布农族第一位获选国家级奖章国家青年国际参与奖章,南岛民族建筑学者,目前于北京清华大学
  • 尤哈尼‧依斯卡卡夫特,本名Yuhani Isqaqavut。原运领袖。曾任行政原住民主任委员,玉山神学院教授。
  • 林秋玲,居住法国的布农族,新时代心灵治疗师。
  • 亚磊丝·泰吉华坦,天才儿童教育家,两岸专栏作家,演说家、剧作家,台湾原住民文创先驱推手,Yahoo部落格名人,擅长策画国际活动行销台湾原住民各族文化。
  • 马彼得,南投地区布农八部合音传承教育者,曾率领布农儿童合唱团在两岸及国际多场演出。
  • 林渊源,台湾生态学者研究高山最倚重的国家公园导览人。
  • 田知学,第一位通过美国医师执照、具申请美国住院医师资格之台湾原住民。
  • 海树儿·犮剌拉菲,布农族学者,长期研究布农族历史文化与政治,著有“布农族部落起源及部落迁移史”,“palihabasan:布农族神话传说及其汇编” 等著作。

文学

艺术

依法儿‧玛琳奇那:Eval Malinjinnan,旅澳洲艺术创作,画家,插画家,原住民族文化推广。“伊布奶奶的神奇豆子” 布农族主题儿童书插画,目前就读澳洲新英格兰大学社会科学主攻原住民族学硕士班。

媒体

统计

县市别布农族人口 (2000年)[6]
县市 布农族人口 总人口 比率
南投县 11,116 487,398 2.28%
高雄县 6,785 1,262,969 0.54%
花莲县 6,660 327,064 2.04%
台东县 5,909 204,919 2.88%
新北市 2,261 3,722,082 0.06%
桃园县 1,923 1,808,833 0.11%
台中县 1,643 1,510,480 0.11%
高雄市 711 1,493,806 0.05%
台中市 623 989,047 0.06%
台北市 529 2,624,257 0.02%
彰化县 511 1,255,332 0.04%
台南县 441 1,120,394 0.04%
屏东县 417 872,902 0.05%
新竹县 236 451,316 0.05%
嘉义县 215 552,749 0.04%
宜兰县 204 444,950 0.05%
基隆市 172 387,504 0.04%
云林县 132 705,440 0.02%
台南市 129 725,985 0.02%
苗栗县 122 534,366 0.02%
新竹市 113 395,746 0.03%
金门县 68 56,275 0.12%
连江县 44 17,775 0.25%
澎湖县 38 83,214 0.05%
嘉义市 36 266,126 0.01%
总计 41,038 22,300,929 0.18%
乡镇市区别布农族人口 (2000年)[6]
乡镇市区 布农族人口 总人口 比率
南投县信义乡 7,944 15,309 51.89%
花莲县卓溪乡 3,760 5,529 68.01%
高雄市桃源区 3,217 4,082 78.81%
台东县海端乡 2,791 3,345 83.44%
南投县仁爱乡 2,239 12,891 17.37%
台东县延平乡 2,047 2,388 85.72%
高雄市那玛夏区 1,913 2,998 63.81%
花莲县万荣乡 1,326 6,083 21.80%
高雄市六龟区 409 15,488 2.64%

相关条目

和“布农族”相关的学术研究

在和布农族相关的研究里面,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所长的人类学家黄应贵,可能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学者。长久以来,他一直以南投县信义乡的东埔社布农人当作其田野研究地点,已经在该地从事调查超过二十年以上的时间了,可以算是国际学界里面最好的布农族专家之一。

