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龐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龐參

字 號 :字仲達

別 名 :龐仲達

民 族 :漢族

官 職 :太尉、錄尚書事

出 生 地 :河南緱氏(今河南偃師)

出生時間 :不詳

逝世時間 :136年

所處時代 :東漢

主要成就 :政治家

龐參(?——136),字仲達,河南緱氏人,東漢名臣,生年不詳,卒於公元136年。[1]

  • 龐參青年時就名重鄉里,史書稱其「文武昭備,智略弘遠,既有義勇之節,兼以博雅深謀之姿」。
  • 被河南尹推舉為孝廉,朝廷委任為左校令。
  • 後拜漢陽太守,為政清明,抑強助弱,深得民心。
  • 元初元年(114)遷護羌校尉,招附安撫了羌部。永建四年(129)入為鴻臚,並官至太尉、錄尚書事。因遭他人陷害一度免官。
  • 陽嘉四年(135)復為太尉,次年病逝。[1]

人物話題

人物生平

龐參,字仲達,河南緱氏人。開始做官,不知名,河南尹龐奮看見了認為很奇特,舉為孝廉,拜為左校令。犯了法關進了若盧獄。

永初元年(107年),涼州先零鍾羌人反叛,朝廷派車騎將軍鄧騭討伐他們。龐參流放時讓兒子上書勸阻,鄧太后採納了他的話,立即從德徒中提拔龐參,拜為謁者,使他向西督三輔諸軍屯,而召鄧騭回來。

永初四年(110年),羌寇又捲土重來,兵費日廣,且連年收成不好,谷每石需五萬餘錢,龐參報告鄧騭提出自己建議,鄧騭及公卿們因國用不足,想聽從龐參的建議,眾多人不贊同,才停止了。

拜龐參為漢陽太守。郡人任棠有奇節,隱居教授學徒。龐參到任,先去拜訪他。任棠不和他說話,只把薤一大本、水一盂放在戶屏之前,自己抱着孫子伏在戶下。主簿報告,認為任棠倨傲。龐參想了一下他的用意,過了好久便說:「任棠是想告訴太守,水,是想我清白哩。拔一大本薤,想我打擊強宗哩。抱兒當戶,想我開門憐惜孤兒哩。」於是嘆息而回。龐參在職時,果然能抑強助弱,用惠政贏得民心。

元初元年(114年),升為護羌校尉,叛羌懷念他的恩信。

元初二年,燒當羌種號多等都投降,才又得到還都令居,通河西之路。這時先零羌豪強在北地僭號,朝廷詔參率領降羌及湟中起義的胡兵七千人,與行征西將軍司馬鈞約期會合於北地攻打他們。龐參在路上被羌人打敗。已經失了期,於是稱病帶兵回來,犯了詐疾罪召而下獄。

校書郎中馬融上書請求道「:西戎反叛,寇抄五州,陛下同情百姓之疾苦,哀百姓之失業,用盡府庫之財物以養軍隊。從前周宣王時,獫狁侵略鎬和方,孝文帝(漢文帝)時,匈奴也入侵上郡,而宣王立了中興之功,文帝建太宗之號。不只是兩個皇帝有明睿又的天資,也因為有虎將捍衛城池的幫助,所以『南仲赫赫』,列在《周詩》『,亞夫(周亞夫)糾糾』,載在漢策。前護羌校尉龐參,文武全才,智略遠大,既有義勇果毅的氣節,兼有博雅深謀的天資。又度遼將軍梁忄堇,前時統領西域,勤苦數年,回來留在三輔,能立功效,閒在北邊,單于降服。在都關起來,陷於法網。從前荀林父在必阝打了敗仗,晉侯恢復了他的職位;孟明視在崤喪師,秦伯不廢他的官。所以晉景並赤狄的土地,秦穆公於是稱霸西戎。應該遠看兩君,使龐參、梁忄堇得到寬宥,的確對摺沖有好處,對聖化有幫助。」書奏上,梁忄堇、龐參得到赦免。後來用龐參為遼東太守。

永建元年(126年),升為度遼將軍。

永建四年(129年),進朝廷做了大鴻臚。尚書僕射虞詡薦參說他有宰相的器量和才幹。

漢順帝時用他為太尉,錄尚書事。這時三公之中,龐參名聲忠直,多次被左右所陷害與毀謗,認為所舉用的人有違帝旨,司隸承風案之。這時當會茂才孝廉,龐因被奏,稱疾不得會。

陽嘉四年(135),又用龐參為太尉。

永和元年(136),因久病罷官,死在家中。[1]

