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彭镜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彭镜毅 照片网址

彭镜毅(1950年6月30日-2018年5月1日),台湾植物分类学家,专门研究秋海棠,曾任职于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全球约有1,800多种秋海棠,彭镜毅用了30年的时间为台湾收集了500多种,收藏量可以说是全球之冠。他的团队更发表80多种新种,这些秋海棠不但具有研究价值,更蕴藏园艺、药用等多方面潜力,是台湾产业的未来希望。在彭镜毅之前,台湾没有人以采集栽培的方式进行秋海棠研究。 中研院研究员锺国芳表示,彭镜毅的研究厘清了亚洲秋海棠的分类,因为这样的分类,让秋海棠的保育变得更可行。以台湾为例,在未研究前台湾秋海棠的分布、丰富度都不清楚,也就谈不上如何保育了,研究完成后,自然可进行保育及应用了。 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的胡维新博士曾跟随彭镜毅30年。他说,众所周知的荷兰出口郁金香,台湾的蝴蝶兰也享誉国际,彭镜毅的研究更是台湾花卉产业的宝矿。 著作:《为爱走天涯 踏觅秋海棠》、《植物学中英百科图典》、《植物学百科图典2015全新修订版》。 彭镜毅博士 Dr. Ching‐I Peng (1950.06.30~2018.05.01) 学历 国立中兴大学植物学系学士1968年9月~1972年6月 国立台湾大学植物学系硕士1974年9月~1976年6月 美国华盛顿大学(密苏里州圣路易市)生物系博士1978年8月~1982年5月 经历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2015年8月退休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研究员兼博物馆主任2005年1月~2015年7月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系统分类暨生物多样性资讯专题中心执行长2004~2008年 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1987年8月~2004年12月 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主任1982~1995、1998~1999、2003~2004 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1982年12月~1987年7月 美国密苏里植物园ResearchAssociate1982年5月~12月 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助理1978年1月~1978年7月 台湾省畜产试验所杨梅分所研究助理1976年7月~1977年12月 国立台湾海洋大学兼任副教授1983~1984年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生物系兼任副教授1986~1987年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生物系兼任教授1987~1989年 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员兼学术副馆长1995年12月~1997年12月 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学术副馆长兼代馆长1996年9月~1997年10月 国立成功大学生物系合聘教授2002~2016年 [1] [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