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干栏式建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干栏式建筑,又称干栏屋、高脚屋、吊脚楼、棚屋,是一种特色民居建筑,其特点是“编竹苫茅为两重,上以自处,下居鸡豚,谓之麻栏[1]”,盛行于东南亚马达加斯加台湾、中国南部、海南等地区。其种类虽有高架式、高床式、桩上屋等类型,通常是木头,竹子所构屋梁,并用茅草盖顶遮蔽的住屋,也有柱桩顶端设轭木,较牢固的干栏式建筑。其主要特色是将其楼板垫高,以楼梯上下住所。日本的神社与谷仓是建在陆上的这类型建筑物的著名例子,而香港大屿山大澳的大澳棚屋是建在岸边的这类型的建筑物的著名例子。

特点

干栏式民居除了透气凉爽外,也有避免瘴气,潮湿,淹水,并防止虫蛇进入和抗震的功能,另外,在架设上也较为简易。

地区分布

日本

神社为著名代表。

中国

香港

以大澳棚屋[2]为著名代表。

广西

广西的干栏式建筑主要分布在桂北地区,当地的壮族、侗族、苗族、汉族等均会居住在干栏式建筑中。整个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屋顶主要为悬山及歇山顶。这建筑方式有利于防潮,疏导雨水,亦可迎合桂北山区的地势。建筑材料多为木、竹、瓦、石、树皮等。

极地

极地有永冻土的地区,房子会设计成在干栏式建筑的样式,以避免永冻土里的冰溶化,永冻土的组成成分中,可以有高达70%的部分为,当永冻土结冻时,永冻土可作为稳定的建筑基础;然而假若房子底部散发的热融化了永冻土里的,那么房子就会沉入地表中。也有其他保持永冻土不溶化的方法,但把房子设计成在干栏式建筑的样式,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马尔代夫

马尔代夫,用作水上别墅的干栏式建筑很常见。

视频

干栏式建筑 相关视频

干栏式建筑——人类从树上向地面过度的建筑形式
中国考古探秘:干栏式建筑的结构和作用

参考文献

  1. 干栏式民居,新浪博客,2012-02-19
  2. 秘境 大澳:遇见香港最初的模样 ,搜狐,2019-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