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张知彬 (1964年6月) ,男,现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所长[1]研究员。发表学术编著6册(英文2册)、论文150多篇,其中SCI论文30多篇。于1993、1998年荣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和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家奖[2] 。于2004年荣获国家林业局“全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先进个人荣誉称号”。[3]

张知彬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所长
出生 1964年6月
国籍 中国
职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目录

人物经历

1984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系,获学士学位。1989年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89年至2008年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历任助研、副研、正研、副所长、所长。期间曾先后到英国约克大学、美国农业部野生动物研究中心、澳大利亚CSIRO可持续生态所进行学术访问。

2012年11月19日,免去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局长职务(保留正局级待遇)。

社会兼职

兼任国际动物学会(ISZS)副主席,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IUBS)执委,中国动物学会和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兽类学会理事长,《Integrative Zoology》主编、SCI期刊《Wildlife Research》编委。

研究方向

从行为生态学、分子生态学、生理生态学、种群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的角度,研究鼠类等有害生物种群暴发成灾规律与调节机制、鼠类与植物及疾病的关系及无公害、可持续控制技术与策略,为生物灾害预警和综合治理以及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主要贡献

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其中SCI论文70多篇。发现过去一千年间气候变暖显著降低了中国三大农业自然灾害(旱灾、涝灾和蝗灾),发现ENSO与我国、欧洲等国家鼠类种群动态密切关联,发现密度依赖的互惠或合作有利竞争者共存,并提高竞争力等。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啮齿动物食物贮藏空间记忆的行为神经生态学研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农业鼠害暴发成灾规律、预测及可持续控制的基础研究》,项目编号:2007CB109100 项目时间:2007-201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啮齿类动物灾害发生与种群调控的分子机理》,项目编号:KSCX2-YW-N-06 项目时间:2007-20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昆虫种子捕食对同域壳斗科植物自然更新影响的研究》,项目编号:30770372 项目时间:2008 - 20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啮齿动物对森林种子命运影响的研究》,项目编号:30570307 项目时间:2006 - 2008

代表论著

Zhibin Zhang*, Bernard Cazelles, Huidong Tian, Leif Christian Stige, Achim Brauning and Nils Chr. Stenseth*. 2008. Periodic temperature-associated drought/flood drives locust plagues in China. Proceedings of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276: 823–831.

Hongmao Zhang, Jinrui Cheng, Zhishu Xiao and Zhibin Zhang*. 2008. Effects of seed abundance on seed scatter-hoarding of Edward's rat (Leopoldamys edwardsi Muridae)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Oecologia 158: 57–63.

Zhishu Xiao, Gang Chang, Zhibin Zhang*. 2008. Testing the high tannin hypothesis with scatter-hoarding rodents: Experimental and field evidence. Animal Behaviour 75: 1235-1241.

Hongmao Zhang, Zhibin Zhang*. 2008. Endocarp thickness affects seed removal speed by small rodents in a warm-temperate broad-leafed deciduous forest, China. Acta Oecologica 34: 285-293.

Hongmao Zhang, Yu Chen, Zhibin Zhang*. 2008. Differences of dispersal fitness of large and small acorns of Liaodong oak (Quercus liaotungensis) before and after seed caching by small rodents in a warm temperate forest, China. ForestEcology and Management 255: 1243–1250.

XF YI, ZB ZHANG*. 2008. Influence of insect-infested cotyledons on early seedling growth of Mongolian oak, Quercus mongolica. PHOTOSYNTHETICA 46(1): 139–142.

Xianfeng Yi, Zhishu Xiao, Zhibin Zhang*. 2008. Seed dispersal of Korean pine Pinus koraiensis labeled by two different tags in a northern temperate forest, northeast China. Ecol Res 23: 379–384.

Xianfeng Yi, Zhibin Zhang*. 2008. Seed predation and dispersal of glabrous filbert (Corylus Heterophylla ) and pilose filbert (Corylus Mandshurica ) by small mammals in a temperate forest, northeast China. Plant Ecology 196:135-142.

获奖记录

1993、1998年荣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和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家奖。199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2002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获俄罗斯科学院荣誉教授称号。

视频

张知彬研究员:探寻生态调控鼠害新方法2019年6月20日发布

参考来源

  1.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知彬 ,中国科学院, 2020-04-28
  2. 张知彬 ,王朝网, 2010-03-27
  3.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张知彬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