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张曙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张曙时(1884年11月-1971年3月18日)江苏睢宁人。1935年初入川,是四川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主要奠基人。1909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司法筹备处秘书。1912年入南京法政大学继续读书,毕业后任邳县法院推事,参加“反袁护法”斗争。1914年赴广州参加护法联军,任总司令部秘书,并加入中华革命党。1916年任中华革命党南京支部长,1921年底任南京建业大学校长,后兼国民党南京支部长,负责南京国民党党务工作。1924年1月出席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一大,拥护孙中山的三大政策[1]和国共合作,积极参加改组国民党。后到上海,任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常务委员,专门从事党务工作,成为国民党内坚定的左派人士。1927年春任江苏省政府执行委员兼秘书长,参与筹备成立江苏省政府,不久受到国民党右派的拘押迫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转移至武汉,主持国民党十六省党部驻汉代表联合办事处,拥护坚持孙中山的三大政策。

人物生平

1884年11月,出生于江苏省雎宁县人。曾就读于睢宁高等学堂。

1906年秋东渡日本留学,次年春回国。先后在南京两江师范学校、法政学堂攻读法律

在青年时期,张曙时受变法维新思想的影响,参加同盟会,后加入中国国民党。

1924年1月,张曙时参加在广州召开的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党所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

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南昌起义,被推选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委员,任党务委员会主席。随起义军南征广东,起义失败后转经香港去上海。曾参与组织国民党左派联合会,因不赞成组成第三党遂退出。此后在上海闭门读书,从事革命基本理论的学习研究。1932年上海一二八抗战[2]时,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活动。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在上海,北京等地从事秘密情报和兵运工作。1933年夏积极促成方振武部同冯玉祥部联合抗日,被聘为察绥民众抗日同盟军第一军和第二军高级顾问,随军行动。同年冬失败后重返上海。

1935年初,张曙时被党组织派往四川做四川上层人物的统战工作。

1935年被党组织派到四川,在成都民本体育学校教书,秘密进行争取刘湘转向抗日的工作。参与创办《建设晚报》,发展党的组织,指导开展四川抗日救亡活动。

1937年3月赴延安中共中央汇报请示工作,后以中共中央特派员身份返回四川继续从事秘密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四川省工作委员会委员。

1938年11月任中共川康特委委员兼统战部副部长,在成都坚持开展抗日统战工作。

1940年6月奉命撤回延安,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统战部副部长。

1941年底任陕甘宁边区政府法制室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法律委员会委员,华北人民政府人民监察院副院长。

抗日战争期间,张曙时深入下层开展群众运动,培养出一批思想进步、抗日热情高涨的骨干分子,抗日救亡局面空前活跃。为巩固和发展全川的抗日形势,张曙时积极支持韩天石等发展成都的“民先”组织,并通过它联系各抗日团体,成立成都各界救国会,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随后,张曙时根据党中央关于进一步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示,积极活动于各抗日组织之间,扩大抗日团体。

1939年春,川康特委成立统战部,张曙时任部长。

1940年6月,张曙时结束近10年的艰苦地下工作,根据南方局的指示转移回延安,担任西北中央局统战部副部长。

1955年,张曙时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和四川省政协副主席等职务。

1971年3月18日,因病在四川南充逝世。

视频

张曙时 相关视频

中国行政史-南京临时政府-龙春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