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张国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张国春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张国春,男,汉族,1969年4月生,黑龙江省克东县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克东县第一中学,1987年9月入伍,1989年10月入党,生前系国防大学信息作战与指挥训练教研部战役兵棋系统教研室副主任。国防大学信息作战与指挥训练教研部战役兵棋系统教研室原副主任,技术七级副教授,军事运筹学博士硕士导师。该同志矢志强军报国,建功 事业,为成功研制我国首个实战化大型兵棋系统,为提高指挥员战略战役训练水平做出了突出贡献。

张国春加入兵棋团队8年,带领团队成功研制我国首个实战化大型兵棋演习系统,为提高指挥员战略战役训练水平作出了突出贡献,自己却积劳成疾病逝。

张国春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1],获得多项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2],荣获时代楷模荣誉称号[3]。 2015年,据中国军网北京8月26日电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通令,给3个单位、28名个人记功,张国春被追记一等功[4]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国防大学副教授

出生日期----1969年4月

出生地点----黑龙江省克东县

逝世日期----2014年10月

国 籍 ---- 中国

职 业 ---- 军人

主要成就----矢志强军报国,建功兵棋事业

代表作品----《体系对抗建模与仿真导论》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事迹

一、矢志强军、忠诚使命,勇敢担当时代赋予的重任

他始终把目光投向战场,有一种坚定的强军志向。"让战斗首先在计算机上打响",已成为各国军队的广泛共识。面对世界新军事革命浪潮,如何创新军事训练手段,是张国春一直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从他攻读博士开始,就潜心研究体系效能仿真建模评估,注意跟踪国外先进技术发展动态,撰写出版了《体系作战仿真》专著,成为这一领域最早的研究文献之一,对兵棋系统建设具有重大原创性理论借鉴作用。兵棋系统研发之初,西方发达国家对我进行相关信息技术严密封锁。某国国防部长来访时,向我提交了一份不予交流项目的清单,第一项就是作战模拟。核心技术买不到,单纯模仿走不远,依靠引进行不通,张国春和团队成员立志刻苦攻关,努力锻造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国际一流砺剑平台,开启了探索研发兵棋系统之路。

他始终把重担扛在肩上,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担当。1997年,张国春硕士毕业刚留校,就受命参加了军委重大工程战役模拟系统的攻关,被委以负责空军模拟分系统的重任,研发进度和效果大大超出预料。1999年,总部组建全军联合作战实验室,张国春再次参加其中,一干就是6年,做出了突出成绩,成果在全军院校推广应用。2007年,军委赋予国防大学展开全军战略战役兵棋系统的重大攻关工程任务,张国春作为最早一批进入的核心技术骨干,勇挑重担、攻关多隘、不负使命。该系统首次亮相时,10多位院士一致评价:"突破多项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军事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


他始终把兵棋系于心间,有一种不懈的事业追求。张国春非常热爱兵棋事业,他的成长伴随着这项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见证着我军指挥员训练手段的发展进步。即使在患病期间,他心里一直还牵挂着兵棋系统,忍着癌细胞吞噬躯体的剧痛,用颤抖的手写完两大本兵棋系统技术改进文档;每次同事和学生来看望时,他还不停地向大家了解系统研发进展情况。张国春手术后,他的记忆功能严重受损,还念念不忘将要进行的演习,后来已经认不出自己的妻子、女儿和其他家人了。但同事们去医院看他的时候,他嘴里却一直念叨着:"他们都去演习了,本来我也要去的……大家听了,无不热泪盈眶。"

二、开拓创新、攻坚破难,锻造推演战争的信息平台

多年来,张国春和团队成员从成功研制我国首个大型战略战役计算机兵棋系统,到建成多个战略方向想定数据库,再到成功实现近似实战的态势综合显示,解决了战训一致问题,真正让指挥员"抗"起来、"谋"起来、"算"起来。

主导推进模型系统总体设计。为了不陷入以往的研发模式,力求在更高起点上实现全新研发,张国春注重借鉴国外先进模拟系统的关键技术,结合我军多年模拟系统开发实践,大胆突破自我壁垒,勇于站在新的视角多方审视系统的设计思路,经过反复多次自我否定,最终与同事一起攻克了多源战场情况融合等关键技术,并创造性应用于系统研发中,使完成的模型系统总体设计方案更加科学完善,为模拟引擎开发奠定了扎实基础,加速了全面推进兵棋系统研发进程。

担纲完成战场情况报告系统。这是兵棋系统中最具分量的核心分系统之一,主要是将推演模拟实时输出的海量作战数据迅速转换成指挥员能够看得懂的几百种军用格式的战场情况报告。报告文件类型繁多、数量巨大,为了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海量、零散的数据迅速拼装成通顺、规范的军用报告,张国春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反复斟酌、校对各种报文固定用语,编排各式各样文字表格混排的报文模板,最终攻克了这一难题,使转换出的每份报告都体现得自然、准确、顺畅。该系统在历次演习中备受参演人员好评。

