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徐锡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徐锡麟(1873年-1907年),伯荪,光汉子,1873年(同治十二年)12月17日生于浙江山阴(今绍兴)东浦镇北端孙家溇。


生平简介

求知欲望旺盛,对数学、天文、地理尤为爱好

徐风鸣,字梅生,1852年生,秀才出身,做过山阴县县吏,人们称他为“梅生师爷”。徐锡麟生于地主绅商家庭,幼读私塾,喜欢算术、天文,先后取得廪生、副举人等功名。因他常宣传革命思想,仇视清廷,其父恐受连累,分了一部分财产给他,表示脱离父子关系。

1878年徐锡麟6岁,其父梅生辟家之“桐映书屋”为塾,亲自教徐锡麟课读。“桐映书屋”系徐锡麟家祖传藏书之屋,“藏有天文、数学、历史、地理等各类书籍”。1883年,徐锡麟11岁在家塾就读6年中,求知欲望旺盛,兴趣爱好广泛,他遍阅了“桐映书屋”收藏的数学、天文、历史、地理等各类书籍,其中对数学、天文、地理尤为爱好。

要改变祖国“民贫国弱”的局面,必须奋发图强,抵御外国侵略

徐锡麟的科技救国思想,起始于1894—1895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一个小小的日本,竟然打败一个大大的中国,全国震惊。其失败的主要原因,徐锡麟认为是由于“中国之科学不足恃”。 所以他提出“为疾”的主张,认为要使祖国富强起来,必须“设机器,讲制造之政”。采用机器生产,并将它运用到纺织、开矿、造船等各个生产领域。他沉痛地说:“怆怀时局,痛念生民,当今鸿嗷遍地,糊口多艰,而民则贫甚,海疆有事,防御无人,而国则弱盛。”要改变祖国“民贫国弱”的局面,必须奋发图强。 徐锡麟认为,要使中国富强,人人必须行动起来,抵御外国侵略“生中国之地,为中国之人,以为中国除害。”这是四万万人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爱国表现。

为了实现自己科技救国的抱负

1901年10月,29岁的徐锡麟受聘任在绍兴府学堂经学兼算学教师,第二年又兼任地理课教师,1903年升任副监督(副校长),为了实现自己科技救国的抱负,他把学习算学与振兴中国密切联系起来。主张融合中外诸学说,以利人才的培养。 徐锡麟在算学课程教学中,十分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并常带领学生进行实地测量,深入浅出地阐明算学与军事、政治的关系。 在此期间,徐锡麟撰写了《运动指约》,系统阐述测量地形和炮弹射程的方法。

编写中学数学教科书和培育数学人才作出了贡献

徐锡麟在绍兴府学堂任算学教师时,在教学实践中,深感研究数学人才缺乏,“即如算学一门,学之者十不得一焉”,而数学书之少,又使很多学者“无书足以研究”。于是徐锡麟又根据中国传统算书,“缺少习题,兼少题问,不得演练,很难进行数学上的推理”的缺点,吸取了西方传入的算书多列习问,题问甚多极易演练和推理的优点,可以使广大学生“人人皆明算理”的目的,决定自己亲自动手,将中国古算术书的“词简理深”“百思而不得其解”,使许多学者研究数学望而却步,不愿学算学的普遍现象。徐锡麟深刻指出:造成数学研究人员奇少的原因是,学者编写算书始终未将“中算”、“西算”融合与互补。徐锡麟决定将“中算”、“西算”互相印证,取长补短,有机融合,因而撰写了《代数备旨全草》算学教科书8册1903年由浙绍特别书局编印本出版发行。 这套《代数备旨全草》教科书的特点:简易明了,通俗易懂,纠正古算书“词简理深”,而注重“西算”的多列习问,题问较多,极易演练和推理,使受教学生“人人皆明算理”,可谓“中算”、“西算”融合的范本。徐锡麟的学生,受到徐锡麟学术观点的影响,学生胡豫、沈光烈所演算题,编成《元代合参》一书,徐锡麟亲为作序,指出:“自今以后之世界,真未知也。以已知推未知,天地人物同出一源者也,而何古今之分,中外之划乎?”徐锡麟评说《元代合参》作者能“沟古今,涵中外”。[1]

