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庞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庞参

字 号 :字仲达

别 名 :庞仲达

民 族 :汉族

官 职 :太尉、录尚书事

出 生 地 :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

出生时间 :不详

逝世时间 :136年

所处时代 :东汉

主要成就 :政治家

庞参(?——136),字仲达,河南缑氏人,东汉名臣,生年不详,卒于公元136年。[1]

  • 庞参青年时就名重乡里,史书称其“文武昭备,智略弘远,既有义勇之节,兼以博雅深谋之姿”。
  • 被河南尹推举为孝廉,朝廷委任为左校令。
  • 后拜汉阳太守,为政清明,抑强助弱,深得民心。
  • 元初元年(114)迁护羌校尉,招附安抚了羌部。永建四年(129)入为鸿胪,并官至太尉、录尚书事。因遭他人陷害一度免官。
  • 阳嘉四年(135)复为太尉,次年病逝。[1]

人物话题

人物生平

庞参,字仲达,河南缑氏人。开始做官,不知名,河南尹庞奋看见了认为很奇特,举为孝廉,拜为左校令。犯了法关进了若卢狱。

永初元年(107年),凉州先零钟羌人反叛,朝廷派车骑将军邓骘讨伐他们。庞参流放时让儿子上书劝阻,邓太后采纳了他的话,立即从德徒中提拔庞参,拜为谒者,使他向西督三辅诸军屯,而召邓骘回来。

永初四年(110年),羌寇又卷土重来,兵费日广,且连年收成不好,谷每石需五万余钱,庞参报告邓骘提出自己建议,邓骘及公卿们因国用不足,想听从庞参的建议,众多人不赞同,才停止了。

拜庞参为汉阳太守。郡人任棠有奇节,隐居教授学徒。庞参到任,先去拜访他。任棠不和他说话,只把薤一大本、水一盂放在户屏之前,自己抱着孙子伏在户下。主簿报告,认为任棠倨傲。庞参想了一下他的用意,过了好久便说:“任棠是想告诉太守,水,是想我清白哩。拔一大本薤,想我打击强宗哩。抱儿当户,想我开门怜惜孤儿哩。”于是叹息而回。庞参在职时,果然能抑强助弱,用惠政赢得民心。

元初元年(114年),升为护羌校尉,叛羌怀念他的恩信。

元初二年,烧当羌种号多等都投降,才又得到还都令居,通河西之路。这时先零羌豪强在北地僭号,朝廷诏参率领降羌及湟中起义的胡兵七千人,与行征西将军司马钧约期会合于北地攻打他们。庞参在路上被羌人打败。已经失了期,于是称病带兵回来,犯了诈疾罪召而下狱。

校书郎中马融上书请求道“:西戎反叛,寇抄五州,陛下同情百姓之疾苦,哀百姓之失业,用尽府库之财物以养军队。从前周宣王时,猃狁侵略镐和方,孝文帝(汉文帝)时,匈奴也入侵上郡,而宣王立了中兴之功,文帝建太宗之号。不只是两个皇帝有明睿又的天资,也因为有虎将捍卫城池的帮助,所以‘南仲赫赫’,列在《周诗》‘,亚夫(周亚夫)纠纠’,载在汉策。前护羌校尉庞参,文武全才,智略远大,既有义勇果毅的气节,兼有博雅深谋的天资。又度辽将军梁忄堇,前时统领西域,勤苦数年,回来留在三辅,能立功效,闲在北边,单于降服。在都关起来,陷于法网。从前荀林父在必阝打了败仗,晋侯恢复了他的职位;孟明视在崤丧师,秦伯不废他的官。所以晋景并赤狄的土地,秦穆公于是称霸西戎。应该远看两君,使庞参、梁忄堇得到宽宥,的确对折冲有好处,对圣化有帮助。”书奏上,梁忄堇、庞参得到赦免。后来用庞参为辽东太守。

永建元年(126年),升为度辽将军。

永建四年(129年),进朝廷做了大鸿胪。尚书仆射虞诩荐参说他有宰相的器量和才干。

汉顺帝时用他为太尉,录尚书事。这时三公之中,庞参名声忠直,多次被左右所陷害与毁谤,认为所举用的人有违帝旨,司隶承风案之。这时当会茂才孝廉,庞因被奏,称疾不得会。

阳嘉四年(135),又用庞参为太尉。

永和元年(136),因久病罢官,死在家中。[1]

