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成都市第七中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Chengdu No. 7 High School),又名成都中学,简称成都七中,是一所闻名华夏的全日制公办完全中学。入选原“四川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首批“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中国4所“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样板学校” 之一,首批“全国科技教育创新十佳学校”、教育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学校”、 首批“全国文明校园”、团中央“全国中学生志愿服务示范学校”,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面先锋旗帜。

学校前身是1905年由墨池书院芙蓉书院合并创立的成都高等小学堂。1907年学校更名为成都县中学堂,1952年更名为成都市第七中学校。1986年,首批被四川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重点中学。1986年,被确定为教育部在四川的定点联系学校。2000年,首批被四川省教育厅评定为四川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四所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建设项目样板学校之一。2013年12月23日,四川省教育厅批准成都七中为“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成都七中的“四川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称号停止使用。2014年10月16日,加挂成都中学校名。

据2019年1月该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林荫、高新2个校区,占地面积238亩;有师生近6000人,其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3名、成都市教育专家4名、四川省特级教师26人、成都市学科带头人37人、 正高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202人。

中文名:成都市第七中学 外文名:Chengdu No. 7 High School 简 称:成都七中,成都中学 创办时间:1905年4月12日 [1]

办学性质:公立中学主管部门 成都市教育局 校 训:审是迁善,模范群伦 主要奖项:全国课外科技活动先进单位

四川省文明单位 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学校主要奖项四川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四川省体育传统项目示范学校知名校友田家英张兴栋等 所属地区:中国·四川·成都 属 性: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四川省重点中学 全国4所“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样板学校”现任校长易国栋 办学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玉林街道林荫中街1号

办学历史

1905年4月,合并墨池书院、芙蓉书院,创办成都高等小学堂。

1906年,改名为成都县立中学(旧制4年初级中学)。

1924年,改制成都县立中学校(新制三年)。 1930年2月,在署前街创办成都县立女子中学(初中)。

1931年春,创办高中、招理一班。 1932年春,招高中、理二班。1932年秋,招高中、普一班。

1940年,抗日战争时期迁外西茶店子。 1940年,增设高中招高一班。 1940年,抗日战争时期迁外西雍家渡叶家大院。

1942年,迁太平坊银桂桥。 1946年2月,抗战胜利后迁回茶店子。 1946年,抗战结束迁青龙街。

1950年2月,两校合并(地址:青龙街)成都县立中学校。

1952年11月,成都县立中学校改名为“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校”。

1954年,迁校至外南磨子桥(2002年,市政建设改称林荫中街1号)。

1997年9月1日,领办成都三十五中,成都三十五中改称成都七中育才学校。

2000年,与嘉祥集团合办(东光小区)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东区(磨子桥校本部)。

2000年,创办留英预备班(磨子桥校本部)。

2001年,与东方闻道有限发展公司合办成都七中闻道网校(磨子桥校本部)。

2002年,创办留澳预备班(磨子桥校本部)。

2003年7月,在温江区涌泉街道创办由高达投资公司独家出资成都七中独家办校(成都七中实验学校)。

2008年,成都七中与高新区社会事业局联办的成都七中初中学校成立。

2009年4月22日,正式成立成都七中教育集团。

2009年9月,由成都七中领办的(与七中高中教育无缝衔接)成都七中初中学校在高新区成立。

2010年秋季学期,成都七中高新校区投入使用。

2011年,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修建新校区。

2011年,与金牛区教育局和大连万达集团联合创办成都七中万达学校成立。

2013年12月23日,四川省教育厅批准成都七中为“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成都七中的“四川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称号停止使用。

2014年10月16日,成都七中加挂“成都中学”校名。

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高考成绩

2017年,680分以上2人,670分以上14人,660以上 30余 人。600分以上258人。实验班一本率100%,平均分近630分,全年级理科平均分601。

理科:1人保送北大,1人清华降一本录取,2人清华降60分录取,1人港大预录取。理科一本率96.72%,本科率99%;

文科:最高分647(另有清华30分加分)一本率81.97%, 本科率98.36(只1人未上本科)。

2013年,学校理科参加高考人数463人,670分以上6人,650分以上36人,600分以上212人;文科参考人数93人,600分以上12人;文、理科合计一本上线率 68.18%。有400余名学生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大17人,清华20人)、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等中国著名高校,6名学生公派留学新加坡,139名学生被美国、英国、加拿大等一流 国际高校录取(美国109人、英国18人、加拿大6人,国家地区共计6人,留学生中有50%以上进入世界排名前200位高校深造(排名依据泰晤士报评估))。

2008-2013年,学校林荫校区每年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及香港著名大学录取的学生人数均在50人左右,其中12名同学因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大赛获奖被提前保送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中国一流大学。

学科竞赛

截至2008年4月,学校五大学科竞赛每年获奖总数约占四川省获奖人数的1/3,约占成都市获奖人数的1/2;有4人获国际金奖,239人获一等奖,223人获二等奖。

2007年,学校数学、化学、信息三个学科分别有3人、2人、10人获得了全国赛区的一等奖。

德育成绩

第28届晚报杯全国业余围棋锦标赛,赵俊哲跻身全国业余围棋锦标赛16强。

第五届百灵杯全国少儿围棋公开赛,赵俊哲获少年组亚军,取得业余6段资格。

第二届铁未来商业挑战赛,学校派出的代表队在五个奖项中获得三项。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总决赛,江昊懋获得全国一等奖,刘忆沙、米黎、徐嘉蔓、阳宗原、刘名明获得全国二等奖,黄煜杰、杨净植、张恩豪、张雅妮、张艺千、赵煦风、朱筱涵获得全国三等奖。