人物影響

  • 龐參在流放中使他的兒子龐俊上書道「:當今西州流民擾動,而徵兵不絕,水潦不止,地力不恢復。加上大軍出動,遠戍很疲勞,農功忙於轉運,資財盡於徵發。田畝不能開墾,莊稼不得收割,兩手無計,來秋沒有希望。百姓力竭,不堪承受。臣愚認為萬里運糧,遠就羌戎,不如總兵養眾,等到人家疲勞。車騎將軍鄧騭應該帶兵出征,留下征西校尉任尚讓他督涼州士民,轉居在三輔。讓徭役休息以助其時,停止繁賦以增其財,使男的能夠耕種,女的能夠織布,然後養精蓄銳,乘懈狙擊,出其不意,攻其不備,那麼邊民的仇能報,奔北之恥可雪了。」書奏上去,碰上御史中丞樊准上疏薦龐參道「:臣聽說鷙鳥上百隻,不如一隻鶚。從前孝文皇帝領悟了馮唐的話,而赦了魏尚之罪,使他做了邊守,匈奴不敢向南一步。用一個臣子之身,解一方之難,選用得人哩。臣看見故左校令龐參,有勇有謀,與眾不同,高才武略,有魏尚的風度。前因犯了微法,輸作很長時間。現在羌戎為患,大軍西屯,臣認為像龐參這種人,應在行伍之列。希望明詔采前世的舉措,觀魏尚之功勞,免赦龐參之刑,用作軍鋒,必有成效,宣助國威。」
  • 龐參報告鄧騭道「:連年羌寇特別困擾隴右,供徭賦役開支甚大,官府負債達數十億萬。現在再向百姓,調取谷帛,..賣什物,以應官吏之需求。外傷羌虜,內困征賦。於是千里運糧,遠給武都西郡。道路險阻,困難太多,走得快就鈔暴為害,走得慢就糧食受損,運糧散於曠野,牛馬死在山澤。縣官不足,常向百姓借貸。百姓已經窮困了,將向誰去索取?名義上救金城,實際上困了三輔。三輔已經貧困,反轉來又成為金城之禍了。參以前數次說過,應放棄西域,卻被西州士大夫所笑。現在如果貪戀不毛之地,憂恤無用的百姓,讓軍隊在伊吾之野受苦,替三族之外擔心,如果破了涼州,禍亂至今不止。開拓之邊境不得安寧,對國家之強大毫無益處;有許多田地不去耕種,怎能救得饑荒!所以會治國者,一定着眼國內,不求外利;讓百姓富足,不貪廣土。三輔山原曠遠,民眾稀少,故縣空城,可住人之地方甚多。今應將邊郡不能自存的,遷入諸陵,田戍故縣。孤城絕郡,強迫遷去;轉運遠費,聚而近之;徭役太多,休而息之。這是好中之好計策哩。」

人物軼事

置水之情

  • 解釋:表示人民對官吏公正清廉的期望。
  • 出處:南朝·宋·范曄《後漢書·龐參傳》:「棠不與言,但以薤一大本,水一盂,置戶屏前,自抱孫兒伏於戶下。主簿白以為倨。參思其微意,良久曰:『棠是欲曉太守也。水者,欲吾清也。』」
  • 事例:今任棠~,弘郭系待期之信。 ★南朝·梁·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

置水之清

  • 用法:作賓語;指人民的期望
  • 故事:漢朝時期,漢陽太守龐參聽說本地隱士任棠有才能,想請他出山輔佐。龐參到任棠的門前等候並說明來意,任棠不說話,拿出一筐薤菜及一盆水放到門前,自己抱着孫子埋伏在旁邊。龐參的手下以為他在傲慢待客,龐參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

人物評價

  • 上計掾廣漢段恭因會上疏道「:臣看到道路行人,農夫織婦,都說『太尉龐參,謁忠盡節,徒因直道不能做違心之事,孤立在群邪之中,自處被中傷之地。』臣還希望在陛下之世,當蒙安全,而又因讒佞之人傷毀忠正之士,這是天地之大禁,人主之至誠。從前白起賜死,諸侯酌酒相賀;季子回來,魯人喜其紓緩國難。國因賢臣而化君因忠臣而安。今天下都高興陛下有這種忠賢之臣,願卒寵任,以安天下。」書奏上,朝廷就派小黃門視龐參的病,派太醫送羊酒。後來龐參妻子恨前妻之子,把他投在井裡殺掉。龐參素來與洛陽令祝良不平,祝良聽說這事,帶領吏卒進入太尉府查實其事,於是上報龐參之罪,便因災異策免。有司認為祝良不先報告,就侮辱宰相,關進了牢獄。祝良能得百姓之心,洛陽吏人守在宮闕請求代受罪的,每天有幾千萬人,詔書便免刑。 [1]

史書記載

  • 《後漢書卷五十一 李陳龐陳橋列傳第四十一 》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