徐锡麟起义于安庆,枪杀安徽巡抚恩铭;旋被执遇害

光绪三十年(一九○四)冬,在沪入光复会,与蔡元培陶成章相过从,密谋革命。归绍兴后,乃从事会党之联络,尽交其豪魁。又与同志设大通师范学校于本籍,普通科目外,尤重兵式体操,六阅月而课毕。由是各地志士云集其间,势力益盛。锡麟恶空言革命,拟从谋取政权,以倾覆满清,故纳赀捐道员,借捷径以实行之。分发至皖,任事精敏有为,见知于巡抚恩铭,任安徽巡警学堂会办,寻又加授陆军学校监督之职。方谓权势日重,大有可为。惟因其行为奇特,为校中收支委员顾松所疑,谗之于恩铭;恩铭不信,召锡麟笑语之曰:“人言汝为革命党,汝其好自为之!”锡麟答曰:“大帅明鉴”。自是内不自安,而急欲发动之心益切。锡麟原与秋瑾约,皖、浙二省同时举义;时秋瑾在浙运动已告成熟,派陈伯平来往浙、皖之间,约锡麟克日大举。五月初旬,伯平马宗汉(子畦)同至安庆,寓于锡麟公馆,日夜谋举事。旋悉事已泄露,江督端方电告恩铭,嘱其严防。锡麟等迫不及待,遂定举义期为是月二十八日,乃巡警学堂第一班学生举行毕业典礼之期。拟乘机尽杀恩铭及诸满员,此外文武各官可不鞭策而就范;待事成即溯江直下,袭取南京为根据地。会恩铭以二十八日须祝幕府张次山母寿,令改期为二十六日,锡麟不得已从之。惟以时日太促,所约他处同志多未至,皖省军界同志亦未与闻。遂遽偕伯平、宗汉数人仓促发难。   届期,恩铭偕藩、臬两司依次就座,锡麟著警服,立阶上,伯平、宗汉立堂侧,先由官生等列队行鞠躬礼,恩铭回答毕,兵生正拟行礼,锡麟遽向前行举手礼,呈学生名册于案上,大呼曰:“回大帅,今日有革命党起事!”恩铭愕然询曰:“徐会办从何得此信?”语未毕,伯平即趋前猛掷一弹,未爆;恩铭惊起。锡麟曰:“大帅勿惊,这个革命党,职道当为大帅拿到。”恩铭问“何人”?锡麟出手枪,直击恩铭,曰:“职道即是。”宗汉、伯平亦持枪射击,恩铭身中七弹。文巡捕陆永颐身受五枪,死之。武巡捕车德文重伤,道员巢凤伤腿,首府龚镇湘伤背,收支委员顾松被击毙,馀皆奔散。恩铭由左右负入轿中,舁回抚署即死。是时锡麟拔刀临礼堂,拍案大呼曰:“抚台已被刺,快从我革命!”诸生惊愕不知所为。锡麟率伯平、宗汉二人,左执刀、右持枪,横目视诸生,大呼“立正,向左转,开步走!”急行入军械局,冀夺械大举。学生有中途弃枪逸去者,从入军械局仅三十馀人。锡麟入据后,命伯平守前门,宗汉守后门,将护勇尽行杀死,先取局中所存新旧枪炮试用,不得手,复命开仓取枪械子弹,觅匙不得,仅将巨炮五门运出装弹,亦缺机铁一块,遍寻无着,而清兵已大集矣。军械局在城西朱子巷,毗连民房,清捕缉营管带杜春林及巡防营标统刘贞等,严密包围,自十二时战至下午四时,伯平战死,锡麟、宗汉及学生十数人皆被捕。复于锡麟寝室内起出光复军大旗一面,子弹四箱,枪械多枝,刀三十把,讨虏大元帅印一颗,光复会军政府告示百馀张,并党人书信八件。是役清兵勇死伤百馀人。   锡麟被逮,解至督练公所,由藩司冯煦、臬司联裕审讯。冯煦曰:“恩抚待汝厚,何无心肝乃尔?”锡麟曰:“恩抚待我,私惠也;我之刺彼,乃天下之公愤也。”联裕更伪称“恩抚未死,明日当亲讯尔。”锡麟闻言气沮,垂首不语。联裕继曰:“尔知罪否?明日将剖尔心肝。”锡麟悟而大笑,改称恩铭号曰:“然则新甫死矣,新甫死,我志偿,即碎身万段,亦所甘心,区区心肝,何屑顾及?”复指联裕曰:“尔幸不死!”联裕大震,几踣。锡麟又曰:“杀尔固无济,我本拟先杀恩铭,次端方,次铁良良弼也。”嗣作供词千馀言,慷慨淋漓。遂于当日晚间就义于抚署东辕门外,心肝被挖,祭恩铭,时三十五岁。临刑前,先拍小影,而神色自若曰:“功名富贵,非所快意,今日得此,死且不憾矣!”宗汉系狱五十日,至七月十六日,亦就义于安庆狱前。(注二十)[2] 国父感叹徐锡麟之死为:“慕义之士,闻风兴起,当仁不让,独树一帜以建义者。”

注释:

(注二十) 冯自由:“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二),三四──五○页。


出塞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出征的战士应当高唱军歌胜利日来。 决心把满族统治者赶出山海关。 战士只知道在战场上,要为国捐躯。 何必考虑把尸体运回家乡。

注释 ①环:与“还”同音,古人常用作还乡的隐语。 ②胡奴:指清王朝封建统治者。玉关:即甘肃玉门关,汉时为出塞要道。 ③沙场:本指平沙旷野,后多指战场。古人有诗云:“沙场烽火连胡月。” ④马革裹尸:英勇作战,战死于战场。《后汉书·马援传》:方今匈奴、乌桓,尚在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鉴赏

“拼将热血洒疆场 ”,这是一首边塞诗,写于1906年。当时作者从日本回国,曾北上游历,在吉林、辽宁一带察看形势,一路走来,有许多感想,于是就留下了这首七言诗。

启首两句就写得颇具气势,“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出征的战士应高唱著战歌,挥举大刀,要一直把清朝统治者杀到关外。玉关,本指玉门关,这里代指山海关。清政府是在关外发迹的,因此要杀到关外,把他们彻底消灭。这里用一个“环”字,预示著反清斗争一定会取得胜利,战士们会踏著歌声,凯镟而回。后两句写得极其悲壮,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作为一名战士,想到的只是为国捐躯,根本不去考虑身后事,为国捐躯,死得其所,又何必用“马革裹尸还”呢?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义无反顾的革命激情和牺牲精神,充满了英雄主义气概,把一腔报效祖国、战死疆场的热忱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写下了这首诗的一年以后,作者在安庆起义,失败被捕,清政府要他写口供,他挥笔直书:“尔等杀我好了,将我心剖了,两手两足断了,全身碎了,均可,不可冤杀学生。”尔后,慷慨就义,他用生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这首诗感情豪放激扬,语气慷慨悲壮,英气逼人,最后一句“何须马革裹尸还”,写出了他壮怀激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总之,这是近代边塞诗中难得的一首好诗。[3] 古诗词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