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鸟瞰图)原图链接来自 新能源网 的图片

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更多的是着眼于产业发展规律。高新技术产业在发展初期需要政府的扶植加以培育。科技部对于“高新区”的介入甚至都细化到了产业的指导目录,也就是说,哪个地方的高新区应重点发展何种产业,都有着明确的规定。

园区介绍

开发区地处广州市东部。为加速广州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1997年广州市政府对高新区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形成由广州科学城、天河科技园、黄花岗科技园、民营科技园和南沙资讯园组成的“一区多园”的新格局。1998年8月,广州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并报请国家科技部批准,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广州高新区合署办公(即两块牌子,一套管理机构)。2016年5月,被国务院确立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近年来,广州高新区围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要承载区,计划包括创建呼吸健康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国家实验室;建设航空轮胎动力学大科学装置、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慧眼大科学研究设施等三个大科学装置;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纳米国家科学中心、太赫兹国家科学中心、国家金属腐蚀控制研究中心等四个中心。

高新区发展历程

高新区发端于1988年国务院启动的“火炬计划”,所以有的高新区起名为“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注意去掉了“新”字),比如“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1978年到1988年的十年间,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内改革的基本国策,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这一阶段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资源、资金和廉价劳动力推动的粗放式增长模式。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于是1988年6月,总设计师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中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计划-火炬计划”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该计划的两项核心内容就是“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创办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在火炬计划的推动下,各地纷纷结合当地特点和条件,积极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88年第一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北京诞生[2],当时名称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简称北京试验区。这就是大名鼎鼎“北京中关村”的前身。截止到目前,全国已有156家高新区。

视频

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相关视频

广州高新区奋进音乐MV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