人物影响

  • 庞参在流放中使他的儿子庞俊上书道“:当今西州流民扰动,而征兵不绝,水潦不止,地力不恢复。加上大军出动,远戍很疲劳,农功忙于转运,资财尽于征发。田亩不能开垦,庄稼不得收割,两手无计,来秋没有希望。百姓力竭,不堪承受。臣愚认为万里运粮,远就羌戎,不如总兵养众,等到人家疲劳。车骑将军邓骘应该带兵出征,留下征西校尉任尚让他督凉州士民,转居在三辅。让徭役休息以助其时,停止繁赋以增其财,使男的能够耕种,女的能够织布,然后养精蓄锐,乘懈狙击,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那么边民的仇能报,奔北之耻可雪了。”书奏上去,碰上御史中丞樊准上疏荐庞参道“:臣听说鸷鸟上百只,不如一只鹗。从前孝文皇帝领悟了冯唐的话,而赦了魏尚之罪,使他做了边守,匈奴不敢向南一步。用一个臣子之身,解一方之难,选用得人哩。臣看见故左校令庞参,有勇有谋,与众不同,高才武略,有魏尚的风度。前因犯了微法,输作很长时间。现在羌戎为患,大军西屯,臣认为像庞参这种人,应在行伍之列。希望明诏采前世的举措,观魏尚之功劳,免赦庞参之刑,用作军锋,必有成效,宣助国威。”
  • 庞参报告邓骘道“:连年羌寇特别困扰陇右,供徭赋役开支甚大,官府负债达数十亿万。现在再向百姓,调取谷帛,..卖什物,以应官吏之需求。外伤羌虏,内困征赋。于是千里运粮,远给武都西郡。道路险阻,困难太多,走得快就钞暴为害,走得慢就粮食受损,运粮散于旷野,牛马死在山泽。县官不足,常向百姓借贷。百姓已经穷困了,将向谁去索取?名义上救金城,实际上困了三辅。三辅已经贫困,反转来又成为金城之祸了。参以前数次说过,应放弃西域,却被西州士大夫所笑。现在如果贪恋不毛之地,忧恤无用的百姓,让军队在伊吾之野受苦,替三族之外担心,如果破了凉州,祸乱至今不止。开拓之边境不得安宁,对国家之强大毫无益处;有许多田地不去耕种,怎能救得饥荒!所以会治国者,一定着眼国内,不求外利;让百姓富足,不贪广土。三辅山原旷远,民众稀少,故县空城,可住人之地方甚多。今应将边郡不能自存的,迁入诸陵,田戍故县。孤城绝郡,强迫迁去;转运远费,聚而近之;徭役太多,休而息之。这是好中之好计策哩。”

人物轶事

置水之情

  • 解释:表示人民对官吏公正清廉的期望。
  •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庞参传》:“棠不与言,但以薤一大本,水一盂,置户屏前,自抱孙儿伏于户下。主簿白以为倨。参思其微意,良久曰:‘棠是欲晓太守也。水者,欲吾清也。’”
  • 事例:今任棠~,弘郭系待期之信。 ★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

置水之清

  • 用法:作宾语;指人民的期望
  • 故事:汉朝时期,汉阳太守庞参听说本地隐士任棠有才能,想请他出山辅佐。庞参到任棠的门前等候并说明来意,任棠不说话,拿出一筐薤菜及一盆水放到门前,自己抱着孙子埋伏在旁边。庞参的手下以为他在傲慢待客,庞参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

人物评价

  • 上计掾广汉段恭因会上疏道“:臣看到道路行人,农夫织妇,都说‘太尉庞参,谒忠尽节,徒因直道不能做违心之事,孤立在群邪之中,自处被中伤之地。’臣还希望在陛下之世,当蒙安全,而又因谗佞之人伤毁忠正之士,这是天地之大禁,人主之至诚。从前白起赐死,诸侯酌酒相贺;季子回来,鲁人喜其纾缓国难。国因贤臣而化君因忠臣而安。今天下都高兴陛下有这种忠贤之臣,愿卒宠任,以安天下。”书奏上,朝廷就派小黄门视庞参的病,派太医送羊酒。后来庞参妻子恨前妻之子,把他投在井里杀掉。庞参素来与洛阳令祝良不平,祝良听说这事,带领吏卒进入太尉府查实其事,于是上报庞参之罪,便因灾异策免。有司认为祝良不先报告,就侮辱宰相,关进了牢狱。祝良能得百姓之心,洛阳吏人守在宫阙请求代受罪的,每天有几千万人,诏书便免刑。 [1]

史书记载

  • 《后汉书卷五十一 李陈庞陈桥列传第四十一 》 [1]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