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广州地铁5号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广州地铁5号线广州地铁的运营线路之一,属于城市轨道交通,代表色为红色[1]。该线路是广州地铁线网中的一条东西向干线,目前共设24座车站以及1个车辆段。现时线路西起荔湾区芳村滘口,东至黄埔区文冲。车厢编制为6节L型编组列车。

概要

五号线大致呈东西走向,略呈宽“n”字型,起点在芳村大道西的南侧、滘口客运站东侧,沿珠江大桥西桥北侧与珠江大桥放射线并行跨越珠江前往大坦沙岛,自坦尾站后从高架进入地下,向东穿过南岸路与中山八路交叉口,再折向北经过和平新村,穿过一片建成区到达西村站。之后沿环市路走廊敷设。过动物园南门后折向南行到杨箕站。经五羊新城向东沿花城大道穿越珠江新城、员村地区之后向东北,折回黄埔大道,经黄埔大道-科韵路口、东圃、鱼珠、茅岗,折入黄埔区大沙地路,最终抵达文冲,全长约31.9公里。

五号线的鱼珠车辆段,位于三溪站东北方,路线的控制中心亦设在其中。同时,鱼珠车辆段是广州地铁的直线电机车组架修、大修基地。

五号线的地下路段也是国内盾构区间地质最复杂的隧道[2]

历史

规划

在1997年的《广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研究(最终报告)》中,当时的3号线已经与现时5号线大致相同,但当时线路通过西村后继续沿环市西路,到达南岸路后则过江前往大坦沙岛上的河沙村,再度过江前往金沙洲,以沙贝为西端终点;中段则通过淘金站后开始转向东南,在东山口站与1号线换乘,随后转入寺右新马路、花城大道,通过五羊新城、珠江新城;再转入黄埔大道,在通过茅岗立交后继续沿黄埔东路延伸,在夏园分岔,一支继续前往新塘一带,另一支则转入夏港大道,以黄埔客运港为终点。

后来于2003年方案中,该线路编号变更为5号线,西段改为西场站后大致向西南偏南转入中山八路,随后通过珠江大桥东西两桥,大致与广三铁路平行,到达芳村,现滘口客运站为西端终点。中段在通过淘金站后继续沿环市路伸展,在区庄立交东侧设站后转向东南偏东,改为在杨箕站与1号线交汇;而东段往黄埔客运港之支线独立成为当时的14号线,在文园转向北边,随后转向西边进入大沙地后再进入中山大道,大致向西北延伸。随后2003年方案局部修改,5号线与当时的14号线交换茅岗立交以东路段,并在茅岗立交南边交汇,故5号线改为在茅岗立交南边转向东北接入大沙地路,然后沿大沙地路东西向西延伸,最后转入夏港大道到达黄埔客运港。黄埔东路往新塘一段现时则成为13号线的一部分。同时应市民强烈要求,在广州动物园南门的环市路上增设动物园站,随后才以一个小半径曲线进入杨箕站。五号线的走向得以基本定型。

建造与运营

2004年5月28日,正式动工建设五号线首期工程(滘口至文冲段)。大坦沙-西场、西场-草暖公园、草暖公园-淘金,三个盾构区间共三台盾构机在2006年6月26日同时始发,标志着五号线全面动工。由于五号线穿越多个地质恶劣地带,工程进展不太顺利,曾出现涌水、地陷等险情,也出现过施工意外,甚至影响到了路面交通。工程同时也对1号线,2号线的既有车站杨箕站广州火车站进行改造,让其适应与5号线换乘的需要。

2009年4月19日凌晨,西草区间右线盾构机抵达西村站,标志着五号线区间全部贯通。同年9月20日凌晨,广州地铁五号线热滑获得圆满成功。在10月15日,市民代表受邀试乘五号线。2009年12月28日上午,广州地铁五号线开通仪式于珠江新城站地面举行,同日下午2时,全线正式通车,对外运营。

五号线虽然全线以六节编组进行设计,但原计划是先使用4节编组车组进行运营,远期才扩编至6节编组。后来由于仅使用3节编组车组的3号线过于拥挤,意味着“小编组高密度”模式无法满足骨干线路的需要。在2008年,地铁公司透露5号线开通时将直接使用6节编组车组。

视频

广州地铁5号线 相关视频

openBVE:早上8点广州地铁五号线!广州地铁

参考文献

  1. 广州地铁5号线线路图,广州本地宝 , 2020-7-10
  2. 广州地铁最复杂地段隧道今天贯通,人民网, 2017-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