第十一届四川省机器人比赛成绩

参赛学生

向家玮余沁蒲思宇黄颀锌余浩然 一等奖 高新

张宸诚曾思元王杰丁晓聪 一等奖 林荫

刘薆恒郭萧郝彦济陈煜霖张志鹏刘松海马若晨 一等奖 高新

谢秦张珂铭黄星诚 二等奖 林荫

秦若文沈力黄怡程杜章立黄岑潇 二等奖 林荫

于子珂杨丰侨鲜思纬林鑫 二等奖 高新

教师成绩

第二届全国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展评暨教学观摩研讨会,该校语文老师宋莉获优秀课例评比全国一等奖。

成都市2008年普通中学课堂教学设计大赛,该校教师8人获市一等奖、1人获市二等奖、4人获市三等奖,其中徐琛和何然老师分获省一等奖和全国一等奖。

2009年首届中国青少年语文风采大赛,学校教师以五项个人综合金奖,一项个人综合银奖,四项个人综合铜奖的突出成绩获得本届大赛团体金奖第一名和优秀组织奖。

备注:以上为部分教师成绩,详细内容请参考资料

学校荣誉=

截至2009年6月,学校先后获得全国计算机教育先进集体、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课外科技活动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四川省首批校风示范校、四川省文明单位、四川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四川省体育传统项目示范学校、中国中学生体育学会排球分会会员校等荣誉称号。

2014中国高中排行榜学校位居全国榜第七名,四川榜第一名。 2015年“自主招生百强中学排行榜”名列第七名。

2017年11月,荣获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2019年9月,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截至2014年6月,学校有15个教学班,高中生753人;有初中生315名,其中艺体特长生人数35名。

2009年4月,在成都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下,成都七中教育集团成立。集团成员16家,包括自办(1所)、领办(4所)、指导合作(3所)和对口帮扶(5所)学校,校名中有“七中”的有8所。

2001年7月,四川嘉祥实业公司创建的成都树德新实验学校更名“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东区)”,成为第一所依托成都七中联合办学的民办公助性质的学校,原成都七中育才学校被冠以“西区”。2007年底,成都七 中育才学校(东区)更名为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

位于温江区涌泉街道光华大道三段的成都七中实验学校,由成都七中和冠城投资公司2003年合作兴办,是四川省率先把信息高速公路“修”进每一间教室、每一间办公室的信息数字化网络学校。

成都七中初中学校

成都七中初中学校是2008年由成都七中和高新区管委会联办的公办初级中学。

成都七中万达学校

2011年,成都七中与金牛区教育局联合举办“成都七中万达学校”,招收初高中生。

硬件设施

截至2014年6月,学校有图书馆、体育馆、游泳池、运动场、科技大楼、艺术大楼等设施;林荫校区和高新校区均有学生公寓,每个房间均配有电话、空调、卫生间等设施。

师资力量

截至2014年6月,学校有教职工205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4人,四川省特级教师(累积)24人,成都市教育专家4人,成都市特级教师5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4人,成都市学科带头人3 1人,高级教师147人,学校还有近100位硕士学位和教育学硕士课程结业的教师在一线从事教育工作。

四川省特级教师:文宗龚廉光杨光荣谢晋超刘国伟王志坚魏光军

文化传统

学校标志

校训:审是迁善,模范群伦

校训释义:我们观察日月后,就懂得天上的星辰太小了;我们仰望真理,就懂得很多学说太有局限了。所以做学问,养道德,一定要审查真理明辨是非,一定要选择最伟大的境界来追求。世界的现象是复杂的 ,各种学说是复杂的,如果没有“审是”,一定会远离终极真理。扬雄做学问,以孔孟之道为根本,而对诸子加以审慎的辨别。他对老子,吸收了关于“道德”的理论,而抛弃了“绝灭礼学”的立场;他对庄子,吸 收了庄子“消减欲望”的优点,而抛弃了“荡而不法”的缺点。

人不是圣贤,谁能没有缺点呢?学海无涯,谁能没有疑惑呢?知道自己有缺点就能改正,有了困惑就解除困惑,这就是“迁善”。

校园文化

截至2012年2月,学校有团委、学生会、科学技术协会、社团联合会四大学生组织,有四十多个学生社团、三十多门选修课和活动课。

截至2013年4月,学校有二报(《成都七中报》《成都七中心理报》)、三刊(《朝花》、《未来梦》、英语《new bable》)、两台(电视台、广播电台)。

截至2014年11月,学校举办的文化活动有五四“国之声”合唱比赛、校园话剧节、成都七中科技活动月、花朝节等

知名校友

李荫远: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家镛:化学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蒲富恪: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唐明述: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叶尚福:微波天线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沙国河: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彭堃墀: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大成:分子生物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兴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飞飞: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王昂生:中国科学院减灾中心主任 李稻葵: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金融系主任

王小川:搜狗CEO,清华大学天工智能计算研究院联席院长 张伟:SASTRA拉马努金奖(杰出贡献年轻数学家奖项)获得者。

唐爽:“唐爽—崔瑟豪斯”理论提出者。 孙震: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树德中学创始人

田家英:毛主席秘书、原中央办公厅副主任 杨璐菡:入选《福布斯》杂志2014年30岁以下30个科学医疗领域(30 under 30)领军人物

阿鲲:作曲家 徐荣旋:作曲家 吕玲珑:摄影师

任宇昕:腾讯公司首席运营官 李英睿:深圳碳云智能联合创始人 徐荣凯:原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

6位学子因参加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荣获佳绩,有6颗小行星以其姓名命名。

视频

成都七中2018年形象宣传片

参考文献

  1. [https://m.sohu.com/a/116855429_355511 重磅!四川40所学校入选全国500强中学!快看看有没有你母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