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成龙湿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成龙湿地
观树教育基金会


成龙湿地(英文:Chenglong Wetland)是台湾云嘉南滨海国家风景区内的一块地方级湿地,位于云林县口湖乡成龙村西部滨海快速公路口湖交流道旁,由海岸人为湿地及小部分自然湿地组合而成,面积有171公顷。湿地邻近有自然生景农园。湿地类型属于海岸人为湿地及小部分自然湿地。

成龙村原名是“牛尿港庄”,位于云林县口湖乡北港溪的支流牛挑湾溪畔,自清朝至日治时期,是北港溪重要的货物集散地,很多牛只都从这里运送至牛尿港,再出口至中国闽江,因而得名。直到1948年因“牛尿港”名称不雅,且村民渴望后代子孙成龙、成凤,因此向乡公所争取,正式改名为“成龙村”。

形成由来

“成龙湿地”原为农耕地,因地层下陷,且接连受到韦恩台风(1986年)、贺伯台风(1996年)侵袭,海水倒灌、长期积水而逐渐演替成盐分沼泽。

林务局2005年以“生态休耕”政策承租其中约62公顷的土地进行湿地保育。观树教育基金会2009年受林务局委托进驻,以“成龙湿地三代班”为核心,透过活动、课程陪伴老中青三代面对地层下陷的环境议题,且年年举办“成龙湿地国际环境艺术季”,重新连结村民与这片土地的情感,并激发村民的自主行动。

经过10年的共同努力与政府支持,本计画于2018年获得行政院国家永续发展奖的肯定。2019年,内政部公告成龙湿地为国家重要湿地(地方级)。

湿地生态介绍

动物分布

周边渔塭主要养殖白鳗、台湾鲷、文蛤、虱目鱼、草虾、龙须菜、石斑、乌鱼等,聚落也有民众养猪,这些为盐分沼泽带来丰沛的营养盐。

鸟类:至民国100年11月10日止,已纪录到12目31科98种。以鹭科、雁鸭科、鹬科最为普遍。较为珍稀的鸟类有黑面琵鹭、小燕鸥、黑嘴鸥、红隼、彩鹬、短耳鸮等。

鸟况以冬季最为精采,常可见大群的雁鸭与鸥科等候鸟出没,像是鸥科的红嘴鸥及黑腹燕鸥,雁鸭科的赤颈鸭、琵嘴鸭及尖尾鸭、鹬鸻科的青足鹬及滨鹬等最为常见,可说是国内少数易亲近的赏鸟据点。值得注意的是全球稀有的黑嘴鸥,也有一小群在此地蚶仔寮附近出没。

夏季的鸟况也不差,有夏候鸟纪燕鸥、小燕鸥和苍燕鸥来报到,优势族群则为鹭科的小白鹭及大白鹭,黄小鹭与栗小鹭则是因在繁殖季而较容易观察到。有些种类的候鸟,在成龙湿地成了一年四季可见的留鸟,高跷鸻在此就有成功繁殖的记录。此外,今年(2011年)更观察到反嘴鸻、黑头白鹮、以及更为稀有少见的琵鹭。

软体动物:纤细重蓑海牛、长角海天牛、布氏叶鳃螺,原发现于七股盐田及四草野生动物保护区,日前也出现于成龙湿地。

水中生态:湿地内的鱼类主要是吴郭鱼、大肚鱼、鰕虎鱼、帆鳍摩利鱼和大鳞鲻,此外咸水性的鱼类豆仔鱼、卵鳎(比目鱼)、赤翅仔、日本海𬶭、乌鱼等也不少。特别的是,青鳉鱼于野外消失多年后,2006年9月再次于成龙湿地发现。湿地也可见到许多螃蟹,在湿地水闸门附近的泥滩沼泽地最易观察,曾见过的有清白招潮蟹、万岁大眼蟹、钝齿短桨蟹、锯缘青蟳、台湾厚蟹、褶痕厚纹蟹、远海梭子蟹等,虾类则以等齿沼虾及刀额新对虾两种较多,大多分布于浅水区及水闸门附近。而贝类则是以塔蜷及网蜷较多,是少数可以在有盐分水中生存的种类。

植物分布

成龙湿地以草泽为主要植被,而非由红树林构成的湿地环境,植物种类计有46科108属130种,主要植物有宜兰莞草、海雀稗、芦苇、冬青菊等。


保育类动物

濒临绝种的物种:黑面琵鹭。

珍贵稀有的物种:小燕鸥、黑嘴鸥、红隼、彩鹬。

应予保育的物种:红尾伯劳、燕鸻。

保育现况

稀有的宜兰莞草目前仅发现于宜兰地区及成龙等湿地,主要生长于台湾海岸的感潮带及云林口湖乡水份饱和的低洼地,然而,因整地开发或栖地遭到人为破坏而逐渐消失,同时外来种的埃及圣鹮及吴郭鱼的入侵,也对湿地造成威胁。