张国春

来自 新京报 的图片

积极研发想定数据查询系统。这个系统指挥员在演习对抗中经常用到,涉及繁琐庞杂的数据建设。张国初从受领任务那天起,就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逐个界面、逐条数据、逐行代码地分析研究。在想定系统集成第一天测试中,发现了68个问题,他与同事咬紧牙关,连续排查半个月,调试几千条规则和10多万条数据,最终确保了系统稳定;为突破作战模拟可信度这一瓶颈,他带领研究生学员连续数十个昼夜加班加点,终于开发出查询修改系统,使推演者能够一目了然。

三、瞄准实战、真抓实干,砥砺部队向能打胜仗靠拢

"作为科技工作者,最大的乐趣就是所做的东西为部队所用,为将来打赢贡献力量。"部队的需求就是张国春的战场,他坚持边建边用,以用促建,切实使战争预实践更加贴近实战。为大量掌握第一手资料,更好地推动兵棋系统完善发展,张国春积极要求参加不同方向、不同战区部队组织的兵棋演习。先后参加了全军10多次重大活动的保障任务。一方面,他注重了解参训部队不同的任务特点和训练需求,同部队指挥员一起研究确定相应的组训方式和保障模式,不断探索兵棋演习运用方式,改进完善系统功能。另一方面,每次参加演习,他与同事一起,从演习筹划设计、辅导授课、数据录入,到系统构设、联调联试、演习运用的各个环节,都坚持做到严格标准、精益求精。凭借稳定可靠的技术保障,为演习圆满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支持。

"工作不是靠嘴说出来的,是靠手指头在键盘上一行代码一行代码敲出来的。"张国春热诚服务打赢,坚持冲在一线、亲力亲为。模拟要真实,首先数据要真实。每一场演习,都要根据参演单位具体情况来更新完善大量数据,其中一项核心工作就是将想定数据库转化生成web网页。每修改一次数据,就要重新生成一次网页,往往需要几个小时。张国春对工作极端负责、心细如发,为把这些数据准确无误地完成转化工作,不论多晚多累,他都亲自守在电脑前,直到工作完成才休息,有时任务比较紧,构建想定数据库的同志往往需要加班到凌晨一两点才能完成,但他每次都等着连夜做完再离开。别人劝他先休息时,他总说:部队训练紧张,时间宝贵,我们辛苦点,部队演习进度就能往前赶一点。

"当兵就不能怕吃苦,部队干部战士能吃的苦,咱也一样能吃。"张国春就是这样,一切都在为演习任务考虑,从不讲条件、从不讲价钱。我军进行首次兵棋演习时,张国春主动跟随部队去了最艰苦的地点,几顶单兵帐篷直接搭在潮湿地面上,野外山区各种蚊虫多,还严重缺水,经常一连好几天洗不上澡。领导考虑到他年龄相对较大,身体状况也不好,想抽调更年轻的同志替换他。张国春坚持留了下来,期间白天保障部队演习、晚上又要调整系统,每天睡得很晚甚至有时通宵达旦,一直坚持了一个多月,直到演习圆满结束。

四、殚精竭虑、甘于奉献,为兵棋事业倾尽毕生心智

他以事业为重,以工作为本,把心思和精力用到兵棋研发上。他是工作上的"拼命三郎",宁愿让生命透支、不愿让使命欠账。在张国春眼里,工作比天大,事业比天大,兵棋比天大。加入兵棋团队8年,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假期,甚至连一个完整的周末都很少有。他对自身要求非常严格。从未因为家庭事情影响过工作。一次外出执行演习保障任务期间,张国春爱人突遭车祸,颈椎、腰椎严重受伤,需要卧床治疗,生活难以处理,孩子更是无法照顾。得到这一消息后,领导准备安排他返回,他考虑到自己对演习情况比较熟悉,就没有中途换人,而是拜托姐姐和朋友轮流到家照看。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从2010年开始,他就时常感到头疼头晕,领导再三让他到医院检查,他却为了加快系统研发进程一推再推。2013年上半年,在成功保障全军某演训活动后,还没来得及休整,他忍着剧烈的头痛和双眼肿胀充血的不适,再次赴外地保障完兵棋演习。之后,他才到医院作了检查,被诊断为脑肿瘤,病倒在工作岗位上。