  • Huang, Ying-kuei. 1988. Conversion and Religious Change among the Bunun of Taiwan. Ph.D. diss., University of London.
  • 黄应贵.1992,东埔社布农人的社会生活。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
  • 霍斯陆曼伐伐.1997a,玉山的生命精灵:布农族口传神话故事。台北:晨星。
  • 霍斯陆曼伐伐.1997b,中央山脉的守护者:布农族。台北:稻乡。
  • 李江德.2003,布农族高中生世界观非我普遍性之研究:自然的概念化。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生物研究所硕士论文。
  • 丘其谦.1966,布农族卡社群的社会组织。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
  • 田哲益.1992,台湾布农族的生命祭仪。台北:台原。
  • 田哲益.1995,台湾布农族风俗图志。台北:常民文化。
  • 田哲益.1996,台湾古代布农族的社会与文化。台北:南投县立文化中心。
  • 许文忠.1999,山地布农族学童族群认同与自尊之研究。台北市师范学院国民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
  • 张琇乔.2000,台湾布农族学生族群认同之相关研究。静宜大学青少年儿童福利系硕士论文。
  • 江冠荣.台湾原住民传统住宅空间构成特性之初探:以千千岩助太郎所著“台湾高砂族的住家”为例[A].中原大学室内设计系室内环境与生活文化第六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原大学室内设计系,2007:7.
  • 江冠荣.再现布农族于八通关聚落原貌与迁移历程[A].中原大学室内设计系;台湾室内空间设计学会.流动与链结第一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原大学室内设.计系;台湾室内空间设计学会,2008:6.
  • 江冠荣.再现布农族于八通关聚落[A].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2008年全国原住民族研究论文集[C].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2008:10.
  • 江冠荣.台湾云端上消失的猎人-再现布农族于八通关聚落原貌与迁徙历程[硕士学位论文].桃园:中原大学设计学,2008.
  • 江冠荣.布农族传统建筑家屋选址之智慧[A].台湾原住民教授学会;台湾原住民研究协会.2010年海峡两岸非物质文化资产保护学术研论文集[C].台湾原住民教授学会;台湾原住民研究协会,2010:12.
  • 江冠荣.布农族传统建筑家屋选址之智慧[J].台湾原住民研究论丛,2010,8:85-116
  • 江冠荣.文化资产:布农家屋空间[A].文化资产总管理处筹备处;中原大学文化资产保存研究中心.2011年文化资产保存利用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文化资产总管理处筹备处;中原大学文化资产保存研究中心,2011:10.
  • 江冠荣.布农族人如何逐山而居-浅谈传统选址之智慧[J].台湾博物,2012,31(2):66-73
  • 江冠荣.文化遗产:布农族传统家屋空间观[A].华中科技大学.一级城市下的城市景观国际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C].华中科技大,2012.12.
  • 江冠荣.文化遗产:布农族传统家屋空间观//.华中科技大学.一级城市下的城市景观。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229-234.
  • 江冠荣.云端上消失的猎人.台北:翰芦出版社,2014.
  • 江冠荣.原住民生态智慧-布农族传统狩猎文化[J].台湾黑熊保育协会会讯,2016,12(10):36-39
  • 江冠荣.山信雨恩.台北:天恩出版,2017.

参考书目

  • 大英百科全书,2003,布农族,见大英百科全书线上繁体中文版 [online]。np:Encyclopadia Britannica, Inc.。[引用于 2004年11月1日]。全球资讯网网址:[2]
  • Ethnologue: Languages of the World. 2005. Bunun: A Language of Taiwan [online]. Dallas, Tex.: Ethnologue: Languages of the World, [cited 12 February 2005]. Available from World Wide Web: [3].
  • 黄应贵,1992,东埔社布农人的社会生活。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
  • 顺益台湾原住民博物馆,nd,布农族,见原住民博览 [online]。台北:顺益台湾原住民博物馆。[引用于 2004年10月14日]。全球资讯网网址:[4]
  •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文化园区管理局,nd,认识布农族,见布农族 [online]。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文化园区管理局。[引用于2004年10月27日]。全球资讯网网址:[5]
  • 许维德,1990,从信仰体系到世界观:雅美人“Anito”信仰和布农人“Hanido”信仰的比较研究。人类与文化:35-46。
  • 张雪真,2001,台湾原住民研究资源 [online]。新竹:清华大学图书馆。10月1日 [引用于 2003年5月30日]。全球资讯网网址:[6]
  • 孙大川总策划,2016,台湾原住民的神话与传说6布农族:与月亮的约定。台北:新自然主义。
  • 江冠荣,2014,云端上消失的猎人.台北:翰芦出版社。
  • 江冠荣,2017,山信雨恩.台北:天恩出版社。

参考文献

  1. Yahoo新闻 被遗忘的战役 布农族“内本鹿事件”. [2015-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2. 网页: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数位典藏,《日据时期布农族丹社群迁移史之研究(1930-1940年)
  3. 网页:台湾历史学会,《反抗与归顺 - 台湾原住民的历史容颜
  4. 马渊东一,《高砂族の分类:学史的回顾》,1953年,第139-150页
  5. [1]
  6. 6.0 6.1 行政院主计处编. 中华民国89年台闽地区户口及住宅普查报告. 台北市: 行政院主计处. 2002. 

外部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