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平型关烈士陵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平型关烈士陵园
图片来自people

平型关烈士陵园,曾名为灵丘县烈士陵园,是大同市文物保护单位之一。陵园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武灵镇灵源村东南,总面积为4万平方米,在1965年竣工,安葬了566名在平型关战役阵亡的八路军军人或在同时期牺牲的抗日战争烈士,以及74名在修建京原铁路时殉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1] 军人。陵园在1996年列入灵丘县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列入大同市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历史介绍

1962年,中国共产党灵丘县委员会灵丘县人民委员会山西省灵丘县兴建一座烈士陵园,为此调集了当地全数技艺优良的工匠。灵丘县又发动该县民众把抗日战争烈士的遗体运到烈士陵园,例如派人到村庄里起回八路军军人的尸体,由村内亲历战火的长者指认;刚移送至烈士陵园的骸骨以瓦缸装殓,瓦片上标记了烈士的名字。1965年9月25日,烈士陵园竣工,当时名为“灵丘县烈士陵园”。1971年发生了九一三事件,一些关于平型关战役(抗日战争知名战役,九一三事件主角林彪曾参与指挥)的纪念馆停止开放,曾有文物因此运到灵丘县烈士陵园里保存。

到了2002年9月,中国共产党灵丘县委员会把其更名为“平型关烈士陵园”,以纪念平型关战役中的烈士、并弘扬革命精神,由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成武亲自为陵园题写新名。

结构

平型关烈士陵园的总面积为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100平方米,分为纪念瞻仰区、烈士墓丘区、办公服务区此三部分。

纪念瞻仰区设立了烈士事迹陈列馆、纪念塔、纪念亭和纪念堂。纪念塔是一座楼高三层的砖塔,呈六边形,屋顶为六角攒尖顶;纪念亭同样设有六角攒尖式屋顶,内有一块以石灰岩制成的纪念碑。烈士纪念堂楼高二层,为砖木结构,屋顶样式为硬山顶,外形好像倒转的“凹”字;纪念堂内设有牌位,纪录了1,002名籍贯为灵丘县、而被批准为烈士者的姓名。

烈士墓丘区又分为主墓区和附墓区,主墓区设有24座墓丘,安葬了566名在平型关战役阵亡的八路军军人、或在同时期牺牲的抗日烈士;附墓区则安葬74名在修建京原铁路时殉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