他注重团结协作,把个人融入集体,低调坦荡、甘当绿叶。在张国春看来,"一个团队里,个人的每一点付出都会增加整体亮度。"兵棋系统研发是一项需要团队紧密协作的工作,有许多任务繁琐费力,但是很难有机会请功评奖。每到这样的机会,他都主动让贤,积极推荐身边的其他同事。张国春无论是学术成果,还是工作业绩,都符合参评教授的资格和条件,但他先后两次都把参评机会留给了别人,作为核心技术骨干,张国春从不以此为骄傲资本,对同事向来有问必答,倾囊相授,经常主动将自己的课件提供给年轻人参考使用,给他们买饭、煮鸡蛋,关心他们的生活起居。张国春不愿给组织添麻烦,在他病情恶化时,单位考虑到他视力严重下降,需要经常到医院治疗,要给他派台车,但他却坚持坐地铁,还反复告诉家人自己能去,单位公车要留着办公事。手术前,他还坚持谢绝同事来陪护,不让同事因为他个人的事情影响了工作。张国春不善言辞,被同事们称为"无声手枪",但他为人师表、以身示范的无声行动,却深深影响和激励着身边的战友,赢得了大家由衷的钦佩和敬重。

--个人语录-- 一、

1.多一点儿牛劲,少一点儿浮躁的牛气。

2.兵棋研究工作要很细致,要很有耐心,要对工作有热情、有激情。

3.把工作当乐趣、把奋斗当享受、把奉献当幸福。

4.一个人一旦有了对事业的热爱,一些别人看起来很苦的东西都是乐。

5.要把"压力"转变成学习的自觉、生活的激情、工作的动力,扎扎实实地丰富自己的人生。

6.作为一名军事科技工作者,最大的乐趣就是所做的东西为大众认可,为部队所用,为将来打赢贡献力量。

7.十年磨一剑,沉下心来,不着急出什么成果,争什么名誉,要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做学问、踏踏实实干工作。

8.我们这个行当,工作不是靠嘴说出来的,是靠手指头在键盘上一行代码一行代码敲出来的。

9.当我们感觉到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是离成功不远的时刻。

10.让别人干的事情自己得先干,让别人做的事情自己得先做。

11.宁让生命透支,不让使命欠债。

张国春

来自 华夏经纬网 的图片

12.凡我负责,必定成功;凡我深情,必会忠诚。

13.治学在严,严格认真,严谨求实、严师可出高徒。

14.为人要正,正大光明,正直真诚,正己然后正人。

15.做任何事都要有理想、有激情,把进取心和务实精神结合在一起。

16.做学问必须自强不息、自甘寂寞、自讨苦吃,要有独立的想法和独到的见解,既异想天开又脚踏实地。

17.患得患失容易消磨斗志,轻装上阵才能走得更远。

18.军人如果把名利看重,就会把战斗力看轻。

19.一个军事专家值得自豪的应该是他的学术贡献,而不是他发表了多少论文,争到了多少项目、获得了多少荣誉。

20.军事斗争准备时不我待,作为一名军事科技工作者,岗位就是战位。宁献生命,也不辱军人使命!

二、团队精神篇

1.科研团队要接地气,将科研主动延伸到部队战斗力生成的最前沿,力求无限接近真实的"第0.99场战争"。

2.个人的力量是很小的,只有依靠团队才能有大突破、出大成果。

3.一个团队最重要的是要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努力实现从"跟跑者"向"并行者"甚至"领跑者"转变。

4.戮力同心,融洽无间,才能有大突破、出大成果。

5.小成绩可以靠个人,大成绩则一定靠团队。

6.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道得于默契。

7.搞科研就像演一出轰轰烈烈的大戏,这部戏既要有前台的演员,也要有幕后的灯光、舞美、编剧。

三、理性思考篇

1.我军传统的作战模拟方式已远远落后于时代,下一场战争将首先从计算机上打响。

2.作战模拟是揭开战争迷雾的有力手段,是我军军事科学进入科学化、现代化的"助推器"。

3.研发兵棋系统必须走出一条新的道路,锻造强军制胜利剑,提高对战斗力的贡献率。

4.战争模拟的最大作用就是激发参与者的思维,而参与者越是深入地参与到战争模拟过程之中,这种作用就越大。

5.搞战争训练模拟,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6.搞科研就要紧盯前沿,抢占先机才能赢得主动。

7.只有从实验室走向战场,才能叩响战争制胜机理之门。

8.越是繁忙,越要静下心来,思想需要沉淀。

9.军事斗争准备必须争分夺秒,未来战场才能赢得主动。

10.未来仗怎么打,系统就怎么设计。

11.战争模拟技术是信息化时代为军事研究奉献的最大"礼物",也是最有力的工具。

12.兵棋推演是不用流血就能获得战争经验的有效途径,是研究现代战争的重要方法。

--获得荣誉-- 张国春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获得多项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荣获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2015年,据中国军网北京8月26日电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日前签署通令,给3个单位、28名个人记功,张国春被追记一等功。

视频

张国春18岁入伍,献身兵棋事业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2021年2月4日发布

生命为兵棋系统而战 2015年4月22日发布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